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301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劲椎、腰椎肩盘、风湿等病症,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等,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颈椎、腰椎肩盘风湿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药物只能治疗单一的病症,不能同时治疗,而且治疗效果差,不仅浪费患者的时间和金钱,甚至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焦术15份-25份、炙黄芪20份-30份、炙甘草10份-20份、人参10份-20份、全蝎10份-35份、白花蛇10份-25份、血竭5份-15份、透骨草15份-25份、土元10份-30份、曼陀罗10份-20份。

优选的,所述焦术使用清水或米泔水浸软切片。

优选的,还包括巴戟天10-20份,威灵山10-20份。

优选的,还包括没药20-30份。

优选的,所述白花蛇使用碾磨装置碾碎成粉。

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中草药,秤取中药焦术、炙黄芪、炙甘草、人参、全蝎、白花蛇、血竭、透骨草、土元、曼陀罗、没药、巴戟天和威灵山,每副药剂取100-150g;

2)浸泡中药,准备好砂锅等器皿,刷洗干净,将称取好的药剂泡20-30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

3)熬煮中药,在步骤2)中的中药浸泡好后,再加入适量清水至水面高出中药3-5厘米,大火烧开后转为文火熬制,熬制20-30分钟,淋出药汤;

4)混合熬制药汤,重复步骤3)反复两到三次,之后把淋出的药汤再混合小火熬制十分钟;

5)盛药,要用过滤网或者拿根筷子挡住药渣,把药慢慢倒出。

焦术,焦术深透健脾胃。

炙黄芪,重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炙甘草,炙甘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润肺祛痰,缓和药性,缓急定痛。

人参,人参补气安神、补脾益肺,生津。

全蝎,全蝎息风镇经,功毒散结,通络止痛。

白花蛇,白花蛇祛风此痛,清热解毒。

血竭,血竭散瘀定痛,止血生肌。

透骨草,透骨草活血通络,祛风消肿。

土元,土元活血祛瘀续筋骨。

曼陀罗,曼陀罗止咳,平喘镇痛。

没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

巴戟天,散瘀定痛,消肿生肌。

威灵山,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为内服药,取药熬制成汤服下,中药经过长时间熬制,药理性强,最后通过人体内部器官吸收,达到快捷起效的目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显著;

2、本发明的适用于颈椎、腰椎间盘、风湿、类风湿等各类关节炎、脊椎炎、骨关节病,肩周炎、痛炎、骨质增生、中风后遗症,股骨头坏死等引起的肢体红肿热痛,强直僵硬、酸痛沉重等,对坐骨神经病,三叉神经痛。助间神经痛、神经炎、顽固性头痛也有良效。

3、本发明中的中药材选用纯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具有补气益血、扶正固本、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寒止痛,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1

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焦术15份、炙黄芪20份、炙甘草10份、人参10份、全蝎10份、白花蛇10份、血竭5份、透骨草15份、土元10份、曼陀罗10份、巴戟天10份,威灵山10份、没药20份,焦术使用清水或米泔水浸软切片,白花蛇使用碾磨装置碾碎成粉。

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中草药,秤取中药焦术、炙黄芪、炙甘草、人参、全蝎、白花蛇、血竭、透骨草、土元、曼陀罗、没药、巴戟天和威灵山,每副药剂取100;

2)浸泡中药,准备好砂锅等器皿,刷洗干净,将称取好的药剂泡20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

3)熬煮中药,在步骤2)中的中药浸泡好后,再加入适量清水至水面高出中药3厘米,大火烧开后转为文火熬制,熬制20分钟,淋出药汤;

4)混合熬制药汤,重复步骤3)反复两到三次,之后把淋出的药汤再混合小火熬制十分钟;

5)盛药,要用过滤网或者拿根筷子挡住药渣,把药慢慢倒出。

实施例2

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焦术25份、炙黄芪30份、炙甘草20份、人参20份、全蝎35份、白花蛇25份g、血竭15份、透骨草25份、土元30份、曼陀罗20份、巴戟天20份,威灵山20份、没药30份,焦术使用清水或米泔水浸软切片,白花蛇使用碾磨装置碾碎成粉。

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中草药,秤取中药焦术、炙黄芪、炙甘草、人参、全蝎、白花蛇、血竭、透骨草、土元、曼陀罗、没药、巴戟天和威灵山,每副药剂取150g;

2)浸泡中药,准备好砂锅等器皿,刷洗干净,将称取好的药剂泡30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

3)熬煮中药,在步骤2)中的中药浸泡好后,再加入适量清水至水面高出中药5厘米,大火烧开后转为文火熬制,熬制30分钟,淋出药汤;

4)混合熬制药汤,重复步骤3)反复两到三次,之后把淋出的药汤再混合小火熬制十分钟;

5)盛药,要用过滤网或者拿根筷子挡住药渣,把药慢慢倒出。

实施例3

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焦术20份、炙黄芪25份、炙甘草15份、人参15份、全蝎20份、白花蛇15份g、血竭10份、透骨草20份、土元20份、曼陀罗15份、巴戟天15份,威灵山15份、没药25份,焦术使用清水或米泔水浸软切片,白花蛇使用碾磨装置碾碎成粉。

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中草药,秤取中药焦术、炙黄芪、炙甘草、人参、全蝎、白花蛇、血竭、透骨草、土元、曼陀罗、没药、巴戟天和威灵山,每副药剂取130g;

2)浸泡中药,准备好砂锅等器皿,刷洗干净,将称取好的药剂泡25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

3)熬煮中药,在步骤2)中的中药浸泡好后,再加入适量清水至水面高出中药4厘米,大火烧开后转为文火熬制,熬制25分钟,淋出药汤;

4)混合熬制药汤,重复步骤3)反复两到三次,之后把淋出的药汤再混合小火熬制十分钟;

5)盛药,要用过滤网或者拿根筷子挡住药渣,把药慢慢倒出。

实施例4

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焦术15份、炙黄芪20份、炙甘草10份、人参10份、全蝎10份、白花蛇10份、血竭5份、透骨草15份、土元10份、曼陀罗10份、巴戟天10份,威灵山10份、没药20份,焦术使用清水或米泔水浸软切片,白花蛇使用碾磨装置碾碎成粉。

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的工艺参数在于:

每副药剂的重量:130;

浸泡时间:25;

水量高出中药的高度:4;熬制时间:25。

实施例5

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焦术25份、炙黄芪30份、炙甘草20份、人参20份、全蝎35份、白花蛇25份g、血竭15份、透骨草25份、土元30份、曼陀罗20份、巴戟天20份,威灵山20份、没药30份,焦术使用清水或米泔水浸软切片,白花蛇使用碾磨装置碾碎成粉。

方法步骤同实施例2,不同的工艺参数在于:

副药剂的重量:130;

浸泡时间:25;

水量高出中药的高度:4;熬制时间:25。

实施例6

一种内服用的颈椎、腰椎间盘风湿药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焦术20份、炙黄芪25份、炙甘草15份、人参15份、全蝎20份、白花蛇15份g、血竭10份、透骨草20份、土元20份、曼陀罗15份、巴戟天15份,威灵山15份、没药25份,焦术使用清水或米泔水浸软切片,白花蛇使用碾磨装置碾碎成粉。

方法步骤同实施例3,不同的工艺参数在于:

副药剂的重量:150;

浸泡时间:20;

水量高出中药的高度:3;熬制时间:20。

一、临床资料

男性35人,年龄在30到50岁之间,女性25人,年龄在25到60岁之间;50岁以上为35人,病例多为肿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肌肉疼痛,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症状的人群。

二、对照组的设置

采取随机方法选择60例因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肌肉疼痛,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等症状的人群为对照组。

三、临床检查项目:

检验项目:1、关节疼痛、肿胀,2、肌肉疼痛,颈背疼痛,2、手腿、肘关节风湿增生。

四、临床效果等级标准

三极划分标准为:有效、好转、无效。

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

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五、临床验证实施记录

观察组:将配制好的中药剂熬制好给患者饮用,每日两次,每天换一副药剂,14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仅仅使用普通药物,连续观察30天。

六、验证结果观察组60例中,有效例45人,好转例10人,无效例5人;对照组60例中,有效例36人,好转例6人,无效例18人;观察组使用期间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总有效率96%。

七、临床效果统计

表1:临床实验数据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