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用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222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种植牙用医疗器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植牙用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口腔种植牙是目前修复缺失牙的理想方法之一,它被认为是21世纪口腔医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种植牙的最关键步骤之一是切开缺牙部位的牙龈,并将其牵开,以便将种植体(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内。但是由于口腔内空间狭小,一般的手术拉钩或牵拉器无法使用,因此目前只能用一些小的器械(如骨膜剥离器等)代替拉钩将牙龈牵开,还有人通过在牙龈上缝线牵拉牙龈,这些方法既影响手术操作,又容易损伤牙龈,因此非常需要开发一种专门种植牙用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cn203183059u揭示了一种种植牙专用牙龈牵开器,其包括牵拉臂、龈拉钩、支撑杆、拉伸螺杆、驱动螺母及固位夹,其在使用时,通过旋转驱动螺母,使得拉伸螺杆后缩,牵引两段支撑杆直立,支撑牵拉臂外展并带动龈拉钩外移,将牙龈向两侧牵拉开,再通过固位夹固定牵开器。然而其结构虽然简单,但是根据杠杆原理,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才能将牙龈牵开,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其定位需要精准,医护人员在进行定位时,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并且在旋转驱动螺母时,显然一只手是不行的,需要一只手握住牵拉臂,另一只手旋转驱动螺母,显然,其操作较为繁琐,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种植牙用医疗器械,包括牵开框体、第一杠杆装置、定位装置、握持装置、第二杠杆装置及第一弹簧,牵开框体包括龈拉钩、上框体、连接杆、下框体、支撑板、凸块及第一斜板,第一杠杆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杠杆及第二杠杆,定位装置包括第三固定块、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四固定块、固定杆、第二弹簧、定位板、定位框及滚轮,本发明可在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种植牙用医疗器械,包括牵开框体、位于所述牵开框体下方的第一杠杆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杠杆装置上的定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杠杆装置下方的握持装置、位于所述牵开框体外侧的第二杠杆装置及位于所述牵开框体内部的第一弹簧,所述牵开框体包括龈拉钩、位于所述龈拉钩下方的上框体、位于所述上框体外侧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杆下方的下框体、位于所述下框体内部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凸块及位于所述连接杆上的第一斜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杠杆装置包括设置在下框体两相对内侧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的第一杠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的第二杠杆。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三固定块及与第三固定块链接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下方的第二定位杆及与第二定位杆链接的第四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上方的固定杆、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下方的定位板、位于所述固定杆右侧的定位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之间的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装置包括握持杆及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的握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杠杆装置包括主动杆、位于所述主动杆上方的转动杆、位于所述转动杆内侧的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上方的顶靠杆、设置于所述顶靠杆上的按压杆、位于所述按压杆一侧的按压轮、位于所述按压杆上方的挤压块、位于所述挤压块下方的第三弹簧及位于所述主动杆与所述转动杆之间的支撑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靠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的另一端设有第六凹槽,所述按压杆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六凹槽中且与所述顶靠杆轴转连接,所述按压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七凹槽,所述按压轮收容于所述第七凹槽中且与所述按压杆轴转连接,所述挤压块的一侧面与所述上框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挤压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按压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框体呈l型,所述上框体包括第一水平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下方的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一水平部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侧面与所述龈拉钩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的侧面与所述下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矩形孔,所述矩形孔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能分别穿过支撑板左右两侧设置的矩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呈长方体,所述凸块竖直放置,所述凸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框体与所述下框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杠杆包括第一上端部及位于所述第一上端部下方的第一下端部,所述第一下端部呈倾斜状,所述第一下端部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一下端部穿过位于右侧的矩形孔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杠杆包括第二上端部及位于所述第二上端部下方的第二下端部,所述第二下端部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二下端部穿过位于左侧的矩形孔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二下端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下端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二下端部轴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固定杆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定位孔,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定位孔中且与所述定位板轴转连接,所述滚轮的表面上设有锯齿。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右端穿过所述定位孔延伸至所述定位板的右侧,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表面上设有锯齿,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滚轮齿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表面与所述定位孔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表面与位于左侧的下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右表面与位于右侧的下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呈长方体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杠杆的第一上端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杠杆的第一上端部能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旋转;所述第二杠杆的第二上端部呈竖直状且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杠杆的第二上端部能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旋转。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表面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右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在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块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端穿过定位孔延伸至所述定位板的左侧,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表面设有锯齿,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表面与所述滚轮齿合在一起,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孔的下表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矩形杆及设置于所述矩形杆上的支撑轮。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矩形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杆的另一端设有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凹槽呈长方体状;所述支撑轮呈圆柱体且收容于所述第八凹槽中并与所述矩形杆轴转连接,使得所述支撑轮能在所述第八凹槽中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右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固定块的左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均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水平放置且第一定位杆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中并与所述第三固定块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定位杆能围绕所述第三固定块旋转;所述第二定位杆呈长方体且第二定位杆的右端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中并与所述第四固定块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定位杆能围绕所述第四固定块旋转。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右端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呈长方体状,所述转动杆也呈长方体,所述转动杆的中间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中且与所述支撑杆轴转连接,使得所述转动杆能围绕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的右表面上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框呈凹字型,所述定位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板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矩形块位于所述定位框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种植牙用医疗器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一只手便可以进行精确定位,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在定位好了以后,只需要松手即可完成对牙龈的牵开作业,不需要使用太大的力气,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本发明在进行定位前,需要对龈拉钩进行压缩,根据杠杆原理,只需要很小的力气便可以完成对龈拉钩的压缩,故其在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种植牙用医疗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种植牙用医疗器械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发明种植牙用医疗器械的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牵开框体;11-龈拉钩;12-上框体;13-连接杆;14-下框体;15-支撑板;151-矩形孔;16-凸块;17-第一斜板;2-第一杠杆装置;21-第一固定块;211-第一凹槽;22-第二固定块;221-第二凹槽;23-第一杠杆;24-第二杠杆;241-第一通孔;3-定位装置;31-第三固定块;311-第三凹槽;32-第四固定块;321-第四凹槽;33-第一定位杆;331-第一定位块;34-第二定位杆;341-第二定位块;35-定位板;351-矩形块;36-滚轮;37-固定杆;38-第二弹簧;39-定位框;4-握持装置;41-握持杆;42-握持部;5-第二杠杆装置;51-主动杆;52-转动杆;53-支撑杆;531-第五凹槽;54-顶靠杆;541-第六凹槽;55-按压杆;551-第七凹槽;56-按压轮;57-挤压块;58-第三弹簧;59-支撑装置;591-矩形杆;5911-第八凹槽;592-支撑轮;6-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种植牙用医疗器械包括牵开框体1、位于所述牵开框体1下方的第一杠杆装置2、设置于所述第一杠杆装置2上的定位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杠杆装置2下方的握持装置4、位于所述牵开框体1外侧的第二杠杆装置5及位于所述牵开框体1内部的第一弹簧6。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牵开框体1包括龈拉钩11、位于所述龈拉钩11下方的上框体12、位于所述上框体12外侧的连接杆13、位于所述连接杆13下方的下框体14、位于所述下框体14内部的支撑板15、位于所述支撑板15上的凸块16及位于所述连接杆13上的第一斜板17。所述龈拉钩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龈拉钩11相对放置。所述上框体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上框体12呈l型,所述所述上框体12包括第一水平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下方的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一竖直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水平部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侧面与所述龈拉钩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部呈长方体状。所述连接杆13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13水平放置,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下框体1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下框体14呈长方体,所述下框体14竖直放置,所述下框体14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杆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5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15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15位于所述下框体14之间,所述支撑板15的侧面与所述下框体1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5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框体14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支撑板15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矩形孔151,所述矩形孔15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凸块16呈长方体,所述凸块16竖直放置,所述凸块16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1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板17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板17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17的上端与所述上框体12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上框体12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所述上框体12与所述下框体1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杠杆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块2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1右侧的第二固定块2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1上的第一杠杆23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2上的第二杠杆24。所述第一固定块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2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左表面与位于左侧的下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右端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凹槽2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固定块2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块22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块22的右表面与位于右侧的下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22的左端设有第二凹槽221,所述第二凹槽22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杠杆23包括第一上端部及位于所述第一上端部下方的第一下端部,所述第一上端部与所述第一下端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上端部呈竖直状,所述第一上端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211中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上端部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211中旋转,所述第一下端部呈倾斜状,所述第一下端部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一下端部穿过位于右侧的矩形孔151延伸至所述支撑板15的下方。所述第二杠杆24包括第二上端部及位于所述第二上端部下方的第二下端部,所述第二上端部与所述第二下端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上端部呈竖直状,所述第二上端部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221中且与所述第二固定块22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上端部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221中旋转。所述第二下端部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二下端部穿过位于左侧的矩形孔151延伸至所述支撑板15的下方,所述第二下端部上设有第一通孔241,所述第一通孔24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下端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41且与所述第二下端部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杠杆23与所述第二杠杆24可以相对旋转。所述凸块16位于所述第一杠杆23及第二杠杆24的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3包括第三固定块31、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块31右侧的第一定位杆3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33下方的第二定位杆34、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34右侧的第四固定块3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33上方的固定杆37、位于所述固定杆37之间的第二弹簧38、位于所述第二弹簧38下方的定位板35、位于所述固定杆37右侧的定位框39及设置于所述定位板35上的滚轮36。所述固定杆3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杆37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杆37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7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弹簧38位于所述固定杆37之间,所述第二弹簧38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8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板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35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板35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板35位于所述固定杆37之间,所述定位板35的侧面与所述固定杆37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35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长方体状,所述滚轮36收容于所述定位孔中且与所述定位板35轴转连接,使得所述滚轮36可以在所述定位孔中旋转,所述滚轮36的表面上设有锯齿,所述定位板35的右表面上设有矩形块351,所述矩形块351呈长方体,所述矩形块351可以防止所述定位板35过度向上移动,防止龈拉钩11之间的距离过大造成对患者牙龈的伤害。所述定位框39呈凹字型,所述定位框39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3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39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板35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矩形块351位于所述定位框39的上方,从而可以防止定位板35过度向下移动,使的定位板35与固定杆37分离,从而无法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所述第三固定块31的左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三固定块3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31的右端设有第三凹槽311,所述第三凹槽3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定位杆3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3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33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311中且与所述第三固定块3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定位杆33可以围绕所述第三固定块31旋转,所述第一定位杆33的右端穿过所述定位孔延伸至所述定位板35的右侧,所述第一定位杆33的下表面上设有锯齿,所述第一定位杆33的下表面与所述滚轮36齿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定位杆33的上表面与所述定位孔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33的上表面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块331,所述第一定位块33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定位块3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杆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33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杆33的右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定位块331可以防止所述第一定位杆33与所述定位板35分离。所述第四固定块32的右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四固定块32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32的左端设有第四凹槽321,所述第四凹槽32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定位杆3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杆34的右端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321中且与所述第四固定块32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定位杆34可以围绕所述第四固定块32旋转。所述第二定位杆34的左端穿过定位孔延伸至所述定位板35的左侧,所述第二定位杆34的上表面设有锯齿,所述第二定位杆34的上表面与所述滚轮36齿合在一起,所述第二定位杆34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孔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34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定位块341,所述第二定位块34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块341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定位块34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杆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34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杆34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定位块341可以防止所述第二定位杆34与所述定位板35分离。

如图1所示,所述握持装置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握持装置4包括握持杆41及与所述握持杆41固定连接的握持部42。所述握持杆41呈竖直状,位于右侧的握持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四固定块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左侧的握持杆的上表面与第二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握持部42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部42与所述握持杆41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二杠杆装置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杠杆装置5包括主动杆51、位于所述主动杆51上方的转动杆52、位于所述转动杆52一侧的支撑杆53、位于所述支撑杆53上方的顶靠杆54、设置于所述顶靠杆54上的按压杆55、位于所述按压杆55一侧的按压轮56、位于所述按压杆55上方的挤压块57、位于所述挤压块57下方的第三弹簧58及位于所述主动杆51与所述转动杆52之间的支撑装置59。所述主动杆51竖直放置,所述主动杆5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杠杆23或者第二杠杆24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杆51位于所述下框体14的外侧。所述支撑杆53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杆53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杆53的左表面与所述连接杆1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3的右端设有第五凹槽531,所述第五凹槽531呈长方体状。所述转动杆52呈长方体,所述转动杆52的中间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531中且与所述支撑杆53轴转连接,使得所述转动杆52可以围绕所述支撑杆53的一端旋转。所述转动杆52的下端位于所述主动杆51的外侧。所述顶靠杆54呈长方体,所述顶靠杆54的右表面与所述转动杆5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54的左端设有第六凹槽541,所述第六凹槽541呈长方体状。所述按压杆55呈长方体,所述按压杆55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六凹槽541中且与所述顶靠杆54轴转连接,使得所述按压杆55可以围绕所述顶靠杆54的左端旋转,所述按压杆55的另一端设有第七凹槽551,所述第七凹槽551呈长方体状,所述按压轮56呈圆柱体,所述按压轮56收容于所述第七凹槽551中且与所述按压杆55轴转连接,使得所述按压轮56可以在所述第七凹槽551中旋转,所述按压轮56顶靠在所述上框体12的侧面上。所述挤压块57呈长方体,所述挤压块57水平放置,所述挤压块57的一侧面与所述上框体1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8竖直放置,所述第三弹簧58的上端与所述挤压块5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8的下端与所述按压杆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8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支撑装置59包括矩形杆591及设置于所述矩形杆591上的支撑轮592。所述矩形杆591呈长方体,所述矩形杆591水平放置,所述矩形杆591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5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杆591的另一端设有第八凹槽5911,所述第八凹槽5911呈长方体状。所述支撑轮592呈圆柱体,所述支撑轮592收容于所述第八凹槽5911中且与所述矩形杆59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支撑轮592可以在所述第八凹槽5911中旋转。所述第一弹簧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弹簧6位于所述上框体12之间,所述第一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上框体12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本发明种植牙用医疗器械使用时,首先需要将龈拉钩11并和在一起。将手指放在握持杆41与握持部42之间,然后将左右两侧的握持装置4之间的距离拉近,从而在第一杠杆23及第二杠杆24的作用下使得下框体14上端的距离拉近,进而使得上框体12之间的距离拉近,同时带动主动杆51向外侧旋转,通过支撑装置59使得转动杆52转动,进而通过顶靠杆54及按压杆55使得按压轮56按压上框体12,使得上框体12之间的距离拉近,当按压轮56移动到一定距离时,所述按压轮56顶靠在挤压块57的下表面上,此时,其对上框体12起到的挤压作用更加明显。从而在第一杠杆装置2及第二杠杆装置5的作用下,使得龈拉钩11之间的距离拉近,然后将其放在需要牵开的牙龈上,然后慢慢松手,龈拉钩11在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38及第三弹簧58的作用下距离慢慢增大,进而对牙龈起到牵开的作用,直至移动到需要的距离。此时,定位板35在所述固定杆37之间上下移动,对所述第一杠杆23及第二杠杆24起到定位作用。使用者亦可以通过转动滚轮36,使得第一定位杆33及第二定位杆34相对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杠杆23及第二杠杆24相对旋转,进而完成上述操作,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至此,本发明种植牙用医疗器械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