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6636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糜烂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病因复杂多样,常常由于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皮肤溃破感染而成,因其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为临床治疗周期长,医生难以根据糜烂不同时期调整用药等问题,成为临床中难以解决的难题。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形成。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其他在面及深面均与本体分离,转移到另一创面后(受皮瓣区),暂时仍由蒂部血运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断,始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在转移过程中皮瓣很容易因炎症而导致皮肤糜烂。

在目前条件下,多采用清创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或消毒纱布覆盖处理。前一种方法,容易产生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肝肾毒性、消化道反应等毒副作用;后一种方法,创面通风透气,但容易污染伤口且无杀菌消炎的作用,均不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皮肤糜烂没有比较好的涂覆药物的缺陷,提供一种皮肤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皮肤用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丁香叶8~20份,龙胆草6~10份,蛇床子12~18份,紫花地丁6~8份,冬瓜皮2~4份,新鲜大蓟草3~5份,大黄4~6份,水蛭3~8份,茵陈5~15份,血竭6~10份,槐花5~15份,生姜4~6份,黄瓜汁8~15份,蛇油5~15份,冰片4~8份和芝麻油10~30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丁香叶8份,龙胆草10份,蛇床子12份,紫花地丁8份,冬瓜皮2份,新鲜大蓟草5份,大黄4份,水蛭8份,茵陈5份,血竭10份,槐花5份,生姜4份,黄瓜汁15份,蛇油5份,冰片8份和芝麻油10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丁香叶20份,龙胆草6份,蛇床子18份,紫花地丁6份,冬瓜皮4份,新鲜大蓟草3份,大黄6份,水蛭3份,茵陈15份,血竭6份,槐花15份,生姜6份,黄瓜汁8份,蛇油15份,冰片4份和芝麻油3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丁香叶14份,龙胆草8份,蛇床子15份,紫花地丁6份,冬瓜皮3份,新鲜大蓟草4份,大黄5份,水蛭5份,茵陈10份,血竭8份,槐花10份,生姜5份,黄瓜汁10份,蛇油12份,冰片6份和芝麻油20份。

一种皮肤用中药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黄和血竭置入热锅内,大火炒至成黑灰色,取出后加入水蛭研磨呈粉末状;

2)、将丁香叶、龙胆草,蛇床子,紫花地丁,冬瓜皮和茵陈混合,加入10~20倍水煎煮1个小时,过滤后加入8倍水煎煮1个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3)、将1)所得粉末加入2)中,文火煎至药锅内药液刚枯,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

4)、取出新鲜大蓟草、槐花、生姜洗净,用压榨机械压榨成汁液,过滤出杂质和黄瓜汁一起加入3)中;

5)、加入研磨后的冰片,充分搅拌均匀,放置10分钟;再反方向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物;

6)、加入蛇油和麻油,顺时针缓慢匀速搅拌,至成油滑膏脂状,装瓶。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皮肤用中药疗效好,活血化瘀、去腐生肌功效,促进创面周围局部组织微循环、抑菌抗炎、利于组织的修复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皮肤用中药,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丁香叶8份,龙胆草10份,蛇床子12份,紫花地丁8份,冬瓜皮2份,新鲜大蓟草5份,大黄4份,水蛭8份,茵陈5份,血竭10份,槐花5份,生姜4份,黄瓜汁15份,蛇油5份,冰片8份和芝麻油10份。

实施例2

一种皮肤用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丁香叶20份,龙胆草6份,蛇床子18份,紫花地丁6份,冬瓜皮4份,新鲜大蓟草3份,大黄6份,水蛭3份,茵陈15份,血竭6份,槐花15份,生姜6份,黄瓜汁8份,蛇油15份,冰片4份和芝麻油30份。

实施例3

一种皮肤用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丁香叶14份,龙胆草8份,蛇床子15份,紫花地丁6份,冬瓜皮3份,新鲜大蓟草4份,大黄5份,水蛭5份,茵陈10份,血竭8份,槐花10份,生姜5份,黄瓜汁10份,蛇油12份,冰片6份和芝麻油20份。

本发明的皮肤用中药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对创伤皮肤进行认真的清洗,0.45~0.55%碘伏消毒皮肤待干,用无菌棉签蘸取药糊,均匀地涂在创伤的皮肤表面,厚约4~5mm,范围大于创伤皮肤表面。

经过百人以上使用,外敷在伤口上,根据不同伤口大小,每次用量可自主调节。

疗效标准:(1)痊愈:外治后糜烂面完全愈合,其周围伴有的红、肿、热、痛炎症表现随之消失;

(2)好转:外治后糜烂面缩小2/3以上,其周围伴有的红、肿、热、痛基本消失或大部消失;

(3)无效:外治后糜烂面缩小1/3以下,红、肿、热、痛无明显改变。

临床100例患者的试验结果痊愈79,好转14,无效8,总有效率9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用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丁香叶8~20份,龙胆草6~10份,蛇床子12~18份,紫花地丁6~8份,冬瓜皮2~4份,新鲜大蓟草3~5份,大黄4~6份,水蛭3~8份,茵陈5~15份,血竭6~10份,槐花5~15份,生姜4~6份,黄瓜汁8~15份,蛇油5~15份,冰片4~8份和芝麻油10~30份;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皮肤用中药疗效好,活血化瘀、去腐生肌功效,促进创面周围局部组织微循环、抑菌抗炎、利于组织的修复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高煜;操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益药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7.0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