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331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单纯性胃炎指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引起的急性广泛性或局限性的胃黏膜急性炎症。急性单纯性胃炎的症状体征因病因不同而不尽相同,其病因多样,包括急性应激、药物、缺血、胆汁反流和感染等。临床上将急性单纯性胃炎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以前两种较常见。

申请号为cn201310283118.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马齿苋15-25份、车前子15-25份、白花蛇舌草7-13份、蒲公英7-13份、当归7-13份、黄芩7-13份、乌梅7-13份、柴胡5-9份、枳实5-9份、广藿香5-9份、黄连5-9份、甘草5-9份、龙胆3-5份。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

申请号为cn201510704005.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胃炎药物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马齿苋、佛手花、茯苓、紫苏叶、元胡、川楝子、枳实、木香、桂花子和甘草,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和胃化湿、消炎止痛、疏肝泄热,行气消滞和止呕散寒的功效。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制造工艺将该药物组合物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制成方便易用的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好、副作用低、服用方便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申请号为cn201510702134.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10-30份、茯苓8-15份、杜仲6-10份、元胡4-15份、川楝子2-10份、枳实2-10份、山药16-30份、木香2-6份、桂花子4-10份和甘草2-10份。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和胃化湿、消炎止痛、疏肝泄热,行气消滞和止呕散寒的功效,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好、副作用低、服用方便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上述药物存在的缺陷是直接由各味中药磨粉混合或者简单煎煮后制得,一方面,各味药材均未经过提取或简单提取,导致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效。另一方面,由于未经提取,服用类的药物服用后在消化道中的消化、溶解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具有较好的消炎止痛、疏肝泄热和止呕散寒的作用,并且副作用小。而且中药胶囊中有效成分含量高,并且其在消化道环境中溶出效率高,容易吸收,因此药效好。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包括内容物和空心胶囊。所述内容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提取物15-25份,白术提取物8-18份,黄芩提取物5-15份,葛根提取物5-15份,茯苓3-7份,陈皮1-3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12份,贝壳粉基速溶剂3-7份,填充剂10-20份,抗粘剂1-3份,润滑剂1-5份,粘合剂3-7份。

首先本发明的内容物包括柴胡提取物,白术提取物,黄芩提取物,葛根提取物,茯苓,陈皮。上述各味药物配合后,能够起到消炎止痛、疏肝泄热和止呕散寒的功效,对于治疗急性胃炎起效快。并且,与普通直接将中药材原料不经过提纯便添加的药物相比,由于减少了无效的杂质成分,使得成分有效药物成分的含量更高。

其次,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药物被服用后在人体消化道内特定温度以及弱酸性环境中有效成分溶解速率较慢、不易吸收的技术问题,采用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贝壳粉基速溶剂进行配合,使得药物在人体消化道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快速崩解、溶出,以利于及时吸收。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分子中含有羧基,碱性环境下羧基荷负电分子间斥力使缠绕的高分子舒展而溶解,因此在弱酸性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可选地,所述空心胶囊由90-95%的明胶和5-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得。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名叫混合制得空心胶囊,其在消化道中溶解速度更快。

进一步地,所述贝壳粉基速溶剂为由海藻酸钠包覆的贝壳粉。

进一步地,所述贝壳粉基速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贝壳粉洗净,先在300-400℃下煅烧0.5-1.5h,冷却后研磨至100-200目,洗净后继续在600-800℃下煅烧2-4h;冷却后研磨至400-800目,得到煅烧贝壳粉备用;用乙醇将海藻酸钠润湿,将煅烧贝壳粉添加到其0.5-1.0倍质量的海藻酸钠中分散均匀,干燥后得到贝壳粉基速溶剂。

在本发明的贝壳粉基速溶剂中,主要基体材料为煅烧后的贝壳粉,并且其表面由海藻酸钠包覆。在其制备过程中,先对贝壳粉在上述特定条件下分步煅烧,在第一步中,先将贝壳中附着的生物有机质去除;在第二步中,贝壳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受高温煅烧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再粉碎为较小微粒。在经过上述两步特定条件的煅烧后,由于有机质的去除以及二氧化碳的脱离,在贝壳基体上能够产生大量相通的纳米、微米级的微孔,使得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具有出色的吸附性和反应活性。因而煅烧后的贝壳粉对于水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和反应能力。并且其吸湿反应后能够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加速药物的崩解,帮助有效成分的溶出。而海藻酸钠也具有出色的吸湿性,其吸湿后具有黏性,容易成膜,包覆于贝壳粉表面后,一方面能够吸收环境中水分并将其传递给贝壳粉,作为水分传递的中介;另一方面由于贝壳粉吸湿放热可能会对人体消化道具有一定的影响,造成人体不适,因此海藻酸钠将贝壳粉包覆,能够避免其直接与大量水接触反应而大量热量;而且反应后由于海藻酸钠的隔离,热量不瞬间传递至外部,安全性更高。

可选地,所述抗粘剂为微粉硅胶。

可选地,所述填充剂选自乳糖、淀粉或预胶化淀粉。

可选地,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硬脂酸或聚乙二醇。

可选地,所述粘合剂为乙醇。乙醇不仅对各种原料具有较好的润湿作用,而且不会使得原料中容易吸水的物质在制备过程中就发生溶解。

上述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内容物各原料;

(2)将除粘合剂以及润滑剂之外的所有原料混合均匀;

(3)用粘合剂将步骤(2)的混合料润湿后粘合制软材,过筛后制粒,干燥后再次过筛,然后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过筛后将内容物装入空心胶囊,制得成品。

进一步地,过筛后最终所述内容物的粒度为100-400目。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具有较好的消炎止痛、疏肝泄热和止呕散寒的作用,并且副作用小。而且中药胶囊中有效成分含量高,并且其在消化道环境中溶出效率高,容易吸收,因此药效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包括内容物和空心胶囊。

所述内容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提取物20份,白术提取物13份,黄芩提取物10份,葛根提取物10份,茯苓5份,陈皮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份,贝壳粉基速溶剂5份,预胶化淀粉15份,微粉硅胶2份,聚乙二醇3份,乙醇粘合剂5份。

所述空心胶囊由92%的明胶和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得。

所述贝壳粉基速溶剂为由海藻酸钠包覆的贝壳粉,其制备方法如下:将贝壳粉洗净,先在380℃下煅烧1h,冷却后研磨至100-200目,洗净后继续在700℃下煅烧3h;冷却后研磨至400-800目,得到煅烧贝壳粉备用;用乙醇将海藻酸钠润湿,将煅烧贝壳粉添加到其0.7倍质量的海藻酸钠中分散均匀,干燥后得到贝壳粉基速溶剂。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内容物各原料;

(2)将除粘合剂以及润滑剂之外的所有原料混合均匀;

(3)用粘合剂将步骤(2)的混合料润湿后粘合制软材,过筛后制粒,干燥后再次过筛(100-200目),然后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过筛后将内容物装入空心胶囊,制得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基本上相同,不同的是,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包括内容物和空心胶囊,所述内容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提取物15份,白术提取物18份,黄芩提取物5份,葛根提取物15份,茯苓4份,陈皮3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份,贝壳粉基速溶剂7份,乳糖10份,微粉硅胶3份,硬脂酸镁5份,乙醇粘合剂7份。

所述空心胶囊由90%的明胶和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得。

所述贝壳粉基速溶剂为由海藻酸钠包覆的贝壳粉,其制备方法如下:将贝壳粉洗净,先在300℃下煅烧1.5h,冷却后研磨至100-200目,洗净后继续在600℃下煅烧4h;冷却后研磨至400-800目,得到煅烧贝壳粉备用;用乙醇将海藻酸钠润湿,将煅烧贝壳粉添加到其1.0倍质量的海藻酸钠中分散均匀,干燥后得到贝壳粉基速溶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基本上相同,不同的是,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包括内容物和空心胶囊,所述内容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提取物25份,白术提取物8份,黄芩提取物15份,葛根提取物5份,茯苓6份,陈皮1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份,贝壳粉基速溶剂3份,填充剂20份,微粉硅胶2份,乙醇粘合剂3份。

所述空心胶囊由95%的明胶和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得。

所述贝壳粉基速溶剂为由海藻酸钠包覆的贝壳粉,其制备方法如下:将贝壳粉洗净,先在350℃下煅烧1h,冷却后研磨至100-200目,洗净后继续在650℃下煅烧3.5h;冷却后研磨至400-800目,得到煅烧贝壳粉备用;用乙醇将海藻酸钠润湿,将煅烧贝壳粉添加到其0.8倍质量的海藻酸钠中分散均匀,干燥后得到贝壳粉基速溶剂。

对比例1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包括内容物和空心胶囊,所述内容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提取物20份,白术提取物13份,黄芩提取物10份,葛根提取物10份,茯苓5份,陈皮2份,预胶化淀粉30份,微粉硅胶2份,聚乙二醇3份,乙醇粘合剂5份。

所述空心胶囊由明胶制得。

对比例2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包括内容物和空心胶囊,所述内容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提取物20份,白术提取物13份,黄芩提取物10份,葛根提取物10份,茯苓5份,陈皮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份,预胶化淀粉20份,微粉硅胶2份,聚乙二醇3份,乙醇粘合剂5份。

所述空心胶囊由明胶制得。

对比例3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包括内容物和空心胶囊,所述内容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提取物20份,白术提取物13份,黄芩提取物10份,葛根提取物10份,茯苓5份,陈皮2份,贝壳粉基速溶剂5份,预胶化淀粉25份,微粉硅胶2份,聚乙二醇3份,乙醇粘合剂5份。

所述空心胶囊由明胶制得。

对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3的中药胶囊进行有效成分(选取柴胡提取物以及白术提取物作为代表检测成分)溶出度进行测试,测试条件如下,将3g的中药胶囊投掷于200ml温度为38±0.5℃,ph为6.8的水中,分别于5min、15min,30min和60min检测有效成分溶出率,结果如下:

通过数据对比可知,实施例1-3中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效率明显高于对比例1-3,特别是在30min时的溶出率,提升显著,而且如果在30min内将药物充分吸收,更有利于起效,治疗效果更好。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