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护理机的穿戴组件及护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5019发布日期:2018-10-23 21:2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护理机的穿戴组件及具有该穿戴组件的护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心脑血管等疾病而导致的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卧床病人在逐年增加,对家庭、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病人的排便不能自理,需要陪护人员的协助,而病人排便时间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陪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对病人的生理、特别是精神上造成很大的痛苦和负担。因此,医疗机构和病患家属往往会使用专用的大小便护理机,来减少护理人员的负担,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治疗环境。针对不同人体及基于舒适度需求,包裤包覆于人体时难免需要加以调整,现有的护理机穿戴组件的工作头与包裤紧密结合,工作头限制了包裤位置调整,使得包裤相对调整不便,抑制了包裤舒适便捷的包覆于人体,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包裤进行位置调整的用于护理机的穿戴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护理机的穿戴组件,包括工作头与包裤,工作头包括托盘部、连接托盘部后侧的后穿戴部,托盘部与后穿戴部形成有便池,包裤具有对应便池的排泄口,排泄口位于托盘部的上侧且位于后穿戴部的前侧,所述穿戴组件还包括左调整部、右调整部,左调整部位于排泄口的左侧,右调整部位于排泄口的右侧,左调整部、右调整部分别连接于包裤与后穿戴部之间且可向前拉伸。

如此设计,左调整部、右调整部的设置可方便包裤包覆人体时进行位置调整,降低或消除包裤进行调整时所受的后穿戴部牵绊。

进一步的,左调整部与右调整部间隔相对,左调整部连接包裤的后部与后穿戴部的前部左侧,右调整部连接包裤的后部与后穿戴部的前部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穿戴组件还包括立置的左压板与右压板,左压板收容于左调整部的后部并固定于后穿戴部以将左调整部连接于后穿戴部,右压板收容于右调整部的后部并固定于后穿戴部以将右调整部连接于后穿戴部。

进一步的,左压板通过若干第一螺钉锁固于后穿戴部,左调整部的后部具有供所述若干第一螺钉穿过的若干第一通孔,右压板通过若干第二螺钉锁固于后穿戴部,右调整部的后部具有供所述若干第二螺钉穿过的若干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穿戴组件还包括密封部、中压板,密封部连接包裤的后部与后穿戴部的前部上侧,中压板收容于密封部的后部并固定于后穿戴部以将密封部连接于后穿戴部。

进一步的,后穿戴部包括前上壁,中压板位于前上壁前侧并固定于前上壁。

进一步的,密封部包括上下相对的第三外层与第三内层,第三外层连接中压板的顶边,第三内层连接中压板的底边。

进一步的,后穿戴部包括左右相间隔的左前壁与右前壁,左压板位于左前壁前侧并固定于左前壁,右压板位于右前壁前侧并固定于右前壁。

进一步的,左调整部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一外层与第一内层,第一外层连接左压板的左侧边,第一内层连接左压板的右侧边,右调整部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二外层与第二内层,第二外层连接右压板的右侧边,第二内层连接右压板的左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穿戴组件还包括连接后穿戴部的前部上侧的密封部,密封部的前边连接包裤的后部,密封部的左边连接左调整部的顶边,密封部的右边连接右调整部的顶边。

进一步的,包裤还包括位于左调整部、右调整部前侧的尿罩,尿罩罩在排泄口的上部,密封部的前边连接尿罩后端。

进一步的,密封部封住了尿罩后端与后穿戴部之间的间隔。

进一步的,包裤包括坐垫部、上罩部、连接坐垫部与上罩部的连接部,坐垫部设置于托盘部上侧,连接部设于后穿戴部前侧并包括位于排泄口左侧的左连接部及位于排泄口右侧的右连接部,左调整部连接于左连接部与后穿戴部之间,右调整部连接于右连接部与后穿戴部之间。

进一步的,左调整部封住了右连接部与后穿戴部之间的间隔,右调整部封住了右连接部与后穿戴部之间的间隔。

进一步的,包裤内侧表面设有条形的隆起部,坐垫部设有位于其上侧且位于排泄口前侧的坐垫平台,隆起部的两端连接坐垫平台,隆起部与坐垫平台环绕所述排泄口。

进一步的,左连接部包括第一弧形段及连接第一弧形段上端的第一连接段,左调整部连接于第一连接段与后穿戴部之间,右连接部包括第二弧形段及连接第二弧形段上端的第二连接段,右调整部连接于第二连接段与后穿戴部之间。

进一步的,左调整部与右调整部具有弹性且可前后弹性伸缩。

进一步的,包裤还包括位于左调整部、右调整部前侧的尿罩,尿罩罩在排泄口的上部,向前拉动尿罩可带动左调整部、右调整部向前拉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护理机,其包括护理机主机及以上任意一段所涉及的用于护理机的穿戴组件,所述穿戴组件与护理机主机通过管路连接。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护理机的穿戴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穿戴组件一角度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穿戴组件另一角度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穿戴组件工作头的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穿戴组件工作头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穿戴组件工作头去掉部分零件后的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穿戴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9为本发明穿戴组件工作头的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穿戴组件包裤去除尿罩并张开一角度后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穿戴组件柔性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的穿戴组件用于护理机(未图示),适于长时间的穿戴于人体胯部,对人体的大小便自动清理,减轻家属及护工的负担,本穿戴组件通过管路(未图示)与护理机主机(未图示)连接,管路可包括吸污管、进水管、数据传输线路(当然也可替换为无线传输方式)等,护理机主机通过管路将穿戴组件收集的排泄物吸引到护理机主机内。本穿戴组件包括工作头1、包裤2、左调整部60、右调整部61、左压板70、右压板71、密封部62、中压板72,工作头1包括托盘部3、连接托盘部3后侧的后穿戴部4,后穿戴部4沿着纵向即上下方向延伸,托盘部3沿着横向延伸扩展,托盘部3与后穿戴部4形成有便池5,便池5积存的排泄物自动会被冲洗掉,便池5后部设有进风口503、排污口504。包裤2具有对应便池5的排泄口20,包裤2可固定于人体胯部,排泄口20位于托盘部3的上侧且位于后穿戴部4的前侧,左调整部60位于排泄口20的左侧,右调整部61位于排泄口20的右侧,左调整部60、右调整部61分别连接于包裤2与后穿戴部4之间且可向前拉伸。托盘部3用以直接或间接的承载人体臀部。左调整部60、右调整部61方便包裤2包覆人体时进行位置调整,降低或消除位置调整时所受到的后穿戴部4牵绊,利于包裤2更舒适便捷的包覆于人体。

左调整部60与右调整部61间隔相对,左调整部60连接包裤2的后部与后穿戴部4的前部左侧,右调整部61连接包裤2的后部与后穿戴部4的前部右侧。左调整部60的前边600、右调整部60的前边610分别缝于包裤2的后部。左调整部60与右调整部61具有弹性且可前后弹性伸缩。沿着左右方向看左调整部60与右调整部61分别呈三角形,左调整部60与右调整部61分别为片状。左调整部60与右调整部61可采用cr(氯丁橡胶-chloroprenerubber)层布料或sbr(丁苯橡胶-styrenebutadienerubber)防水布料。

左压板70、右压板71处于立置的状态,左压板70收容于左调整部60的后部601并固定于后穿戴部4以将左调整部60连接于后穿戴部4,右压板71收容于右调整部61的后部611并固定于后穿戴部4以将右调整部61连接于后穿戴部4。左压板70通过若干第一螺钉(未图示,第一螺钉锁固于左压板70第一穿孔700)锁固于后穿戴部4,左调整部60的后部601具有供所述若干第一螺钉穿过的若干第一通孔(未图示),右压板71通过若干第二螺钉(未图示,第二螺钉锁固于右压板71第二穿孔710)锁固于后穿戴部4,右调整部61的后部611具有供所述若干第二螺钉穿过的若干第二通孔(未图示)。

密封部62连接包裤2的后部与后穿戴部4的前部上侧,中压板72收容于密封部62的后部620并固定于后穿戴部4以将密封部62连接于后穿戴部4。中压板72连接左压板70上端与右压板71上端,左压板70、中压板72及右压板71一体连接构成u形,中压板72通过至少一第三螺钉(未图示,第三螺钉锁固于中压板72第三穿孔720)锁固于后穿戴部4,密封部62的后部620具有供所述至少一第三螺钉穿过的至少一第三通孔(未图示)。后穿戴部4包括前上壁40,中压板72位于前上壁40前侧并固定于前上壁40。后穿戴部4还包括左右相间隔的左前壁41与右前壁42,左前壁41与右前壁42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前上壁40横向延伸,左压板70位于左前壁41前侧并固定于左前壁41,右压板71位于右前壁42前侧并固定于右前壁42。

密封部62连接后穿戴部4的前部上侧,密封部62的前边621连接包裤2的后部,密封部62的左边622连接左调整部60的顶边602,密封部62的右边623连接右调整部61的顶边612。密封部62的前边621可缝在或粘接在包裤2的后部,密封部62的左边622与左调整部60的顶边602缝在一起,密封部62的右边623与右调整部61的顶边612缝在一起。密封部62具有弹性且可前后弹性伸缩。密封部62为片状。密封部62可采用cr(氯丁橡胶-chloroprenerubber)层布料或sbr(丁苯橡胶-styrenebutadienerubber)防水布料。

包裤2包括尿罩22、坐垫部23、上罩部24、连接部25,连接部25连接坐垫部23与上罩部24,尿罩22位于左调整部60及右调整部61前侧,尿罩22罩在排泄口20的上部,向前拉动尿罩22可带动左调整部60及右调整部61向前拉伸,便池5对应排泄口20的下部,排泄口20的中部对应后穿戴部4。尿罩22可采用较硬材质的塑胶材料并粘接于连接部25。密封部62的前边621连接尿罩22后端,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及图3中没能精确画出前边621连接尿罩22后端,图1及图3仅是示意作用,密封部62封住了尿罩22后端与后穿戴部4之间的间隔。坐垫部23设置于托盘部3上侧,连接部25设于后穿戴部4前侧并包括位于排泄口20左侧的左连接部250及位于排泄口20右侧的右连接部251,左调整部60连接于左连接部250与后穿戴部4之间,右调整部61连接于右连接部251与后穿戴部4之间。左调整部60封住了包裤2的右连接部251与后穿戴部4之间的间隔,右调整部61封住了包裤2的右连接部251与后穿戴部4之间的间隔。坐垫部23左、右两侧延伸出的左束缚带26、右束缚带27上翻至人体腹部,左束缚带26端部与右束缚带27端部相粘接,例如通过魔术贴粘接。上罩部24与左束缚带26及右束缚带27相粘接。坐垫部23贴合于托盘部3。坐垫部23、连接部25、上罩部24连接成u形。向前拉伸左调整部60、右调整部61即可方便向前调整上罩部24的位置。包裤2内侧表面设有条形的隆起部28,隆起部28呈u形,坐垫部23设有位于其上侧且位于排泄口20前侧的坐垫平台230,隆起部28的两端连接坐垫平台230,隆起部28与坐垫平台230环绕所述排泄口20,隆起部28的上部顺着尿罩22罩口轮廓延伸。坐垫平台230前宽后窄,坐垫平台230左侧边向左超出隆起部28,坐垫平台230右侧边向右超出隆起部28。在包裤2平展开状态下,所述排泄口20顺着连接部25的长度方向延伸。

左连接部250包括第一弧形段2500及连接第一弧形段2500上端的第一连接段2501,左调整部60连接于第一连接段2501与后穿戴部4之间,右连接部251包括第二弧形段2510及连接第二弧形段2510上端的第二连接段2511,右调整部61连接于第二连接段2511与后穿戴部4之间。第一弧形段2500、第二弧形段2510分别位于后穿戴部4与托盘部3的连接处,第一弧形段2500的上部贴合于后穿戴部4,第二弧形段2510的上部贴合于后穿戴部4,第一弧形段2500的上部后表面粘接于后穿戴部4前表面,第二弧形段2510的上部后表面粘接于后穿戴部4前表面。第一弧形段2500的下部、第二弧形段2510的下部分别贴合于(例如采用粘接的方式)托盘部3。

托盘部3用以直接或间接的承载人体臀部,便池5至少部分位于托盘部3,工作头1还包括柔性圈8,柔性圈8包覆托盘部3的外周部30,柔性圈8具有上檐部800、下檐部801,上檐部800覆盖托盘部3外周部30的上表面,下檐部801包覆托盘部3外周部30的下表面。柔性圈8一体注塑成型于或粘接于托盘部3的外周部30表面,柔性圈8可采用硅胶材质。柔性圈8通过上檐部800、下檐部801能够与托盘部3更好的结合,覆盖托盘部3外周部30的上表面的上檐部800也能够分担人体臀部的压力,利于工作头1均衡承担人体压力(即重力)。柔性圈8具有形成于上檐部800与下檐部801之间的凹槽802,托盘部3的外周部30收容于凹槽802,凹槽802向远离便池5的方向凹陷。托盘部3的外周部30向远离便池5的方向凸出。柔性圈8呈c形,凹槽802绕着托盘部3的外周延伸成c形。上檐部800、下檐部801分别顺着托盘部3的外周延伸呈c形。

柔性圈8可采用硅胶一体成型,或是采用发泡海绵或乳胶制成的内芯并且内芯外覆有sbr(丁苯橡胶-styrenebutadienerubber)防水布料。

上檐部800的上表面与托盘部3的上表面平滑过渡。如此设计能够提高人体臀部的舒适度。下檐部801的下表面与托盘部3的下表面平滑过渡,使得本穿戴组件的底部更加平稳。在远离便池5的方向上上檐部800的厚度逐渐变厚,上檐部800的厚度为内侧薄外侧厚。在远离便池5的方向上下檐部801的厚度逐渐变厚,下檐部801的厚度为内侧薄外侧厚。柔性圈8的左侧周部803及右侧周部804皆向上翘起。左侧周部803及右侧周部804相对于水平面向上翘起30度至70度,优选为40度、45度,如此设计,减轻人体向左侧及右侧翻身的难度。

柔性圈8开设有若干变形槽805,所述变形槽805分布于托盘部3的左右两侧。变形槽805的开设利于柔性圈8压缩变形或拉开变形槽805以卷起后跟随托盘部3翻转,减轻人体翻身的难度。所述若干变形槽805包括位于托盘部3左侧的左变形槽8050与位于托盘部3右侧的右变形槽8051,左变形槽8050的竖直投影及右变形槽8051的竖直投影皆位于托盘部3的竖直投影之外,以上竖直投影是在工作头1水平放置下投射方向为竖直方向形成的投影。变形槽805具有左右相对的左槽面8052与右槽面8053,左槽面8052与右槽面8053之间连接有加强筋8054。变形槽805自柔性圈8的底面向上凹入柔性圈8,如此设计,变形槽805方便柔性圈8左右方向压缩变形,减轻人体向左侧及右侧翻身的难度。变形槽805为扁形长槽,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变形槽805的上侧是封闭的,变形槽805的下侧是开放的,变形槽805呈长条形,变形槽805从柔性圈8的后部延伸至柔性圈8的前部。除了翻身时变形槽805被压缩外,还有中一种情形:当人体向左或向右翻身时,柔性圈8跟随托盘部3翻转,左右临近的两条变形槽805的开口依次逐渐被拉开一些,使得柔性圈8更轻松的卷起一定角度以跟随托盘部3翻转,减轻人体翻身的难度。柔性圈8的左后端807延伸至或靠近后穿戴部4的左侧面43,柔性圈8的右后端808延伸至或靠近后穿戴部4的右侧面44。变形槽805的槽宽3mm-7mm,优选为4.5mm、5mm、5.5mm等,由于柔性圈8的左侧周部803及右侧周部804皆向上翘起,因此:偏外侧的变形槽805(深度1cm-2.8cm,优选为1.5cm、2cm、2.5cm等)深度小一些,偏内侧的变形槽805(深度2cm-3.8cm,优选为2.5cm、3cm、3.5cm等)深度大一些,;加强筋8054的前后宽度2.5mm-6.5mm,优选为3.5mm、4.5mm、5mm等。

工作头1包括上盖90、下盖91,上盖90、下盖91装配在一起,上盖90与下盖91构成托盘部3的至少一部分,上盖90的外周部900与下盖91的外周部910构成托盘部3的外周部30。上檐部800覆盖上盖90的外周部900的表面,下檐部801包覆下盖91的外周部910的表面。下盖91的外周部910向上翘起。上檐部800的上表面8000与上盖90的上表面901平滑过渡,下檐部801的下表面8010与下盖91的下表面911平滑过渡。上檐部800与上盖90的表面为与人体臀部曲线相适应的曲面,能够适宜的匹配人体臀部。

工作头1还包括上壳体92、下壳体93、后顶盖94,上壳体92、下壳体93装配在一起,上盖90装配于上壳体92上侧,下壳体93壳装配于上壳体92下侧,下盖91装配于下壳体93下侧,上盖90、下盖91、上壳体92的前下部920、下壳体93构成托盘部3。上壳体92的前下部920、下壳体93皆容纳于上盖90与下盖91之内。上壳体92的前下部920构成托盘部3的一部分,上壳体92的后上部921构成后穿戴部4的至少一部分,后顶盖94构成后穿戴部4的一部分,便池5主要形成于上盖90与上壳体92,便池5包括位于上盖90的便池框口50及位于上壳体92的便池主体51。左前壁41下端与右前壁42下端分别一体连接于上盖90。其他实施方式中,上盖90可与上壳体92一体成型,下盖91可与下壳体93一体成型。

左调整部60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一外层603与第一内层(未图示),第一外层603连接左压板70的左侧边,第一内层连接左压板70的右侧边,右调整部61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二外层613与第二内层(未图示),第二外层613连接右压板71的右侧边,第二内层连接右压板71的左侧边。密封部62包括上下相对的第三外层624与第三内层(未图示),第三外层624连接中压板72的顶边,第三内层连接中压板72的底边。第一内层与便池框口50的左边缘500对齐,第二内层与便池框口50的右边缘501对齐,第三内层与便池框口50的顶边缘502对齐。若设有第一内层而不设第一外层603,则本工作头外观受到影响,若不有第一内层而设有第一外层603,则排泄物容易遗留在第一外层603内侧后部的拐角处;若设有第三内层而不设第三外层624,则本工作头外观也会受到影响,若不有第三内层而设有第三外层624,则排泄物容易遗留在第三外层624内侧后部的拐角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