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嚏引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5107发布日期:2018-10-23 21:21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尤其是一种喷嚏引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认为呼吸道内的病菌、污染物等异物如果不排出体外,可能会对身体产生损害。使用打喷嚏的方法可以很有效地将呼吸道内的病菌、污染物等异物排出体外,从而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故而在世界范围内,人们一直努力研发高效率的引发喷嚏的方法和装置。美国专利,申请号20030180226,公开了使用含有辣椒和牙买加生姜的喷雾剂来引发喷嚏的方法。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1205355y,公开了一种喷嚏引发器,包括主体杆,在主体杆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细丝,用细丝伸入鼻孔并刺激鼻孔,引发喷嚏。以上引发喷嚏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其他现有技术,均不能高效率地引发喷嚏,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打喷嚏的频率。

综上所述,现有引发喷嚏的技术,缺乏有效性和可控性。有效性指想引发喷嚏就能引发喷嚏,可控性指想让喷嚏停下来就能让喷嚏停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引发喷嚏技术缺乏有效性和可控性的缺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新概念的喷嚏引发器,即一种对鼻粘膜振动引发喷嚏的装置,实现了引发喷嚏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嚏引发器,包括振动片和振动源。所述振动源包括摆杆、偏心轴、偏心轮和微型电机。

上述喷嚏引发器,所述偏心轮安装在所述微型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偏心轴的一端与所述偏心轮连接,所述偏心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摆杆的上端与所述振动片连接。

上述喷嚏引发器,所述振动片质地柔软,所述振动片的末端可以是弧形、长方形、l形或t形,所述振动片的末端可以是毛刷状。

上述喷嚏引发器,当所述微型电机转动时,通过所述偏心轮、偏心轴和摆杆,把所述微型电机的转动转变成所述振动片的振动;将振动的所述振动片伸入鼻腔并与鼻粘膜接触时,引发喷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鼻粘膜的振动能够高效率地引发喷嚏,也就是,想引发喷嚏就能引发喷嚏;不再需要引发喷嚏时,通过停止对鼻粘膜的振动就能实现,从而能有效控制打喷嚏的频率,实现了引发喷嚏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另外,本发明对鼻粘膜没有任何损害,安全性高,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适用于保持呼吸道清洁以及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振动片弧形末端示意图;

图2为振动片长方形末端示意图;

图3为振动片l形末端示意图;

图4为振动片t形末端示意图;

图5为振动片毛刷状末端示意图;

图6为摆杆示意图;

图7为偏心轴示意图;

图8为偏心轮示意图;

图9为微型电机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喷嚏引发器包括振动片1和振动源。振动源包括摆杆2、偏心轴3、偏心轮4和微型电机5。偏心轮4安装在微型电机5的转动轴上,偏心轴3的一端与偏心轮4连接,偏心轴3的另一端与摆杆2的下端连接,摆杆2的上端与振动片1连接。

振动片1质地柔软,振动片1的末端可以是弧形、长方形、l形或t形,振动片1的末端可以是毛刷状。

本发明工作时,将微型电机5的转动,通过偏心轮4、偏心轴3和摆杆2,转变成振动片1的振动;将振动的振动片1伸入鼻腔并与鼻粘膜接触时,引发喷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嚏引发器,属于医学领域,包括振动片和振动源,所述振动片与所述振动源连接,所述振动源包括摆杆、偏心轴、偏心轮以及微型电机,所述偏心轮固定在所述微型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偏心轴的一端连接于偏心轮,所述偏心轴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摆杆的下端,所述摆杆的上端与所述振动片连接。故所述微型电机的转动会转换成所述振动片的振动,将振动的所述振动片伸入鼻孔并与鼻粘膜接触,就可引发喷嚏。本发明能够高效引发喷嚏,并能有效控制引发喷嚏的频率。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使用起来安全可靠,适用于保持呼吸道清洁以及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崔英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崔英杰
技术研发日:2017.04.10
技术公布日:2018.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