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388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风湿性颈椎病一般都是由于风寒湿邪侵入体内,阻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临床表现为颈椎关节、肌肉等疼痛、肿胀、酸麻、变形、活动不灵症状。风湿性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且致残率高的免疫性疾病,俗称“痹症”,是当前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

现有的治疗颈椎腰椎风湿增生病的方法,医院一般采用按摩、牵引等理疗方式,对于股骨头坏死病,医院采用手术换人工骨的方式,存在着有效率(治愈率)低,病人痛苦,治疗费用高的缺陷,西药治疗风湿的方法是激素类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副作用很大现有的中医的传统膏药对风湿病也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廉,但是唯一的不足就是疗效单一,治疗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克组成:生川乌40-60克、乳香35-55克、没药35-55克、生马钱子35-55克、碎补40-60克、续继40-60克、申筋草40-60克、老鹤草35-55克,自然铜450-550克。

优选地,还包括石松35-55克。

优选地,还包括僵蚕40-60克。

优选地,还包括白术35-55克。

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药,按照分量比称取上述中药材;

s2研末,把称取好的没药、乳香、碎补、僵蚕和自然铜进行研末;

s3浸泡,把称取好的药材,去除步骤2的剩余药材,进行浸泡1-2小时。

s4熬煮,拿取煮药的砂壶,洗净,把浸泡后的中药材倒入,之后再倒入比药材多6到10倍的纯净水,同时,加入干姜、甘草降低生川乌中的毒性,使用武火烧开,转文火熬制,煎煮两次,每次时间为4-6小时,得到煎煮液;

s5浓缩,合并两次煎煮液,在55℃-80℃下浓缩煎煮液,浓缩后的煎煮液相对密度为1.0-1.2,之后静止冷却;

s6汇合药材,把步骤s2研末好的粉末药材倒入到步骤5中冷却后的浓缩药材,进行很合搅拌,然后通过侵提法得到侵膏;

s7制作药贴,把步骤s6中的侵膏按标示量装入于无纺布经裁剪、缝制成药芯袋内,封口即可;

s8分装,灭菌,入库。

生川乌,袪寒胜湿,散风袪邪温经止痛。

乳香,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止痛。

生马钱子,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

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

续继,补肝肾、强筋骨、续伤折,腰膝酸痛,脚软乏力。

申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

老鹤草袪风、活血、清热解毒。

自然铜、散瘀此痛,接骨疗伤。

石松,治疗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腰功效。用于风寒湿痹,皮肤麻木,四肢软弱,跌打损伤。

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袪风、除湿、舒筋活血、散寒止痛,功毒散结、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其中对颈椎、腰椎间盘、风湿、类风湿等各类关节炎、骨柱炎、骨关节病、肩周炎、痛炎、骨质增生,中风后遗症,股骨头坏死等引起的技体红肿热痛,强直僵硬,酸麻沉重等,对坐骨神经病,三叉神经痛,助间神经痛、神经炎、顽固性头痛有良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1

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克组成:生川乌40克、乳香35克、没药35克、生马钱子35克、碎补40克、续继40克、申筋草40克、老鹤草35克,自然铜450克,石松35克,僵蚕40克,白术35克。

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药,按照分量比称取上述中药材;

s2研末,把称取好的没药、乳香、碎补、僵蚕和自然铜进行研末;

s3浸泡,把称取好的药材,去除步骤2的剩余药材,进行浸泡1小时。

s4熬煮,拿取煮药的砂壶,洗净,把浸泡后的中药材倒入,之后再倒入比药材多6倍的纯净水,同时,加入干姜、甘草降低生川乌中的毒性,使用武火烧开,转文火熬制,煎煮两次,每次时间为4小时,得到煎煮液;

s5浓缩,合并两次煎煮液,在55℃下浓缩煎煮液,浓缩后的煎煮液相对密度为1.0,之后静止冷却;

s6汇合药材,把步骤s2研末好的粉末药材倒入到步骤5中冷却后的浓缩药材,进行很合搅拌,然后通过侵提法得到侵膏;

s7制作药贴,把步骤s6中的侵膏按标示量装入于无纺布经裁剪、缝制成药芯袋内,封口即可;

s8分装,灭菌,入库。

实施例2

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克组成:生川乌60克、乳香55克、没药55克、生马钱子55克、碎补60克、续继60克、申筋草60克、老鹤草55克,自然铜550克,石松55克,僵蚕60克,白术55克。

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药,按照分量比称取上述中药材;

s2研末,把称取好的没药、乳香、碎补、僵蚕和自然铜进行研末;

s3浸泡,把称取好的药材,去除步骤2的剩余药材,进行浸泡2小时。

s4熬煮,拿取煮药的砂壶,洗净,把浸泡后的中药材倒入,之后再倒入比药材多10倍的纯净水,同时,加入干姜、甘草降低生川乌中的毒性,使用武火烧开,转文火熬制,煎煮两次,每次时间为6小时,得到煎煮液;

s5浓缩,合并两次煎煮液,在80℃下浓缩煎煮液,浓缩后的煎煮液相对密度为1.2,之后静止冷却;

s6汇合药材,把步骤s2研末好的粉末药材倒入到步骤5中冷却后的浓缩药材,进行很合搅拌,然后通过侵提法得到侵膏;

s7制作药贴,把步骤s6中的侵膏按标示量装入于无纺布经裁剪、缝制成药芯袋内,封口即可;

s8分装,灭菌,入库。

实施例3

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克组成:生川乌50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生马钱子50克、碎补50克、续继50克、申筋草50克、老鹤草50克,自然铜500克,石松50克,僵蚕50克,白术50克。

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药,按照分量比称取上述中药材;

s2研末,把称取好的没药、乳香、碎补、僵蚕和自然铜进行研末;

s3浸泡,把称取好的药材,去除步骤2的剩余药材,进行浸泡1.5小时。

s4熬煮,拿取煮药的砂壶,洗净,把浸泡后的中药材倒入,之后再倒入比药材多8倍的纯净水,同时,加入干姜、甘草降低生川乌中的毒性,使用武火烧开,转文火熬制,煎煮两次,每次时间为5小时,得到煎煮液;

s5浓缩,合并两次煎煮液,在65℃下浓缩煎煮液,浓缩后的煎煮液相对密度为1.1,之后静止冷却;

s6汇合药材,把步骤s2研末好的粉末药材倒入到步骤5中冷却后的浓缩药材,进行很合搅拌,然后通过侵提法得到侵膏;

s7制作药贴,把步骤s6中的侵膏按标示量装入于无纺布经裁剪、缝制成药芯袋内,封口即可;

s8分装,灭菌,入库。

实施例4

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克组成:生川乌40克、乳香35克、没药35克、生马钱子35克、碎补40克、续继40克、申筋草40克、老鹤草35克,自然铜450克,石松35克,僵蚕40克,白术35克。

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的工艺参数在于:

浸泡时间:浸泡2小时;

加入水的量度:纯净水为药材的10倍,煎煮时间:6小时;

浓缩温度:70℃下浓缩煎煮液。

实施例5

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克组成:生川乌60克、乳香55克、没药55克、生马钱子55克、碎补60克、续继60克、申筋草60克、老鹤草55克,自然铜550克,石松55克,僵蚕60克,白术55克。

方法步骤同实施例2,不同的工艺参数在于:

浸泡时间:浸泡1.5小时;

加入水的量度:纯净水为药材的8倍,煎煮时间:5小时;

浓缩温度:65℃下浓缩煎煮液。

实施例6

一种外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克组成:生川乌50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生马钱子50克、碎补50克、续继50克、申筋草50克、老鹤草50克,自然铜500克,石松50克,僵蚕50克,白术50克。

方法步骤同实施例3,不同的工艺参数在于:

浸泡时间:浸泡1小时;

加入水的量度:纯净水为药材的7倍,煎煮时间:6小时;

浓缩温度:80℃下浓缩煎煮液。

一、临床资料

共使用患者100名,男性30-50岁50名,女性35-65岁50名,病例多为肿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肌肉疼痛,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症状的人群。

二、对照组的设置

采取随机方法选择100例患者,因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肌肉疼痛,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等症状的人群为对照组。

三、临床检查项目

检验项目:1、关节疼痛、肿胀,2、颈椎、腰椎风湿增生,3、手腿、肘关节风湿增生。

四、临床效果等级标准

三极划分标准为:治愈、好转、无效。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五、临床验证实施记录

观察组:将配制好的中药贴给患者贴敷,每两日换一次,2个月为一个疗程,最多使用2个疗程。

对照组:仅仅使用普通药贴贴敷,连续观察60天。

六临床效果统计:

表1:临床实验数据表

七、验证结果

观察组100例中,治愈例35人,好转例48人,无效例17人;对照组100例中,治愈例26人,好转例35人,无效例39人;观察组使用期间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总治愈率8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