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缝针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9859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缝针收集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术缝针收集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术缝针管理职责大致有如下三种:

1、带磁铁的吸针盘,缺点:放入的缝针必须修剪残线,增加护士接触缝针的机会,增加针刺伤的风险;与手术台没有固定,易滑动,经常因护士失误造成缝针的掉落和遗失。另外,随着科技进步,钛合金缝针已经问世,吸针盘无法吸附。

2、带卡座的存放装置,缺点:存放针的型号固定,不同型号的缝针需要不同型号的卡座盘,而且将缝针卡入时,需要对准卡入,增加处理时间。另外,也无法固定于手术台上。

3、传统无菌锐器盒,缺点:无法固定于手术台上,且缝针没有任何固定措施,随着缝针的滑动,容易造成针尖的损伤,且经常因为误操作造成缝针的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方便护士操作、手术缝针不易滑动,清点便捷的手术缝针收集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术缝针收集器,包括壳体,该壳体一端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匣和插针台;该内匣一端位于壳体内且可被操控相对壳体推入或抽出;该插针台固定于内匣上且设有若干沿内匣移动方向分布的插孔以供手术缝针插入;该壳体开口端顶部固定有两整理板,该两整理板位于插针台两侧以在内匣移动时,捋平手术缝针。

优选的,所述插孔横向贯穿所述插针台,且其内填充有硅胶物以供所述手术缝针穿过。

优选的,所述插孔的开口端为喇叭状。

优选的,所述内匣包括底板、推板和限位板,所述插针台固定于底板上,该推板和限位板垂直固定于底板两相对侧,该限位板位于内匣内。

优选的,所述整理板底面为平面,且整理板高度大于等于壳体开口端的一半以在内匣完全推入壳体后卡住所述推板。

优选的,所述推板高度大于壳体开口端高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整理板底端距离所述插孔中心1mm-2mm。

优选的,所述内匣和所述壳体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或侧部设有粘贴层。

优选的,所述插针台上贴设有与所述插孔一一对应的计数标识以便点数。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收集器,在壳体上设置整理板,在内匣上设置插针台,将手术缝针插入插针台的插孔内,当插满后可将内匣推入壳体内,推动过程中,整理板可捋平手术缝针,确保针尖朝下或朝水平方向,操作简单、安全,手术缝针不易滑动,便于清点。

2、本发明的收集器,其插孔内填充有硅胶物以供手术缝针穿过,并能使插入的手术缝针不易横向滑动,插孔的开口端为喇叭状,其具有导向作用。

3、本发明的收集器,其整理板底面为平面,且距离插孔中心1mm-2mm,以在内匣移动时,能顺利捋平手术缝针;另外,整理板高度大于等于壳体开口端高度的一半以在内匣完全推入壳体后卡住推板,及防止限位板从壳体内脱离。

4、本发明的收集器,其可为一次性用品,整体经过消毒处理;其内匣和壳体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使得整体透明,在插针台上贴设有与插孔一一对应的计数标识以便点数。

5、本发明的收集器,其壳体底部或侧部设有粘贴层,该粘贴层可采用双面胶或不干胶等,以便于将壳体粘贴于手术台或其它工作台上,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内匣抽出);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内匣完全推入);

图4为本发明插孔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图(插满手术缝针);

其中:10、壳体,11、整理板,12、开口端,20、内匣,21、底板,22、推板,23、限位板,30、插针台,31、插孔,32、硅胶物,40、手术缝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5,一种手术缝针收集器,包括壳体10、内匣20和插针台30,该壳体10一端开口,内设有空腔。该内匣20包括底板21、推板22和限位板23,该底板21与壳体10为滑动配合,该推板22和限位板23垂直固定于底板21前后端,该底板21后端插入壳体10内,使得限位板23位于内匣20内,该推板22可被操控使得内匣20相对壳体10推入或抽出。

插针台30固定于底板21中部,其沿底板21长度方向延时。该插针台30上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也即内匣20移动方向分布的插孔31。该插孔31横向贯穿插针台30,且其内填充有硅胶物32以供手术缝针40穿过,并能使插入的手术缝针40不易横向滑动。插孔31的开口端为喇叭状,其具有导向作用。

该壳体10的开口端12顶部固定有两向下延伸的整理板11,该两整理板11位于插针台30两侧,该整理板11可与壳体10顶面垂直,也可向内倾斜。整理板11底面为平面,根据手术缝针40的类型设定整理板11底端距离插孔31中心1mm-2mm,以在内匣20移动时,能顺利捋平手术缝针40,即推动针尖朝上的手术缝针40转动驱使针尖改变朝向,位于水平或朝下。另外,整理板11高度大于等于壳体10的开口端12高度的一半以在内匣20完全推入壳体10后卡住推板22,及防止限位板23从壳体10内脱离。

进一步的,壳体10底部或侧部设有粘贴层,以便于将壳体10粘贴于手术台或其它工作台上。该粘贴层可以是双面胶、不干胶等粘贴结构。

本发明的收集器,推板22高度大于壳体10的开口端12的一半且与壳体10的开口端12顶部有一定距离,既能起到封闭壳体10,又能方便推入壳体10内卡于整理板11内侧。内匣20和壳体10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使得整体全透明,在插针台30上贴设有与插孔31一一对应的计数标识以便点数。

本发明使用时,将壳体10通过粘贴层固定与手术台或其它工作台上,手动操控推板22将内匣20抽出,使得插针台30位于壳体10外,将手术缝针40对准插孔31插入,并使其穿过硅胶物32,依次将手术缝针40插入各个插孔31;插孔31插满后,将推板22朝壳体10内推入直至推板22位于整理板11内侧,内匣20滑动过程中,整理板11底面推动针尖朝上的手术缝针40转改变针尖朝向,针尖位于水平或朝下,实现捋平手术缝针40。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手术缝针收集器,包括壳体,该壳体一端开口,还包括内匣和插针台;该内匣一端位于壳体内且可被操控相对壳体推入或抽出;该插针台固定于内匣上且设有若干沿内匣移动方向分布的插孔以供手术缝针插入;该壳体开口端顶部固定有两整理板,该两整理板位于插针台两侧以在内匣移动时,捋平手术缝针。本发明的收集器,操作简单、安全,手术缝针不易滑动,便于清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岳峰;姜杰;单忠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岳峰
技术研发日:2017.04.10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