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便秘的直肠给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7500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便秘的直肠给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便秘的直肠给药系统。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便秘尤其是慢性便秘,多见于老人、儿童及体弱多病人群。直肠给药治疗缓解便秘简单易行,不良反应较口服药物少。临床上常用的直肠注入的药物为开塞露。开塞露有两种制剂,一种是甘油制剂,另一种是甘露醇、硫酸镁制剂。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甘油或甘露醇带来的高渗作用,让更多的水分渗入肠腔,软化大便,刺激肠壁,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反应。由于开塞露开口端坚硬粗糙,应用中经常会造成肛周粘膜红肿、疼痛,甚至损伤直肠粘膜,经病人带来痛苦。同时开塞露中的硫酸镁具有致泻作用,会导致腹泻。且长期使用开塞露会产生依赖,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

因此提供一种经直肠给药的系统,能够有效缓解便秘症状,使用时病人无痛苦,且长期使用不会产生依赖,不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便秘的直肠给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肠给药缓解便秘症状时病人痛苦,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便秘的直肠给药系统,包括药物和盛装药物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瓶体,与瓶体一体成型且连通的导管,以及导管密封盖;所述导管外端部封闭且其侧壁上靠近封闭端开设有给药孔,所述导管密封盖从导管封闭端盖于导管上并将给药孔密封,所述药物为低温注射用水。

优选地,所述瓶体为椭圆形聚乙烯瓶。

优选地,所述瓶体的容积不小于50ml。

优选地,所述导管直径为2-3mm,长度为80-200mm。

优选地,所述导管直径为2.33mm,长度为100mm。

优选地,所述导管直径为2.7mm,长度为150mm。

优选地,所述导管为聚乙烯软管。

优选地,所述低温注射用水为8-12℃的注射用水。

优选地,所述给药孔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

本发明在使用时,取下导管密封盖,将聚乙烯软管涂上润滑油后,插入直肠内5-10cm处,再用手快速用力将瓶体内8-12℃的注射用水经给药孔挤压入直肠内。注射用水可软化大便,较低温度的注射用水快速注入直肠,会刺激直肠产生便意,从而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简单,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病人使用时无痛苦,长期使用无依赖,不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排便功能。

本发明通过注射用水软化大便,没有刺激肠壁让水分渗入肠腔,也未使用致泻类药物,长期使用不会导致人体电解质的紊乱,不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排便功能。

本发明的导管聚乙烯软管,进入直肠时无痛苦,且长度较长,可以进入直肠较深位置,以更好地软化大便。

本发明通过较低温度的注射用水快速注入直肠,刺激直肠产生便意,从而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刺激作用缓和,人体无不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容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容器局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瓶体,2-导管,3-导管密封盖,4-给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治疗便秘的直肠给药系统,包括药物和盛装药物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椭圆形聚乙烯瓶体1,与瓶体1一体成型且连通的导管2,以及导管密封盖3;所述导管2外端部封闭且其侧壁上靠近封闭端开设有给药孔4,所述导管密封盖3从导管2封闭端盖于导管2上并将给药孔4密封,为了达到良好的给药效果,所述瓶体1的容积不小于50ml,所述导管2为聚乙烯软管,所述导管2的直径为2-3mm,长度为80-200mm,直径最好是2.33mm或2.7mm,长度最好是100mm或150mm,本发明容器的给药孔4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方形,也或者可以是适于给药的其他任何形状;本发明所述的药物为低温注射用水,最好为8-12℃的注射用水。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临床应用。

患者1,徐某,女,2岁3个月,2016年12月20日就诊。

现病史:便秘3天,伴纳差。

检查:体温36.8℃,扁桃体无肿大,咽喉无充血,心肺(-),腹部无压痛,但下腹部有点胀满。

大便史:近三个月内大便一天一次。

诊断:便秘。

治疗:通便。

操作:嘱患儿俯卧位,将本发明的导管密封盖取下,将导管涂上润滑油后,插入直肠内5-10cm处,再用手快速用力将瓶体内8-12℃的注射用水经给药孔挤压入直肠内。

疗效:患儿使用本发明后15分钟就解大便,大便量多。

复诊情况:电话询问患儿病情,家长说已痊愈。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临床应用。

患者2,李某,男,63岁,2016年12月28日就诊。

现病史:患者因肺部感染到县级医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现5天未解大便,觉腹胀。

检查:一般情况尚可,血压120/50mmHg,心肺(-),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下腹部饱满。

大便史:最近半年内2天1次大便。

诊断:便秘。

治疗:通便。

操作:嘱患者俯卧位,将本发明的导管密封盖取下,将导管涂上润滑油后,插入直肠内10-15cm处,再用手快速用力将瓶体内8-12℃的注射用水经给药孔挤压入直肠内。

疗效:患者使用本发明后18分钟就解大便。

复诊情况:电话询问患者,患者表示已痊愈。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临床应用。

患者3,许某,女,75岁,2017年元月6日就诊。

现病史:患者习惯性便秘已5年多,平时长期服用大黄泡水或者番泻叶泡水服用,如停服则便秘。

检查:一般情况尚可,血压110/70mmHg,心肺(-),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下腹部有点胀满。

诊断:习惯性便秘。

治疗:通便。

操作:嘱患者俯卧位,将本发明的导管密封盖取下,将导管涂上润滑油后,插入直肠内10-15cm处,再用手快速用力将瓶体内8-12℃的注射用水经给药孔挤压入直肠内。

疗效:患者使用本发明后30分钟就解大便。

复诊情况:嘱患者隔1日就使用本发明1次。结果显示,患者使用本发明20分钟后就会解大便。

实施例5

采用本发明对12名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男性8人,女性4人,共计直肠注入次数为89次,有效排便率为100%。本发明能有效治疗便秘。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做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