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醒及麻醉状态下小鼠的多功能固定架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1391发布日期:2018-11-02 22:1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醒及麻醉状态下小鼠的固定装置及应用,具体涉及到的应用包括清醒状态下的小鼠脑室注射、连续尾静脉采血、耳肿胀测定、尾静脉注射等;麻醉状态下的小鼠手术、有创型机体功能学检测等。



背景技术:

动物实验是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取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动物本身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演到人类,探索生命奥秘。

在动物实验研究过程中,有时必须要求在动物完全清醒状态下进行,譬如一些连续长期皮肤多次给药处理等。在此过程中,由于药物或溶剂的刺激,会造成动物的不适,并自主进行相应的处理,其结果就是导致给药剂量的不足及不均匀现象,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导致实验失败。此外,在神经科学及一些精神类药物影响作用的研究中,也要求动物处于自然状态。这些都要求对动物进行一定的束缚,已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处理状态。因此,束缚过程需考虑到适度,应将动物的惊恐和疼痛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也要考虑到束缚所产生的影响(本底效应),以保证实验的同步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本发明装置即结合不同实验要求,设计了相应的束缚方案,以满足不同实验的实际需要,既保证束缚的有效性,有避免盲目追求束缚造成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1、一种小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①引导桶:利用小鼠喜爱钻洞的习性设计而成,小鼠在自然状态下易于引导进入指定位置;②头、颈部固定插片(多尺寸):当小鼠被引导到适当位置时,选择符合小鼠的固定插片固定小鼠头颈;③头、颈部固定板及即插式分组标牌盒:用于固定②,同时具备插片卡盒功能,可将实验分组等相关信息放置于内,便于实验操作;④底板及四肢可调式卡槽;⑤前后肢可调式固定螺母;⑥头部固定柱6(用于麻醉状态下的头部固定)。。

2、应用于清醒状态下小鼠耳部给药实验,可有效防止因药物涂抹刺激后引起小鼠自主清理造成的给药不均、实验数据系统误差增加。即在清醒状态下对小鼠进行头颈部固定,进行小鼠耳部给药处理,待药物作用一定时间或挥发干燥后解除束缚。

3、应用于研究药物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的影响。在一些不适合进行麻醉的小鼠实验中,对清醒状态下小鼠的头颈部固定,便于进行清醒状态下小鼠侧脑室注射。同时,适度的束缚可有效防止小鼠的过分运动造成的实验系统误差。

4、应用于清醒状态下小鼠的头颈部固定,便于小鼠的尾静脉注射。

5、在一些多分组,多时间点快速实验过程中,利用即插式卡牌不仅记录实验分组,同时可将其后的实验流程进行详细规划。譬如在糖耐量实验中即便时间间隔很短也能做到快速准确在规定时间点获取血样进行检测,有效降低实验误差。

6、应用于麻醉状态下的小鼠固定,包括头部及可调节的四肢,便于小鼠手术及麻醉状态下的机体功能学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实物图——小鼠多功能固定架;

图2为本装置诱导小鼠进入适当区域范例;

图3为本装置进行小鼠的头颈部固定范例;

图4为本装置进行小鼠耳部给药实验范例;

图5为本装置进行小鼠侧脑室注射实验范例;

图6为本装置进行小鼠尾静脉注射及尾静脉连续采血实验范例

图7为本装置固定麻醉状态小鼠实验——颈部手术、肺功能测定及心电图测定实验范例

图8为本装置的即插式卡片应用于糖耐量实验范例

具体实施方式

1、清醒状态小鼠实验

①头部固定及耳部给药实验:持小鼠尾部,将小鼠放置于引导桶侧,小鼠自行进入桶中合适位置时(图2),将适合尺寸的头颈部插片放入插片盒,进行固定(图3)。固定后即可进行耳部给药,待药物作用一定时间或挥发干爽后即可解除束缚(图4)。

②侧脑室注射实验:同①法先固定住小鼠头颈,一手请按小鼠头部保持小鼠不动,另一手持微量进样器,以眼间连线的中点为起点,垂直于眼间连线后移3-4mm,然后侧移1.1mm左右,向下3mm左右,即进入侧脑室;注射之后停留十几秒,缓慢拔出针头(图5)。可自己向侧脑室中注射墨水的方法来检测,如果位置正确,取出脑组织,进行冠状切片,可以发现墨水能顺着侧脑室向后扩散进入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导水管;并且此方法也能帮助你看清侧脑室的形状,进行准确的定位。

③尾静脉注射及尾静脉连续采血:同①法先固定住小鼠头颈,用酒精棉球擦拭尾巴,使静脉血管扩张。注射时左手扯尾,右手持1ml注射器(选用5号或4号半针头)选择距尾尖1/4或1/3处进针。进针时针尖稍稍朝下,一旦进入,须将针头稍稍上挑进入,针头沿血管进入,肉眼可关察到针头前进。如果针头在血管中前进,可明显地感觉到针行通畅,毫无阻力。注射之后停留十几秒,缓慢拔出针头(图6)。尾静脉取血只需在尾部剪一小段,即可进行采血。

④麻醉状态小鼠实验——颈部手术、肺功能测定:小鼠腹腔注射0145%戊巴比妥钠0.11ml/10g体重麻醉。仰卧位将四肢及头部固定于本装置上,颈部消毒,切开颈部皮肤,分离甲状腺暴露气管,气管插管记录呼吸情况(图7)。

⑤即插式分组标牌盒:多分组实验过程中如果需要在特定给药后时间点进行检测时,为防止疏漏,通常分组进行,这会造成一定的系统误差。采用本装置可在标牌盒内提前设计好详细实验流程,即使大规模同步进行实验也不会发生错误,并可有效降低系统误差(图8)。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清醒或麻醉状态下、批量实验小鼠的固定装置,包括①颈部固定构件;②前、后肢固定支撑构件;③即插式分组标牌盒。该小鼠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可将小鼠进行有效固定以适应相应的实验研究。适用于科研工作中的小鼠在清醒状态下的:脑室注射及相应体征反应观察、尾静脉注射、糖尿病学研究中的尾静脉连续采血、小鼠耳肿胀实验;或麻醉状态下的手术、有刨型机体功能学测定等。该装置在实验完毕后易于清洗,同时该装置对动物固定操作简便快捷,保持小鼠的相对安静以防止由于小鼠受到的过度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干扰实验结果,可有效提高实验效率,并能保证动物具有相一致的本底确保实验稳定。此外,小鼠固定时的位置可根据不同体积大小的小鼠进行调节。本发明可广泛应用清醒或麻醉状态下的小鼠在体性实验研究。

技术研发人员:徐力致;丁洁;谢飞;艾力沙提·艾克热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4.19
技术公布日:2018.11.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