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571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



背景技术:

鼻炎是常见病之一,不少人都患有,只是程度及鼻炎类型略有不同。鼻炎的成因很复杂,现代医学将鼻炎分为许多类,比如病毒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鼻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有时一场感冒治疗不彻底就会拖成鼻炎,并且鼻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上将炎症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的归为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比急性鼻炎更难治愈,因为这是一种由急性鼻炎发展而来的病,其不仅使患者感到鼻塞、流涕、嗅觉下降,时间稍久之后还会引发头疼、头昏、食欲不振、记忆力衰退和失眠等症状。现代医学中,西医治疗鼻炎的方法是见症治症,或者宣通鼻窍,或者消炎杀菌,甚或手术切除。中医认为鼻炎属于“寒症”,引起鼻炎的外因一般有吃冷饮、冷食过多、长时间冲空调、活动量小、出汗少以及饮食不规律等,内因则是气血不足,同时认为鼽即鼻出清涕,嚏乃鼻中因痒而气喷作声,窒是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鼻窍交替堵塞,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甚至嗅觉失灵为特征的慢性鼻病。因此中医认为治疗鼻炎主要是从补气养血和驱寒健肺入手。相比较而言,治疗急性鼻炎,中西医的效果差不多,但治疗慢性鼻炎的话,中医的效果要比西医好一些。而目前的状况是很多人出现鼻炎症状初期认为不严重随便吃点感冒药就可以了,待时间拖久了之后就转变成慢性鼻炎了,殊不知慢性鼻炎不能靠短时间内大量服药来治愈,治愈慢性鼻炎需调理人的身体机能,恢复人体固有之元气,激发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才能既治标又治本,短时间大量服用治鼻炎的药物不仅不能治愈慢性鼻炎,甚至因损害人体机能反而加重鼻炎的症状,而中药虽说治慢性鼻炎的效果较佳但服药时间较久且煎药很麻烦、煎液携带不方便等,因此很多人还是选择西药或中成药片,而中成药片对于胃的吸收来讲效果明显不如口服液,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依据中医的治疗鼻炎理论,重点是采用具有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等功效的中药材为原料,通过扶正气以祛邪的基础,调节人体已失调的脏腑功能,恢复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之平衡,通过恢复人体之正气以抵御外寒风感的入侵,最终从治本的角度上治愈鼻炎。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酒黄岑3-5份、酒黄连3-5份、生甘草1-3份、红花1-3份、绿豆2-4份、菟丝子1-4份、龟甲2-4份、土牛膝2-4份、辛夷苏叶茶2-4份、蒸馏水10-12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酒黄岑4份、酒黄连4份、生甘草2份、红花2份、绿豆3份、菟丝子2份、龟甲3份、土牛膝3份、辛夷苏叶茶3份、蒸馏水11份。

进一步的,所述酒黄岑的制备方法为,将黄岑切片并与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黄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然后取出晾凉即可制成,黄岑片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1,所述酒黄连的制备方法为,将黄连切片并与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黄连片将黄酒吸尽后,用文火炒干然后取出晾凉即可制成,黄连片与黄酒的重量比为8:1。

进一步的,所述辛夷苏叶茶的制备方法为,将辛夷花与苏叶混匀后研成粗末,以沸水冲泡,然后加盖焖泡10分钟即可,辛夷花、苏叶、沸水的比例1:3:5。

进一步的,所述龟甲为龟腹甲且需经过砂炒醋淬处理,即先将砂子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然后再用其炒大小分开的净龟甲,炒至龟甲质酥表面为黄色时,取出并筛去砂子,立即投入醋中淬之,再捞出干燥即可制成,龟甲与醋的重量比为5:1。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1):先将酒黄岑、酒黄连、生甘草、红花、绿豆、菟丝子、龟甲、土牛膝按相应的份数放入药煲中并抖平,然后加入清水用文火煎煮,煎煮40分钟后将煎液倒出,之后再次加清水到药煲中并用文火煎煮,煎煮30分钟后将煎液倒出,剩下的药渣丢弃不能再用,待煎液冷却至常温后将两次煎液混合,两次加入的清水量都是以水面高出中药原料顶部5mm为准;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煎液与辛夷苏叶茶混合并过滤掉碎渣;

步骤(3):将合并后的药液进行真空浓缩,然后在15℃-40℃的条件下再将浓缩后的药液加96%乙醇至使含醇量达75%并不停搅拌,静置24小时后,将静置液过滤,回收乙醇并将药液浓缩成清膏,再加30%蔗糖,然后用蒸流水稀释,最后搅匀调ph至5.0~6.5后灌装灭菌消毒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浓缩环节中的抽真空可用真空锅或夹层蒸发锅,真空度在700-760mm/mmhg,温度在50℃左右,所述浓缩后的清膏比重在1.18~1.22范围内,该范围是在温度为50℃下测得。

本发明中所用的各组分的功效如下:

酒黄岑:黄岑又叫山茶根,是根茎入药的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之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肺炎等症。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黄岑的抗菌功能很明显,而且不产生抗药性。酒黄芩是用酒炙法精制黄岑而成,其作用偏于清肺热,主治肺热咳嗽、痰多和气喘等症,用于治疗鼻炎效果更佳。

酒黄连:黄连一种公认的苦药,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功效,经酒炙后的黄连其药性被引导上行,可以清上焦火,用于治疗鼻炎效果更佳。

生甘草:即没有加工过的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咳嗽痰多等症,还有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的作用。本发明采用的生甘草,其为原药材除去杂质后,洗净、润透切片,生用入药,偏于清热解毒,本发明中用于化痰效果最佳。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气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

绿豆:富含蛋白质、磷脂、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具有抗过敏、抗菌、增强食欲等功效。

菟丝子:味甘、性温,归肾、肝、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甘味一般具有滋补作用,甘辛微温,禀气中和,既可补阳,又可益阴,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与元阳,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脏腑机能活动的原动力。本发明用菟丝子主要是用来调节人体的脏腑机能,恢复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

龟甲:味咸、甘、性微寒,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之功效。常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

土牛膝:味甘、微苦、微酸,性寒,具有活血祛瘀,泻火解毒之功效,药理上具有抗炎作用,对蛋白质合成前体掺入肝、肾组织的促进作用,可用于主治白喉,咽喉肿痛等症状。

辛夷苏叶茶:辛夷花,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除风寒邪气,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具有局部收敛、抗过敏、用于治鼻炎、鼻塞、鼻窦炎、风寒感冒等药理作用,苏叶具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开宣肺气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依据中医的鼻炎成因理论是外邪内伏为因,而正气不足为本,采用了多种具有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抗过敏、抗炎症等功效的中草药为原料,通过扶正祛邪,调节人体已失调的脏腑功能,恢复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之平衡等手段,达到治疗、治愈鼻炎特别是慢性鼻炎的目的。

(2)本发明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传承中医之精华,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将传统的中药煎液制成携带和饮用方便、吸收效果良好的口服液,且不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无毒副作用,急性鼻炎短期服用可治愈,慢性鼻炎患者即使长期服用也不会产生耐药性。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一、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酒黄岑3份、酒黄连3份、生甘草1份、红花1份、绿豆2份、菟丝子1份、龟甲2份、土牛膝2份、辛夷苏叶茶2份、蒸馏水10份。

进一步的,所述酒黄岑的制备方法为,将黄岑切片并与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黄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然后取出晾凉即可制成,黄岑片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1,所述酒黄连的制备方法为,将黄连切片并与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黄连片将黄酒吸尽后,用文火炒干然后取出晾凉即可制成,黄连片与黄酒的重量比为8:1;所述辛夷苏叶茶的制备方法为,将辛夷花与苏叶混匀后研成粗末,以沸水冲泡,然后加盖焖泡10分钟即可,辛夷花、苏叶、沸水的比例1:3:5;所述龟甲为龟腹甲且需经过砂炒醋淬处理,即先将砂子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然后再用其炒大小分开的净龟甲,炒至龟甲质酥表面为黄色时,取出并筛去砂子,立即投入醋中淬之,再捞出干燥即可制成,龟甲与醋的重量比为5:1。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1):先将酒黄岑、酒黄连、生甘草、红花、绿豆、菟丝子、龟甲、土牛膝按相应的份数放入药煲中并抖平,然后加入清水用文火煎煮,煎煮40分钟后将煎液倒出,之后再次加清水到药煲中并用文火煎煮,煎煮30分钟后将煎液倒出,剩下的药渣丢弃不能再用,待煎液冷却至常温后将两次煎液混合,两次加入的清水量都是以水面高出中药原料顶部5mm为准;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煎液与辛夷苏叶茶混合并过滤掉碎渣;

步骤(3):将合并后的药液进行真空浓缩,然后在15℃-40℃的条件下再将浓缩后的药液加96%乙醇至使含醇量达75%并不停搅拌,静置24小时后,将静置液过滤,回收乙醇并将药液浓缩成清膏,再加30%蔗糖,然后用蒸流水稀释,最后搅匀调ph至5.0~6.5后灌装灭菌消毒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浓缩环节中的抽真空可用真空锅或夹层蒸发锅,真空度在700-760mm/mmhg,温度在50℃左右,所述浓缩后的清膏比重在1.18~1.22范围内,该范围是在温度为50℃下测得。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酒黄岑5份、酒黄连5份、生甘草3份、红花3份、绿豆4份、菟丝子4份、龟甲4份、土牛膝4份、辛夷苏叶茶4份、蒸馏水12份。

进一步的,所述酒黄岑的制备方法为,将黄岑切片并与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黄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然后取出晾凉即可制成,黄岑片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1,所述酒黄连的制备方法为,将黄连切片并与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黄连片将黄酒吸尽后,用文火炒干然后取出晾凉即可制成,黄连片与黄酒的重量比为8:1;所述辛夷苏叶茶的制备方法为,将辛夷花与苏叶混匀后研成粗末,以沸水冲泡,然后加盖焖泡10分钟即可,辛夷花、苏叶、沸水的比例1:3:5;所述龟甲为龟腹甲且需经过砂炒醋淬处理,即先将砂子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然后再用其炒大小分开的净龟甲,炒至龟甲质酥表面为黄色时,取出并筛去砂子,立即投入醋中淬之,再捞出干燥即可制成,龟甲与醋的重量比为5:1。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1):先将酒黄岑、酒黄连、生甘草、红花、绿豆、菟丝子、龟甲、土牛膝按相应的份数放入药煲中并抖平,然后加入清水用文火煎煮,煎煮40分钟后将煎液倒出,之后再次加清水到药煲中并用文火煎煮,煎煮30分钟后将煎液倒出,剩下的药渣丢弃不能再用,待煎液冷却至常温后将两次煎液混合,两次加入的清水量都是以水面高出中药原料顶部5mm为准;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煎液与辛夷苏叶茶混合并过滤掉碎渣;

步骤(3):将合并后的药液进行真空浓缩,然后在15℃-40℃的条件下再将浓缩后的药液加96%乙醇至使含醇量达75%并不停搅拌,静置24小时后,将静置液过滤,回收乙醇并将药液浓缩成清膏,再加30%蔗糖,然后用蒸流水稀释,最后搅匀调ph至5.0~6.5后灌装灭菌消毒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浓缩环节中的抽真空可用真空锅或夹层蒸发锅,真空度在700-760mm/mmhg,温度在50℃左右,所述浓缩后的清膏比重在1.18~1.22范围内,该范围是在温度为50℃下测得。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酒黄岑4份、酒黄连4份、生甘草2份、红花2份、绿豆3份、菟丝子2份、龟甲3份、土牛膝3份、辛夷苏叶茶3份、蒸馏水11份。

进一步的,所述酒黄岑的制备方法为,将黄岑切片并与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黄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然后取出晾凉即可制成,黄岑片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1,所述酒黄连的制备方法为,将黄连切片并与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黄连片将黄酒吸尽后,用文火炒干然后取出晾凉即可制成,黄连片与黄酒的重量比为8:1;所述辛夷苏叶茶的制备方法为,将辛夷花与苏叶混匀后研成粗末,以沸水冲泡,然后加盖焖泡10分钟即可,辛夷花、苏叶、沸水的比例1:3:5;所述龟甲为龟腹甲且需经过砂炒醋淬处理,即先将砂子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然后再用其炒大小分开的净龟甲,炒至龟甲质酥表面为黄色时,取出并筛去砂子,立即投入醋中淬之,再捞出干燥即可制成,龟甲与醋的重量比为5:1。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1):先将酒黄岑、酒黄连、生甘草、红花、绿豆、菟丝子、龟甲、土牛膝按相应的份数放入药煲中并抖平,然后加入清水用文火煎煮,煎煮40分钟后将煎液倒出,之后再次加清水到药煲中并用文火煎煮,煎煮30分钟后将煎液倒出,剩下的药渣丢弃不能再用,待煎液冷却至常温后将两次煎液混合,两次加入的清水量都是以水面高出中药原料顶部5mm为准;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煎液与辛夷苏叶茶混合并过滤掉碎渣;

步骤(3):将合并后的药液进行真空浓缩,然后在15℃-40℃的条件下再将浓缩后的药液加96%乙醇至使含醇量达75%并不停搅拌,静置24小时后,将静置液过滤,回收乙醇并将药液浓缩成清膏,再加30%蔗糖,然后用蒸流水稀释,最后搅匀调ph至5.0~6.5后灌装灭菌消毒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浓缩环节中的抽真空可用真空锅或夹层蒸发锅,真空度在700-760mm/mmhg,温度在50℃左右,所述浓缩后的清膏比重在1.18~1.22范围内,该范围是在温度为50℃下测得。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