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咀嚼肌锻炼机构。
背景技术:
咀嚼肌又名咬合肌肉(masticatorymuscle),是具有能够咀嚼食物的强大收缩力的肌肉,其肌肉的一侧粘合到头骨而另一侧粘合到下颌,从而带动下颌的运动。咀嚼肌一共有4对,且与脸部肌肉不同,各个肌肉都被筋膜包裹保护。
上述咀嚼肌在进行腭关节校正等时需要利用单独的机构进行锻炼,而现有的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包括如在韩国注册专利第10-1485555号(注册日期:2015.01.16,发明名称:腭关节校正装置)、韩国注册专利第10-1216029号(注册日期:2012.12.20,发明名称:腭关节校正装置)中所公开的腭关节校正装置。
但是利用现有的咀嚼肌锻炼机构,难以通过其咀嚼肌锻炼机构使用者的主动运动而锻炼咀嚼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良。
专利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由使用者主动锻炼咀嚼肌的咀嚼肌锻炼机构。
适用本发明之一侧面的咀嚼肌锻炼机构,包括:上侧护齿部件,可供上齿嵌入;下侧护齿部件,可供下齿嵌入;以及至少一个弹性部件,在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进行连接的同时,为上述上侧护齿部件以及上述下侧护齿部件赋予弹性。
适用本发明之一侧面的咀嚼肌锻炼机构,通过使咀嚼肌锻炼机构包括上侧护齿部件、下侧护齿部件以及弹性部件,能够实现可由使用者主动锻炼咀嚼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拆解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2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3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4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拆解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4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结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5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6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到后侧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6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到前侧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7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7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分离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8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9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0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拆解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及图2所示,适用本发明的咀嚼肌锻炼机构100包括上侧护齿部件110、下侧护齿部件120以及弹性部件130。
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可供上齿嵌入,为了符合上齿的排列形态而采取“u”字型结构,且沿着其上端凹陷形成可供上齿嵌入的“u”字型的上侧插入孔111。
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可供下齿嵌入,为了符合下齿的排列形态而采取“u”字型结构,且沿着其下端凹陷形成可供下齿嵌入的“u”字型的下侧插入孔。
上述弹性部件130在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进行连接的同时,为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以及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赋予弹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部件130采用弹簧形态的构成,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之间以相隔一定间距的方式配置至少一个。
例如,共计安装三个上述弹性部件130,分别安装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各自的两侧末端部以及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各自的中央部。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使用者的上齿被嵌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而下齿被嵌入到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即在使用者将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100嵌入到口腔中的状态下,当使用者用力咬合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100时,上述弹性部件130被压缩并蓄积弹力,而当使用者撤销咬合力时,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100将借助于上述弹性部件130中所蓄积的弹力而复原至原状态,从而使使用者的口腔重新张开。通过重复执行如上所述的锻炼,能够由使用者主动锻炼咀嚼肌。
其中,虽然以安装三个上述弹性部件13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上述仅为示例性内容,上述弹性部件130也能够单独安装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的两侧末端部中的某一侧或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各自的中央部等位置。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进行详细说明。在下述说明过程中,与在上述适用本发明之第1实施例中所记载的内容重复的部分将被省略。
图3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2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咀嚼肌锻炼机构200包括旋转连接部件240,通过铰链形态以可旋转的方式对上侧护齿部件210和下侧护齿部件220的后侧部分进行连接,而弹性部件230在与上述旋转连接部件240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即上述咀嚼肌运动机构200的前侧部,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2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220进行连接。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使用者咬住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200锻炼咀嚼肌时,以后侧部的上述旋转连接部件240为中心发生旋转,使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200反复受到挤压和释放,在此过程中,上述弹性部件230将在蓄积弹力之后再复原至原状。
图4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3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咀嚼肌锻炼机构300包括旋转连接部件340,通过铰链形态以可旋转的方式对上侧护齿部件310和下侧护齿部件320的前侧部分进行连接,而弹性部件330在与上述旋转连接部件340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即上述咀嚼肌运动机构300的后侧部,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3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320进行连接。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使用者咬住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300锻炼咀嚼肌时,以前侧部的上述旋转连接部件340为中心发生旋转,使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300反复受到挤压和释放,在此过程中,上述弹性部件330将在蓄积弹力之后再复原至原状。
图5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4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拆解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4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结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5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430采用板状弹簧形态构成,上述弹性部件430包括:上侧固定部431,用于固定上侧护齿部件410;下侧固定部432,用于固定下侧护齿部件420;弹性连接部433,在对上述上侧固定部4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432进行连接的同时赋予弹性。
上述上侧固定部4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432采用分别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4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420的形态对应的“u”字形态,上述上侧固定部431的顶面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410叠加结合,上述下侧固定部432的底面与上述下侧护齿部件420相接结合,上述上侧固定部4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432的各个末端采取与弯曲形态的上述弹性连接部433连接的形态。上述上侧固定部431、上述下侧固定部432以及上述弹性连接部433在与椭圆形的板状环形成为异体之后以相互相向的方式叠加形成。
图7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5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咀嚼肌锻炼机构500还包括:锻炼次数检测部件550,用于对上侧护齿部件510和下侧护齿部件520之间的接近以及分开次数进行检测。
上述锻炼次数检测部件550包括:磁石551,安装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5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520中的某一个;霍尔传感器552,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5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520中没有安装上述磁石551的一侧安装,用于对上述磁石551的接近以及分开所导致的磁力变化进行检测。
例如,上述磁石551能够被安装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510,上述霍尔传感器552能够被安装于上述下侧护齿部件520中。
附图编号555是用于向上述霍尔传感器552供应电力的电池,上述电池555的使用为可选项,也可以利用有线线缆供应电力以替代上述电池555。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在使用者重复进行利用口腔用力咬合上述咀嚼肌运动机构500之后再重新释放的动作时,上述霍尔传感器552将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5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接近以及分开的次数进行检测,并通过单独的控制部件(未图示)或单独的显示部件(未图示)进行显示。
图8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6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到后侧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6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到前侧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8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630采用板状弹簧形态,上述弹性部件630包括:上侧固定部631,结合到上侧护齿部件610;下侧固定部632,结合到下侧护齿部件620;弹性连接部633,在对上述上侧固定部6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632进行连接的同时赋予弹性。
此外,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中形成可供上述上侧固定部631插入的上侧固定插入孔612、613,在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中形成可供上述下侧固定部632插入的下侧固定插入孔622、623。
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612、613中的一个形成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的前侧部即中央部,而另一个形成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的后侧部即各个末端部。
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622、623中的一个形成于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前侧部即中央部,而另一个形成于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后侧部即各个末端部。
如上所述,通过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各前侧部以及各后侧部分别形成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612、613以及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622、623,能够使上述弹性部件630在为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前侧部或后侧部赋予弹性的同时对两个部件610、620进行连接。
上述上侧固定部6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632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分别插入到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612、613和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622、623中。
如图9所示,当需要利用上述弹性部件630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前侧部进行连接时,上述上侧固定部6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632分别结合到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各自的前侧部形成的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612和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622中。
与此相反,如图8所示,当需要利用上述弹性部件630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后侧部进行连接时,上述上侧固定部6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632分别结合到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各自的后侧部形成的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613和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623中。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利用上述弹性部件630选择性地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以及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各自的前侧部或各自的后侧部进行连接。
图10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7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1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7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分离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730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到上侧护齿部件710和下侧护齿部件720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来讲,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710的底面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720的顶面上分别形成弹性部件连接孔714、724,在上述弹性部件73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弹性部件连接体760、761,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体760、761以可拆装的方式结合到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孔714、724中,从而使上述弹性部件730以可拆装的方式分别连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7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720中。
例如,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体760、761分别采用球形形态构成,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孔714、724采用可供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体760、761强行嵌入的半球孔形形态,从而使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体760、761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结合到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孔714、724中。
如上所述,通过使上述弹性部件730以可拆装的方式分别连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7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720中,在因为洗涤等原因而需要对上述弹性部件730、上述上侧护齿部件710以及上述下侧护齿部件720进行分离时,可以简便地完成其分离和重新接和操作。
图12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8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引导部件870,用于在弹性部件830收缩及松弛时对上侧护齿部件810和下侧护齿部件820的升降进行引导。
具体来讲,上述升降引导部件870包括:上侧升降引导体872,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810的底面向下方延长形成且采取内部中空的气缸形态;以及下侧升降引导体871,从上述下侧护齿部件820的顶面向上方延长形成且采取内部中空的气缸形态。
可以在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871被插入到上述上侧升降引导体872中的形态进行升降。上述仅为示例性内容,也可以在上述上侧升降引导体872被插入到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871中的形态进行升降。
在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871和上述上侧升降引导体872的内部,配置有上述弹性部件830。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能够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8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820因为外力的作用而重复执行接近以及离开动作的过程中,通过上述升降引导部件870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8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820的接近以及离开进行引导,从而实现稳定的升降动作。
此外,上述弹性部件830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8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820中。
图13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9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升降引导部件970包括:上侧升降引导体972,从上侧护齿部件910的底面向下方延长形成;以及下侧升降引导体975,从下侧护齿部件920的顶面向上方延长形成;其中,上述上侧升降引导体972采取内部中空的气缸形态构成,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975采取内部填满的柱状形态构成,以能够使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975在上述上侧升降引导体972的内部进行升降的方式配置。
弹性部件930的上侧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910的底面,上述弹性部件930的下侧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到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975的顶面。
图14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0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1030是由非弹簧等金属材质的橡胶等具有弹性的物质制成,以能够赋予弹性的形式配置于上侧护齿部件1010和下侧护齿部件1020之间。
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010的底面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020的顶面分别以一定长度突出形成上侧突出体1080和下侧突出体1081,在上述上侧突出体1080和上述下侧突出体1081的各个末端之间配置上述弹性部件1030。
上面对适用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具有相关行业一般知识的人员应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以及领域的范围内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以及变更。但如上所述的修改以及变形结构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产业可利用性
通过适用本发明之一侧面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能够由使用者主动锻炼咀嚼肌,因此其产业可利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