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脑脊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512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脑脊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医生实施椎管内麻醉,特别是腰硬联合麻醉时,由于使用了生理盐水进行阻力消失法判断硬膜外腔位置,因此不能分辨腰椎穿刺针引流出的液体是脑脊液还是生理盐水,也就无从确定穿刺针所处位置。椎管内不同解剖部位给药或后续操作所产生的药效及组织损伤有很大差别,严重影响临床麻醉的效果与安全。

申请人于2015年已申请了名称为“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脑脊液检测装置”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脑脊液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液体进入端,装置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换气孔,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试剂检测室,所述试剂检测室内设置有pH试纸,所述试剂检测室旁设置有对照室,所述液体进入端与试剂检测室之间通过滴液孔相互连通,所述换气孔与试剂检测室之间通过导气孔相互连通。

上述专利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与试纸接触的脑脊液返流入液体进入端,但是当注入局麻药时,需要将此装置取下才行,这样使得注药的步骤过于繁琐并有导致脊麻穿刺针移位进而影响麻醉效果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新型脑脊液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新型脑脊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液体进入端,装置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换气注药端,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试剂检测室,所述试剂检测室内设置有pH试纸,所述试剂检测室旁设置有对照室,所述液体进入端与试剂检测室之间通过滴液孔相互连通,所述换气孔与试剂检测室之间通过导气孔相互连通,所述导气孔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导气孔的第一单向活瓣,所述滴液孔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滴液孔的第二单向活瓣。

所述第二单向活瓣位于打开状态时,竖直设置在液体进入端和换气注药端之间,并将液体进入端与换气注药端隔断,所述滴液孔处于开敞状态。

所述第二单向活瓣位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单向活瓣水平横向覆盖在滴液孔上,所述滴液孔处于封闭状态。

所述第一单向活瓣位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导气孔处于开敞状态。

所述第一单向活瓣位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单向活瓣横向覆盖在导气孔上,所述导气孔处于封闭状态。

所述对照室中设置有用于对照试剂检测室中pH试纸的颜色的pH中性颜色试纸或中性颜色。

所述对照室设置在试剂检测室下方,所述对照室和试剂检测室设置有隔断。

所述液体进入端与所述滴液孔之间形成液体进入通道,所述液体进入通道呈L型,所述液体进入端和滴液孔之间呈90度转角。

所述换气注药端与所述导气孔之间形成气体流通通道,所述气体流通通道呈一字型,所述换气注药端和所述导气孔之间呈90度转角。

pH中性颜色试纸设置在对照室的外表面、内表面或者内部。

所述换气孔与外界大气相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当脊麻穿刺针引流出液体时,将本装置的液体进入端与穿刺针尾相连接,由于第一单向活瓣是打开状态,存在与大气相通的换气注药端和导气孔。同时第二单向活瓣将本装置顶端封闭,被引流出的液体只能顺利通过滴液孔流入试剂检测室中。压力不足时,换气注药端还能够外接针筒或者其他负压结构,利用抽吸等方式促使脑脊液从液体进入端处顺利的经过滴液孔流入至试剂检测室内。人类的脑脊液为弱碱性(pH值:7.31—7.34),生理盐水为中性(pH值:7.0),据此原理,可以根据液体流入试剂检测室后pH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与对照室中试纸所显示的pH值为中性的颜色的差异来判断是生理盐水还是脑脊液。如果确定是脑脊液,无需取下本装置,直接在换气注药端接上脊麻注射器,注射药物时,第一单向活瓣和第二单向活瓣被推倒,分别将导气孔和滴液孔封闭,局麻药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操作简便,检测脑脊液与注射局麻药可以先后通过此装置完成,同时避免脊麻穿刺针的移位,保证了麻醉效果。

2、由于脑脊液与试纸会发生化学反应,本发明的滴孔设计和活瓣设计可以防止与试纸接触的脑脊液进入穿刺针。保证了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实施。

3、原料廉价,只需高精度pH试纸或试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装置本体1,液体进入端2,试剂检测室3,换气注药端4,对照室5,隔断6,导气孔7,滴液孔8 ,单向活瓣9,单向活瓣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新型脑脊液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液体进入端2,装置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换气注药端4,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试剂检测室3,所述试剂检测室3内设置有pH试纸,所述试剂检测室3旁设置有对照室5,所述液体进入端2与试剂检测室3之间通过滴液孔8相互连通,所述换气孔与试剂检测室3之间通过导气孔7相互连通,所述导气孔7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导气孔7的第一单向活瓣9,所述滴液孔8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滴液孔8的第二单向活瓣10。

首次解决了麻醉医师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时无法客观鉴别生理盐水与脑脊液的不足,使得医生能够准确确定穿刺针所处解剖位置,保证了患者麻醉安全及效果。同时具有流程简单、直观、快速的优势。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新型脑脊液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液体进入端2,装置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换气注药端4,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试剂检测室3,所述试剂检测室3内设置有pH试纸,所述试剂检测室3旁设置有对照室5,所述液体进入端2与试剂检测室3之间通过滴液孔8相互连通,所述换气孔与试剂检测室3之间通过导气孔7相互连通,所述导气孔7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导气孔7的第一单向活瓣9,所述滴液孔8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滴液孔8的第二单向活瓣10。

所述第二单向活瓣10位于打开状态时,竖直设置在液体进入端2和换气注药端4之间,并将液体进入端2与换气注药端4隔断6,所述滴液孔8处于开敞状态。

所述第二单向活瓣10位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单向活瓣10水平横向覆盖在滴液孔8上,所述滴液孔8处于封闭状态。

所述第一单向活瓣9位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导气孔7处于开敞状态。

所述第一单向活瓣9位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单向活瓣9横向覆盖在导气孔7上,所述导气孔7处于封闭状态。

所述对照室5中设置有用于对照试剂检测室3中pH试纸的颜色的pH中性颜色试纸或中性颜色。所述对照室5设置在试剂检测室3下方,所述对照室5和试剂检测室3设置有隔断6。所述液体进入端2与所述滴液孔8之间形成液体进入通道,所述液体进入通道呈L型,所述液体进入端2和滴液孔8之间呈90度转角。所述换气注药端4与所述导气孔7之间形成气体流通通道,所述气体流通通道呈一字型,所述换气注药端4和所述导气孔7之间呈90度转角。pH中性颜色试纸设置在对照室5的外表面、内表面或者内部。所述换气孔与外界大气相通。

当脊麻穿刺针引流出液体时,将本装置的液体进入端2与穿刺针尾相连接,由于第一单向活瓣9是打开状态,存在与大气相通的换气注药端4和导气孔7。同时第二单向活瓣10将本装置顶端封闭,被引流出的液体只能顺利通过滴液孔8流入试剂检测室3中。压力不足时,换气注药端4还能够外接针筒或者其他负压结构,利用抽吸等方式促使脑脊液从液体进入端2处顺利的经过滴液孔8流入至试剂检测室3内。人类的脑脊液为弱碱性pH值:7.31—7.34,生理盐水为中性pH值:7.0,据此原理,可以根据液体流入试剂检测室3后pH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与对照室5中试纸所显示的pH值为中性的颜色的差异来判断是生理盐水还是脑脊液。如果确定是脑脊液,无需取下本装置,直接在换气注药端4接上脊麻注射器,注射药物时,第一单向活瓣9和第二单向活瓣10被推倒,分别将导气孔7和滴液孔8封闭,局麻药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

首次解决了麻醉医师鉴别生理盐水与脑脊液之后不能直接通过此装置注入局麻药的不足,使得医生能够简便地通过此装置注射局麻药,避免取下此装置时脊麻穿刺针移位及步骤的繁琐,保证了患者麻醉效果与医生操作的简便。由于脑脊液与试纸会发生化学反应,本发明的滴孔设计和活瓣设计可以防止与试纸接触的脑脊液流入脊麻穿刺针,保证了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实施。原料廉价,只需高精度pH试纸或试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