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眼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眼科上睑下垂手术术后悬吊下眼睑,防止上睑下垂术后眼睑闭合不全引起暴露性角膜炎这种严重术后并发症,便于携带和使用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上睑下垂是指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和müller平滑肌(颈交感神经支配)的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呈现部分或全部下垂,轻者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瞳孔全部被遮盖,不但有碍美观和影响视力,先天性者还可造成重度弱视。现有眼部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无论是利用额肌力量还是利用提上睑肌力量的手术术式,在手术结束后都会引起患者短期(6个月以内)甚至永久性的眼睑闭合不全。这种眼睑闭合不全的状态,容易引起术后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穿孔失明等严重手术并发症。传统的预防处理包括:1.术后局部涂用大量眼膏。2.术后下睑行缝线悬吊,即frost悬吊线技术。上述预防处理的缺点如下:既往frost线悬吊一般采用医用胶布将缝线尾部粘贴于患者额头的方式,受粘贴力薄弱,胶布粘贴易脱落,小儿患者胶布易被无意识撕除等因素影响,并不能很好的保证将下睑悬吊至完全覆盖保护暴露的角膜的作用,而且一旦胶布松脱后一是患者或患儿家长不懂得粘贴复位;其次,重新粘贴容易引起患者疼痛;最后,上睑下垂术后常需患眼包扎,悬吊线一般位于纱布辅料下,即使松脱也无法及时发现。除了下睑frost缝线悬吊,目前尚无保护效果更好,使用更方便,使用成本更低的上睑下垂术后防止暴露性角膜炎的保护方式。
中国专利201320035090.9公开了一种上睑下垂术后护眼器,包括护眼支架,所述护眼支架上与眼部对应设有护眼眶,所述护眼框背向眼部的一侧设有罩住眼部并用于遮光的遮光物,护眼框面向眼部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压迫眼周的护眼垫,所述护眼框和/或遮光物的外边缘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结构,所述护眼支架上设有用于将其佩戴在人体上的佩戴机构,该护眼器通过设置护眼支架,并在护眼框上设置遮光物,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和遮光作用,能够防止护眼框直接压迫在眼部周围,防止因眼球受压迫外凸而发炎。现有技术中,类似于本发明用于眼科上睑下垂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眼科上睑下垂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眼科上睑下垂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包括头部束带(1),所述头部束带(1)的左右两个端部分别设有魔术贴,通过魔术贴的粘接实现束带合围;所述头部束带(1)的带体上设有第一套环结构(2)、第二套环结构(3)、第三套环结构(4)、第四套环结构(5),所述套环结构穿套设置在头部束带(1)带体上,套环结构可沿头部束带(1)带体滑动而不脱落;所述第一套环结构(2)上设有第一顶部束带(6),所述第一顶部束带(6)的一端与第一套环结构(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二套环结构(3)上设有第二顶部束带(7),所述第二顶部束带(7)的一端与第二套环结构(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一顶部束带(6)与第二顶部束带(7)之间通过魔术贴粘接;所述第三套环结构(4)和第四套环结构(5)上别分设有眼睑牵拉固定装置(8),所述眼睑牵拉固定装置(8)包括第一固定体(9)、螺纹头(10)、固定螺帽(11),所述第一固定体(9)与套环结构固定连接,螺纹头(10)设置在第一固定体(9)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体(9)与螺纹头(10)为一体式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螺帽(11)为圆头金属固定螺帽,表面电镀防锈,固定螺帽(11)设有内螺纹,固定螺帽(11)与螺纹头(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眼睑牵拉固定装置(8)还包括第二固定体(12),所述第一固定体(9)上设有限位块(13),所述第二固定体(12)上设有限位空腔,限位块(13)嵌合在限位空腔中,所述螺纹头(10)与固定螺帽(11)固定连接,螺纹头(10)的下端部设有缝线收纳环(14),所述第一固定体(9)和第二固定体(12)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缝线固定凹槽(15),所述第一固定体(9)和第二固定体(12)内设有与螺纹头(10)匹配的收纳腔及内螺纹。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体(9)与限位块(13)一体式连接,限位块(13)设置2个及2个以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凹槽(15)一端与收纳腔连通,另一端从第一固定体(9)和第二固定体(12)的侧面穿出。
进一步,所述螺纹头(10)的长度大于第一固定体(9)和第二固定体(12)内的收纳腔的长度之和。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体(9)与第二固定体(12)接触面对应吻合。
进一步,所述束带由尼龙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眼睑牵拉固定装置(8)由硬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环结构(2)设置在第三套环结构(4)与第四套环结构(5)之间的带体上,使用时,第一顶部束带(6)与第二顶部束带(7)对应于患者头颅的矢状位,该设计可使位于矢状位的第一顶部束带(6)与第二顶部束带(7)更好承担牵拉固定装置和下睑对水平束带的重力牵拉,防止使用过程中水平束带被下睑牵拉下滑而失去悬吊作用。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采用尼龙束带材料,结实耐用,价格低廉,弹性低,固定于头部后不会有局部皮肤压迫不适。
2、本发明通过立体双重固定的头戴方式,将悬吊装置立体的包绕固定于患者头部,避免因个别患者头部特殊形状或因小儿患者好动,头部转动引起的松脱,其固定效果更好且更加牢固,适合眼睑下垂矫正手术后患眼包扎的护理,使用安全可靠。
3、本发明中,所述头部束带的左右两个端部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式连接,该设计可方便快速进行固定及松解,且可根据使用患者头颅尺寸大小调整魔术贴的粘贴面积,使头部束带可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适用性更好。
4、本发明中,双眼对应固定装置和垂直向束带头部均采用套环结构,方便调整位置适应不同头型。
5、本发明中,固定装置采用一体成型带螺纹的金属片,表面电镀防锈,以镶嵌方式固定于尼龙束带表面,固定牢靠。
6、本发明中,固定螺帽的设计不易引起人体损伤,拧紧后不影响眼部的包扎。
7、本发明的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可紧密固定下睑缝线使缝线悬吊时不松脱,从而起到严格遮盖保护角膜的作用,同时方便佩戴,还能适应小儿及成人患者,并且不影响术后对患眼的加压包扎,不影响术后伤口换药。
8、本发明对眼睑牵拉固定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使该固定装置在眼睑缝线悬吊的同时,可适当调节缝线牵拉下睑的松紧度,对下睑遮盖的面积进行微调,防止既往单纯用手牵拉及胶布固定导致的下睑不能完全遮盖角膜,防止因牵拉过度对下睑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头部束带2.第一套环结构3.第二套环结构
4.第三套环结构5.第四套环结构6.第一顶部束带
7.第二顶部束带8.眼睑牵拉固定装置9.第一固定体
10.螺纹头11.固定螺帽12.第二固定体
13.限位块14.缝线收纳环15.缝线固定凹槽
实施例1本发明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
请参见图1-图6。附图1为本发明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的正面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的侧面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的俯视图,附图4为本发明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一种眼科上睑下垂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头戴式下睑悬吊装置,包括用于将下睑悬吊装置水平固定在使用者头部的头部束带1,所述头部束带1的左右两个端部表面分别设有魔术贴,通过雌雄魔术贴的粘结实现头部束带1的两个端部的可拆卸式连接,从而将本发明的下睑悬吊装置水平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所述束带由尼龙材料制成,尼龙材料结实耐用,价格低廉,弹性低,用于固定头部后不会有局部皮肤压迫感。头部束带采用魔术贴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使用时可方便快速进行固定及松解,且可根据使用患者头颅的大小调整魔术贴的粘贴面积,使头部束带可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适用性好。
所述头部束带1的带体上设有第一套环结构2、第二套环结构3、第三套环结构4、第四套环结构5,所述套环结构穿套设置在头部束带1的带体上,套环结构可沿头部束带1的带体自由滑动而不脱落,套环结构与现有技术中通用的套环结构相同,其作用是实现活动式固定。所述第一套环结构2上设有第一顶部束带6,所述第一顶部束带6的一端与第一套环结构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的表面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二套环结构3上设有第二顶部束带7,所述第二顶部束带7的一端与第二套环结构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一顶部束带6与第二顶部束带7之间通过雌雄魔术贴粘接,通过调节魔术贴的粘贴面积,调节粘贴后的第一顶部束带6与第二顶部束带7的长度,将本发明的悬吊装置垂直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本发明通过头部束带1的水平固定、第一顶部束带6和第二顶部束带7的垂直固定,通过立体双重固定的头戴方式,将悬吊装置立体的包绕固定于患者头部,避免因个别患者头部特殊形状或因小儿患者好动头部,转动引起的松脱,其固定效果更好且更加牢固,适合眼睑下垂矫正手术后患眼包扎的护理,使用安全可靠。
所述第三套环结构4和第四套环结构5上分别设有眼睑牵拉固定装置8,所述眼睑牵拉固定装置8包括第一固定体9、螺纹头10及固定螺帽11,所述第一固定体9与第三套环结构4或第四套环结构5固定连接,螺纹头10设置在第一固定体9上,第一固定体9与螺纹头10一体式连接,所述固定螺帽11为圆头金属固定螺帽,其表面设有电镀防锈层,固定螺帽11内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螺纹头10表面的外螺纹相匹配,固定螺帽11与螺纹头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在眼部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结束后,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常规行下睑frost缝线,打单环线结后留双长尾线,将本发明的头部束带沿患者前额至枕骨粗隆水平线放置,束紧后魔术贴连接固定,调整第一套环结构与第二套环结构的位置,使第一顶部束带与第二顶部束带基本位于头颅前后径位置,同样束紧后魔术贴连接固定;调整第三套环结构与第四套环结构的位置,使眼睑牵拉固定装置分别与双眼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牵拉预留的frost长尾线从而牵拉下睑完全遮盖暴露的角膜,将缝线尾部环绕固定装置的螺纹头打活结,将固定螺帽旋紧使固定螺帽的下端将缝线环绕处压在第一固定体上并固定,确认下睑位置,缝线固定牢固。若双眼手术,采用相同的方法固定另一眼的frost缝线。按照手术常规包扎双眼。术后拆除包扎敷料,拧松固定螺帽,拆除活结,放松frost缝线,可以很好的观察上睑下垂矫正情况,并且不影响术后换药,需再次固定时按术后固定方式进行。该装置放置固定一周后,待frost缝线拆除后一同取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束带的左右两个端部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式连接,该设计可方便快速进行固定及松解,且可根据使用患者头颅尺寸大小调整魔术贴的粘贴面积,使头部束带可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适用性更好。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束带1的带体上设有第一套环结构、第二套环结构,所述第一套环结构上设有第一顶部束带,所述第二套环结构上设有第二顶部束带,使用时通过调整第一套环结构及第二套环结构在头部束带的位置,调整顶部束带的固定角度。该设计在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头部尺寸及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角度的顶部固定,例如将第一套环结构及第二套环结构调整设置成位于头颅前后径位置、或者设置成位于头颅左右耳侧位置、或者为了避免头部有伤口的位置进行固定,可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灵活使用,固定效果好,适用性好。本实施例中,通过头部束带的水平固定、第一顶部束带和第二顶部束带的垂直固定,通过立体双重固定的头戴方式,将悬吊装置立体的包绕固定于患者头部,避免因个别患者头部特殊形状或因小儿患者好动,头部转动引起的松脱,其固定效果更好且更加牢固,适合眼睑下垂矫正手术后患眼包扎的护理,使用安全可靠。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束带的带体上设有第三套环结构、第四套环结构,所述第三套环结构和第四套环结构上分别设有眼睑牵拉固定装置,使用时通过调整第三套环结构和第四套环结构在头部束带的位置,使眼睑牵拉固定装置分别与双眼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可同时对双眼进行下睑frost缝线悬吊,避免因使用者双眼距离不同导致的眼睑牵拉固定装置无法与双眼位置对应。本实施例中,所述眼睑牵拉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体、螺纹头及固定螺帽,使用时将牵拉预留的frost缝线尾端环绕固定装置的螺纹头打活结,将固定螺帽旋紧使固定螺帽的下端将缝线环绕处压在第一固定体上并固定,将下睑缝线紧密固定,即使长时间悬吊缝线也不会松脱,防止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起到严格遮盖保护角膜的作用,且不影响术后对患眼的加压包扎,不影响术后伤口换药。
实施例2本发明的改进方案
请参见图7,图7a为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对眼睑牵拉固定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使该固定装置在眼睑缝线悬吊的同时,可适当调节缝线牵拉下睑的松紧度,对下睑遮盖的面积进行微调,防止单纯用手牵拉及胶布固定导致的下睑不能完全遮盖角膜,防止因牵拉过度对下睑造成的伤害。眼睑牵拉固定装置的结构如下:所述眼睑牵拉固定装置8包括第一固定体9、螺纹头10、固定螺帽11及第二固定体12,所述第一固定体9与第三套环结构4或第四套环结构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体9上设有限位块13,第一固定体9与限位块13为一体式连接,限位块13设置2个及2个以上,所述第二固定体12上设有限位空腔,限位块13可嵌合在限位空腔中,所述螺纹头10与固定螺帽11固定连接,螺纹头10的下端部设有缝线收纳环14,所述第一固定体9和第二固定体12的接触面吻合,在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缝线固定凹槽15,所述固定凹槽15一端与收纳腔连通,另一端从第一固定体9和第二固定体12的侧面穿出。所述第一固定体9和第二固定体12内设有与螺纹头10匹配的收纳腔及内螺纹,内螺纹设置在收纳腔的腔壁上,所述螺纹头10的长度大于第一固定体9和第二固定体12内的收纳腔的长度之和,螺纹头10与第一固定体9和第二固定体12通过螺纹连接,实现螺纹锁紧,将第二固定体12固定在第一固定体9上,同时通过旋转固定螺帽11调节螺纹头10的旋进量,调节环绕固定在缝线收纳环14上的frost缝线悬吊松紧度,使得缝线牵拉下睑的松紧度调节可控,并对下睑遮盖的面积进行微调。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在眼部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结束后,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常规行下睑frost缝线,打单环线结后留双长尾线,将本发明的头部束带沿患者前额至枕骨粗隆水平线放置,束紧后魔术贴连接固定,调整第一套环结构与第二套环结构的位置,使第一顶部束带与第二顶部束带基本位于头颅前后径位置,同样束紧后魔术贴连接固定;调整第三套环结构与第四套环结构的位置,使眼睑牵拉固定装置分别与双眼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牵拉预留的frost长尾线从而牵拉下睑完全遮盖暴露的角膜,将螺纹头旋入第二固定体内的收纳腔中,使螺纹头下端的缝线收纳环从第二固定体下端穿出(图7b),用缝线尾部环绕固定在缝线收纳环上并打活结,将第二固定体的限位空腔与第一固定体的限位块对准,使限位块嵌入限位空腔中,将frost缝线放入缝线固定凹槽中,旋进螺纹头使其下端进入第一固定体内的收纳腔中(图7c),通过螺纹头的连接将第一固定体与第二固定体锁紧,进一步通过旋转调节螺纹头的旋进量(图7d),调节环绕固定在缝线收纳环上的frost缝线悬吊松紧度,使得缝线牵拉下睑的松紧度调节可控,并对下睑遮盖的面积进行微调。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