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368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汤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

背景技术:
]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可根除偏头痛,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在偏头疼的间隙期避免诱发因素进行预防。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明显缓解偏头痛症状,防止偏头痛反复发作,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汤剂,由下述中药原料制成:

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的重量称取中药原料;

步骤2:将川芎、赤芍、北芪、熟地、甘草、天麻、人参、白术、金钢根、桃金娘根、盐柏根煎成汤剂。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能够明显缓解偏头痛症状,防止偏头痛反复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痛苦;本发明的中药汤剂采用天然药材为原料,安全可靠高效,无明显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1-5每剂的配方如下:

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每剂的重量称取中药原料;

步骤2:将川芎、赤芍、北芪、熟地、甘草、天麻、人参、白术、金钢根、桃金娘根、盐柏根煎成汤剂;每剂药煎成汤剂大约500毫升。

上述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为,每天一剂,分成两次,饭后半小时服用,术后需长期服用。

本发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汤剂,其药材功效作用分别为:

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赤芍: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北芪: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熟地: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甘草: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天麻:

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人参: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白术: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金钢根:

清热,除风毒。治崩带,血淋,瘰疬,跌打损伤。

桃金娘根:

除湿祛风,止血,止痛。治肝炎,血崩,胃痛,风湿关节痛,疝气,痔疮,烫伤。

盐柏根:

祛风湿,利水消肿;活血散毒。主风湿痹痛;水肿;咳嗽;跌打肿痛;乳痈;癣疮;

本发明以上实施例中药汤剂的疗效如下:

案例一:陈某,男,55岁,工人。1995年6月15日初诊。患者于1995年初自觉头部左侧疼痛,前额部胀痛;1995年初到某人民医院诊治,做ct、脑血管造影等检查,诊断为脑动脉瘤。经治未见明显改善,1998年5月经人介绍到申请人单位诊治,自诉头部左侧及左眼眶周疼痛不止,头部发胀,头晕,耳鸣,夜寐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用实施例3连服30天,药已见效,头痛状况大为缓解,夜寐好转,原方续复。一个月后头痛基本不发,夜寐已安,纳食正常,体重增加。治疗至今十余年,症情稳定,经检查未见异常。

案例二:张某某女性58岁,病史:有20余年偏头痛病史,且为家族遗传性。每次发病时头痛欲裂,眉棱骨胀痛,且伴有呕吐现象,睡眠质量欠佳,多梦易醒。经过济南市某些市级医院诊为“神经精神性偏头痛”,经过输液抗痉挛40多天无效,求诊。

中医诊断:医学上一般将偏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通过化验检查、ct检查或病理检查确定王女士属于原发性偏头痛。原发性偏头痛是指无诱因或没有其他疾病的头痛类型,时没有异常。头痛的病理跟颅内血管收缩、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服用实施例3三周时,患者说几乎不再痛了,四周以上,病情痊愈,至今没有再次复发。

案例三:王某女性38岁,病史:工作压力大,每天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忙碌时头脑活跃,精力充沛,但忙完后一放松反倒觉得头部和颈部有酸痛感,时间一长头痛越来越严重。当时未做治疗,只是自我做了按摩,感觉缓解。直到2016年,情况加重,按摩已经不能彻底缓解。但到了几家医院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经几个月的治疗,头痛非但没有缓解,还变本加厉疼痛,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后来经朋友介绍来到申请人单位诊治,按实施例3服药15日后,头再也不再觉得酸胀疼痛。

案例四:文某女性32岁,有10年余头痛病史,每天必须服用止痛类西药才能控制症状,曾多次服用中药,也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现由其朋友介绍而前来诊治。刻诊:头痛如裹,因寒加重,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肢体困重,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滑。用本方实施例3六剂,二诊:头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复以前方六剂。三诊:头痛基本解除。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又治疗20余剂。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案例五:何某男性53岁,自诉头痛已十余年,曾在北京某医院被诊断为神经性头痛,但服药治疗无明显改善。其儿子遂携同其父前来申请人单位就医。

查询得知,该患头痛多年,以头顶痛为主,经医院做过多项检查,血压正常,并已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其头痛经常发作,严重时会引发呕吐,呕吐物常为黏涎状,无色无味,头痛难忍,发作时患者常常用头顶着墙壁,自觉前额都有热感,并在头痛发作时常常想吃点凉的东西来缓解,或喝一口凉白开水,但不欲多喝,多喝则呕吐,素日大便稀塘,好生气。

一诊:自诉头顶痛经常发作,已有多年,查验其舌嫩多津,脉沉弦细。

药用实施例1

二诊:上方一服,就感心平气和,很好受,头痛缓解,因此连服10剂,知药已对证。

以后每半个月一转诊,按实施例5平均两天一剂(因天气凉不变味),偶尔食补食疗继之,疗程两年均服本发明的中药汤剂,一切症状消失,头痛再不复发,已痊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