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
背景技术:
神经衰弱在中国属于神经症的诊断之一。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这些症状不能归于脑、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波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程多迁延。
目前神经衰弱的治疗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神经衰弱治疗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物理或其他疗法。心理治疗以解释支援治疗为主,并要建立好与病人的良好关系,消除患者的疑病观念,让患者理解产生神经衰弱的过程及与心理事件的关系。
2.药物起到镇静安神作用,帮助调整机体的生理紊乱。可适当合并针灸、耳针静电或交流电离子到如导入等理疗。可用中医治疗:制黄精、生玉竹各30克,川芎3克,决明子9克,制首乌、钩藤、女贞子、旱莲草各30克,鲜马尾松叶60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3.为了提高疗效应合理安排作息制度,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多参加一些有益于怡情养性的活动,如旅游、听音乐,参观花展、画展,钓鱼等。或学会种花、养鸟、养鱼等,并逐渐养成习惯,有利于改善失眠状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剑术、太极拳、练站桩功或静养功,都有益于改善神经衰弱所带来的失眠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本配方中各组分配伍合理,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安生养心的特殊疗效,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一剂良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按照重量份数计它包括如下组分:
蒺藜15份、连翘15份、丹皮10份、槐米10份、硼砂5份、蜈蚣5份、槟榔10份、广木5份香、五味子5份。
本配方中的各组分为1剂的药量,将本配方以水煎服,每天2剂,每天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配方中各组分配伍合理,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安生养心的特殊疗效,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一剂良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
本发明的中药,包括如下的组分:
蒺藜15g、连翘15 g、丹皮10 g、槐米10 g、硼砂5 g、蜈蚣5 g、槟榔10 g、广木香5 g、五味子5 g。
上述各组分为1剂的药量,将本配方以水煎服,每天2剂,每天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