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癌痛辅助治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癌痛的镇痛治疗仪。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晚期癌痛的治疗不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广泛的社会问题。根据2003年12月30日“健康报”引用的统计资料报道,2000年在我国城市人口中的死亡原因分析中,晚期癌痛已经位居首位,2003年11月11日“中国医药报”指出:根据统计资料,我国目前有癌症病人超过700万,其中51-62%的病人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40%为轻度疼痛,30%为中度疼痛,30%为重度疼痛。对于绝大多数晚期癌痛病人所面临的最大痛苦就是疼痛。根据病人疼痛的程度和原因适当的选择相应的镇痛药物,即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主要选用解热镇痛类的止痛药,若为中度疼痛应选用弱阿片类药物,若为重度疼痛则选用强阿片类药物。但是药物多有毒副作用,止痛的同时给病人带来很大的伤害。因而人们在中药治疗癌痛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公开号为cn103083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癌痛贴,它是由马钱子、洋金花、铁棒锤、干蟾皮、徐长卿、元胡索、三七组成,冰片为辅料,该专利采用地道纯中药,通过科学配伍,贴后20分钟见效,可持续止痛24小时,对持续性癌性疼痛而起到明显止痛效果,尤其对长期重度疼痛具有缓解和止痛,反复应用无毒副反应,更无成瘾性,对皮肤无刺激和过敏,适用于各种癌症原发灶和转移灶引起的各类疼痛,可减轻患者痛苦,缓解症状,活血止痛,化瘀止痛,通络止痛,理气止痛,散结止痛,功效集中,效果显著。同时,目前有不少机械设备能够辅助止痛,申请号为201220544369.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癌痛的震动治疗仪,包括如下结构:血压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微处理器、功率驱动电路、振动贴片、放大电路、扬声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血压传感器及脉搏传感器相连接,微处理器的一输出端通过功率驱动电路与振动贴片相连接,微处理器的另一端通过放大电路与扬声器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上连接有存储器和接口电路。该实用新型通过电磁贴片对患者病痛部位能起到镇痛作用,通过扬声器播放的音乐可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有利于康复。本专利发明人结合长期临床经验,将镇痛辅助设备与中药止痛进行了巧妙的结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癌痛的震动治疗仪,解决了现有止痛设备止痛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同时将机械止痛和中药止痛相结合,达到了优异的治疗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癌痛的震动治疗仪,包括如下结构:血压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微处理器、功率驱动电路、振动贴片、放大电路、扬声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血压传感器及脉搏传感器相连接,微处理器的一输出端通过功率驱动电路与振动贴片相连接,微处理器的另一端通过放大电路与扬声器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上连接有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振动贴片包括底层压电陶瓷片和附着其上的药膏层。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为单片机电路或电脑。
进一步地,所述药膏层为药膏和纱布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药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蜀椒30-50份、饴糖20-40份、元胡20-40份、细辛20-40份、绞股蓝20-40份、米壳10-3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血竭10-20份、红花5-15份、姜黄5-15份、鳖胆5-15份、红藤5-15份、金银花5-15份、茯神8-12份、徐长卿8-12份、华佗豆8-12份、人参6-8份、阿胶6-8份、肿节风6-8份、莪术6-8份和甘草3-5份。所述鳖胆的制作方法为将活鳖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5-10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药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蜀椒40份、饴糖30份、元胡30份、细辛30份、绞股蓝30份、米壳20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血竭15份、红花10份、姜黄10份、鳖胆10份、红藤10份、金银花10份、茯神10份、徐长卿10份、华佗豆10份、人参7份、阿胶7份、肿节风7份、莪术7份和甘草4份。
进一步地,所述药膏层,还包括35份重量的蟾蒜,所述蟾蒜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阿魏、芒硝各10份,雄黄、马钱子各5份,大蒜2份、麝香1份,葱白1份和冰片1份制成,其制法为,先将其他6味药研成细末,与葱白、大蒜一起捣如泥状。
进一步地,所述药膏层,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所述蜀椒、饴糖、元胡、细辛、绞股蓝、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红藤、金银花、阿胶、莪术和甘草,超微粉碎,加2-3倍重量份的水浸泡,煎煮提取2-3次;收集水煎液,浓缩为药物浸膏备用;
2)米壳、茯神、徐长卿、华佗豆、人参和肿节风粉碎,过80目筛,细粉备用;
3)制作基质:a.炼油,取药材3-5倍重量份的芝麻油,用中小火炼油3小时左右,不停的用柳或槐或桑鲜木棍搅拌药油,随着油温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320-330℃时烟最大,此时,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为成珠,即所说的滴水成珠,停火,下丹;b.下丹:芝麻油经炸药炼油后约剩70-80%,以此为准,按油丹比例按1:0.5-0.6;慢下快搅,此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剧烈沸腾;c.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取少量基质膏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基质膏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此时加基质膏重量1/10的芝麻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此时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d.去火毒:把基质膏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团,浸泡5-7天,每天换水一次;既得基质;
4)制药膏层:将去完火毒后的基质,步骤1)所得药物浸膏和鳖胆用锅中套锅隔水加热法,即大锅内加水小锅内放基质、药物浸膏和鳖胆,使基质、药物浸膏和鳖胆完全融化后再直接火加热以熬去其中水分,直至无气泡无泡末,停火,稍冷却,加入步骤1)所得细粉,搅拌均匀,置于预备好的纱布上,摊膏,逐层叠加,既得药膏层。
进一步地,所述药膏层,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所述蜀椒、饴糖、元胡、细辛、绞股蓝、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红藤、金银花、阿胶、莪术和甘草,超微粉碎,加2-3倍重量份的水浸泡,煎煮提取2-3次;收集水煎液,浓缩为药物浸膏备用;
2)米壳、茯神、徐长卿、华佗豆、人参和肿节风粉碎,过80目筛,细粉备用;
3)制作基质:a.炼油,取药材3-5倍重量份的芝麻油,用中小火炼油3小时左右,不停的用柳或槐或桑鲜木棍搅拌药油,随着油温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320-330℃时烟最大,此时,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为成珠,即所说的滴水成珠,停火,下丹;b.下丹:芝麻油经炸药炼油后约剩70-80%,以此为准,按油丹比例按1:0.5-0.6;慢下快搅,此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剧烈沸腾;c.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取少量基质膏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基质膏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此时加基质膏重量1/10的芝麻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此时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d.去火毒:把基质膏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团,浸泡5-7天,每天换水一次;既得基质;
4)制药膏层:将去完火毒后的基质、步骤1)所得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用锅中套锅隔水加热法,即大锅内加水小锅内放基质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使基质、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完全融化后,再直接火加热以熬去其中水分,直至无气泡无泡末,停火,稍冷却,加入步骤1)所得细粉,搅拌均匀,置于预备好的纱布上,摊膏,逐层叠加,既得药膏层。
蜀椒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入脾经、肺经、肾经。功效: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主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饴糖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肺经。功效:补益中气;主治: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元胡
性味归经:辛散、苦泄、性温。功效:理气止痛、活血散瘀、主治:胃痛、痛经、跌打损伤等。
细辛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肾经。功效:祛风止痛,散寒解表,温肺化饮,宣通鼻窍。主治:用于风寒头痛,牙痛,痹痛、风寒感冒,寒饮咳喘,鼻塞鼻渊。
绞股蓝
性味归经:苦;微甘;凉。归肺;脾;肾经。功效:健脾补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主治:体虚乏力,虚劳失精,胃脘疼痛,泄泻,咳嗽痰多,黄疸,尿频,癌瘤,手足癣,腋臭。
米壳
性味归经:平;酸、涩;归肺、大肠、肾经。功效:敛肺、涩肠、止痛。主治: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
乳香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用于痛经闭经,胃脘疼痛,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痈肿疮疡。
没药
性味归经:苦,平。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用于经闭腹痛,胃脘疼痛,跌打伤痛,痈肿疮疡。
血竭
性味归经:甘、咸,平。归肝经。功效: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主治: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红花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经。功效:活血化瘀,通经。主治:用于血滞经闭,产后瘀阻,癥瘕积滞,跌打伤痛,麻疹不透。
姜黄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主治:用于胸胁疼痛,经闭腹痛,风湿痹痛。
鳖胆
性味归经:苦;寒,治痔漏。
红藤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平,无毒。归肝经、大肠经。功效: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主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金银花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大肠经。功效: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发热,痈肿疮疡,咽喉肿痛,热毒痢疾。
茯神
性味归经:平;甘淡;归心、脾经。功效:宁心,安神,利水。主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徐长卿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胃经。功能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主治: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
华佗豆
性味归经:寒,苦;有毒。功效: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主治: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人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肾经。功效:气雄体润,升多于降。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脱液所致元气欲脱,神疲脉微;脾气不足之食少倦怠,呕吐泄泻;肺气虚弱之气短喘促,咳嗽无力;心气虚衰之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体虚多汗;津亏之口渴,消渴;血虚之萎黄,眩晕;肾虚阳痿、尿频,气虚外感。
阿胶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经、肝经、肾经。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主治: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肿节风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大肠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骨折,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肺热咳嗽,泄泻痢疾,牙痛,肠痈,疮肿。
莪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
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脾、肺、胃经。功效: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作用: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阿魏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脾、胃经。功效:消积,化瘕,散痞,杀虫。主治:用于肉食积滞,瘀血瘾瘕,腹中痞块,虫积腹痛。
芒硝
性味归经:咸、苦,寒。功效: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主治: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雄黄
性味归经:辛,温、苦,平。有毒。归心、肝、胃、肺经。功效:攻毒,杀虫。主治:疮痈、湿疹、疥癣、虫蛇咬伤。
马钱子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肝、脾经。功效: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主治痈疽,跌打肿痛,风湿痹痛,拘挛麻木。
大蒜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经。功效:解毒,消肿,杀虫。主治:痈肿疖肿,癣疮,肺痨,顿咳,痢疾,泄泻,虫积腹痛。
麝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脾经。功效: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葱白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主治:风寒表证,阴寒腹痛。
冰片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脾、肺经。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主治: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癌痛的震动治疗仪,将中药治疗癌痛与机械设备治疗癌痛有机结合,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癌痛的震动治疗仪,包括血压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微处理器、功率驱动电路、振动贴片、放大电路、扬声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振动贴片包括底层压电陶瓷片和附着其上的药膏层。震动贴片通过与癌痛部位接触,能够达到通过机械震动减轻癌痛的效果,而将中药膏附着于所述振动贴片上,可以加速中药的渗透,更好地发挥中药的药效。
2.本发明治疗癌痛的震动治疗仪上的药膏层的中药组方,结合癌痛的发病机制,中医论述“不通则痛”本方以其独特的配方理论相互配合,方中蜀椒温脾胃,助命火,散寒止痛,梳淤塞,以绞股蓝健脾补肾,清热解毒,强机体共为君药。
以辛、温之姜黄、莪术、徐长卿、元胡、细辛、乳香和红花,散寒、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助蜀椒散寒之力;饴糖温补中虚,缓急止痛,助蜀椒止痛之功,茯神宁心,安神,利水补君药之不足共为臣药。
人参补脾益气,配合饴糖重建中脏,肿节风味甘、性平,补血滋阴与绞股蓝健脾补肾健体之功能彼此呼应是为佐药;米壳敛肺、涩肠、起收敛止痛之功效,华佗豆通便,没药、血竭活血,鳖胆、红藤味苦、性寒,活血通络,败毒散瘀,金银花热解毒,疏散风热,共为佐药。以阿胶、甘草调和逐药归经,是为使药。君臣佐使彼此呼应,调节机体平衡疏通淤塞,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黄帝内经》说“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其大体也。”所以面对复杂的癌痛状况时,人们也应当要仔细思考癌痛痛之差异,采取相应措施,“常中有变,寓变于常”,谨慎行事。因此本发明的配方可与其他癌痛药方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震动治疗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振动贴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药膏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癌痛疼痛程度指示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治疗癌痛的震动治疗仪,包括如下结构:血压传感器1、脉搏传感器2、微处理器3、功率驱动电路6、振动贴片7、放大电路8、扬声器9、存储器4和接口电路5,所述微处理器3的输入端分别与血压传感器1及脉搏传感器2相连接,微处理器3的一输出端通过功率驱动电路与振动贴片7相连接,微处理器3的另一端通过放大电路8与扬声器9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3上连接有存储器4和接口电路5;所述振动贴片7包括底层压电陶瓷片71和附着其上的药膏层72。微处理器3为单片机电路或电脑。所述药膏层72为药膏721和纱布722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
所述药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蜀椒30份、饴糖20份、元胡20份、细辛20份、绞股蓝20份、米壳10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血竭10份、红花5份、姜黄5份、鳖胆5份、红藤5份、金银花5份、茯神8份、徐长卿8份、华佗豆8份、人参6份、阿胶6份、肿节风6份、莪术6份和甘草3份。所述鳖胆的制作方法为将活鳖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5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备用。
所述药膏层,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所述蜀椒、饴糖、元胡、细辛、绞股蓝、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红藤、金银花、阿胶、莪术和甘草,超微粉碎,加2倍重量份的水浸泡,煎煮提取2次;收集水煎液,浓缩为药物浸膏备用;
2)米壳、茯神、徐长卿、华佗豆、人参和肿节风粉碎,过80目筛,细粉备用;
3)制作基质:a.炼油,取药材3-倍重量份的芝麻油,用中小火炼油3小时左右,不停的用柳或槐或桑鲜木棍搅拌药油,随着油温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320℃时烟最大,此时,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为成珠,即所说的滴水成珠,停火,下丹;b.下丹:芝麻油经炸药炼油后约剩70%,以此为准,按油丹比例按1:0.5;慢下快搅,此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剧烈沸腾;c.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取少量基质膏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基质膏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此时加基质膏重量1/10的芝麻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此时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d.去火毒:把基质膏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团,浸泡5天,每天换水一次;既得基质;
4)制药膏层:将去完火毒后的基质,步骤1)所得药物浸膏和鳖胆用锅中套锅隔水加热法,即大锅内加水小锅内放基质、药物浸膏和鳖胆,使基质、药物浸膏和鳖胆完全融化后再直接火加热以熬去其中水分,直至无气泡无泡末,停火,稍冷却,加入步骤1)所得细粉,搅拌均匀,置于预备好的纱布上,摊膏,逐层叠加,既得药膏层。
本发明工作时,通过接口电路5输入专用程序,并将音乐数据存储在存储器4内,使用时将血压传感器1及脉搏传感器2粘贴在患者肢体上,将振动贴片7粘贴在患者病痛部位即可,微处理器3根据血压传感器1及脉搏传感器2传送来的数据,判断患者的病痛程度,通过功率驱动电路6驱动振动贴片7产生相应的震动,振动贴片上的药膏层72与病痛部位充分接触,通过体表渗透作用达到药物与机械震动协同治疗癌痛的效果,同时,通过放大电路8使扬声器9播放乐曲,从而达到舒缓情绪的作用,有利于减轻患者病痛。
每次30-40分钟,3-5次/天;一周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
所述震动治疗仪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药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蜀椒50份、饴糖40份、元胡40份、细辛40份、绞股蓝40份、米壳3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血竭20份、红花15份、姜黄15份、鳖胆15份、红藤15份、金银花15份、茯神12份、徐长卿12份、华佗豆12份、人参8份、阿胶8份、肿节风8份、莪术8份和甘草5份。所述鳖胆的制作方法为将活鳖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10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备用。
所述药膏层,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所述蜀椒、饴糖、元胡、细辛、绞股蓝、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红藤、金银花、阿胶、莪术和甘草,超微粉碎,加3倍重量份的水浸泡,煎煮提取3次;收集水煎液,浓缩为药物浸膏备用;
2)米壳、茯神、徐长卿、华佗豆、人参和肿节风粉碎,过80目筛,细粉备用;
3)制作基质:a.炼油,取药材5倍重量份的芝麻油,用中小火炼油3小时左右,不停的用柳或槐或桑鲜木棍搅拌药油,随着油温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330℃时烟最大,此时,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为成珠,即所说的滴水成珠,停火,下丹;b.下丹:芝麻油经炸药炼油后约剩80%,以此为准,按油丹比例按1:0.6;慢下快搅,此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剧烈沸腾;c.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取少量基质膏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基质膏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此时加基质膏重量1/10的芝麻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此时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d.去火毒:把基质膏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团,浸泡7天,每天换水一次;既得基质;
4)制药膏层:将去完火毒后的基质,步骤1)所得药物浸膏和鳖胆用锅中套锅隔水加热法,即大锅内加水小锅内放基质、药物浸膏和鳖胆,使基质、药物浸膏和鳖胆完全融化后再直接火加热以熬去其中水分,直至无气泡无泡末,停火,稍冷却,加入步骤1)所得细粉,搅拌均匀,置于预备好的纱布上,摊膏,逐层叠加,既得药膏层。
实施例3
所述震动治疗仪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药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蜀椒40份、饴糖30份、元胡30份、细辛30份、绞股蓝30份、米壳20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血竭15份、红花10份、姜黄10份、鳖胆10份、红藤10份、金银花10份、茯神10份、徐长卿10份、华佗豆10份、人参7份、阿胶7份、肿节风7份、莪术7份和甘草4份。所述鳖胆的制作方法为将活鳖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8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药膏层,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所述蜀椒、饴糖、元胡、细辛、绞股蓝、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红藤、金银花、阿胶、莪术和甘草,超微粉碎,加2倍重量份的水浸泡,煎煮提取3次;收集水煎液,浓缩为药物浸膏备用;
2)米壳、茯神、徐长卿、华佗豆、人参和肿节风粉碎,过80目筛,细粉备用;
3)制作基质:a.炼油,取药材4倍重量份的芝麻油,用中小火炼油3小时左右,不停的用柳或槐或桑鲜木棍搅拌药油,随着油温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325℃时烟最大,此时,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为成珠,即所说的滴水成珠,停火,下丹;b.下丹:芝麻油经炸药炼油后约剩75%,以此为准,按油丹比例按1:0.55;慢下快搅,此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剧烈沸腾;c.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取少量基质膏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基质膏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此时加基质膏重量1/10的芝麻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此时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d.去火毒:把基质膏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团,浸泡6天,每天换水一次;既得基质;
4)制药膏层:将去完火毒后的基质,步骤1)所得药物浸膏和鳖胆用锅中套锅隔水加热法,即大锅内加水小锅内放基质、药物浸膏和鳖胆,使基质、药物浸膏和鳖胆完全融化后再直接火加热以熬去其中水分,直至无气泡无泡末,停火,稍冷却,加入步骤1)所得细粉,搅拌均匀,置于预备好的纱布上,摊膏,逐层叠加,既得药膏层。
实施例4
所述震动治疗仪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药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蜀椒32份、饴糖28份、元胡26份、细辛30份、绞股蓝40份、米壳25份、乳香15份、没药18份、血竭14份、红花8份、姜黄7份、鳖胆8份、红藤15份、金银花15份、茯神10份、徐长卿8份、华佗豆10份、人参6份、阿胶7份、肿节风6份、莪术8份和甘草4份。所述鳖胆的制作方法为将活鳖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6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备用。
所述药膏层,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所述蜀椒、饴糖、元胡、细辛、绞股蓝、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红藤、金银花、阿胶、莪术和甘草,超微粉碎,加2倍重量份的水浸泡,煎煮提取3次;收集水煎液,浓缩为药物浸膏备用;
2)米壳、茯神、徐长卿、华佗豆、人参和肿节风粉碎,过80目筛,细粉备用;
3)制作基质:a.炼油,取药材3-5倍重量份的芝麻油,用中小火炼油3小时左右,不停的用柳或槐或桑鲜木棍搅拌药油,随着油温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320℃时烟最大,此时,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为成珠,即所说的滴水成珠,停火,下丹;b.下丹:芝麻油经炸药炼油后约剩75%,以此为准,按油丹比例按1:0.5;慢下快搅,此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剧烈沸腾;c.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取少量基质膏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基质膏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此时加基质膏重量1/10的芝麻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此时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d.去火毒:把基质膏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团,浸泡5天,每天换水一次;既得基质;
4)制药膏层:将去完火毒后的基质,步骤1)所得药物浸膏和鳖胆用锅中套锅隔水加热法,即大锅内加水小锅内放基质、药物浸膏和鳖胆,使基质、药物浸膏和鳖胆完全融化后再直接火加热以熬去其中水分,直至无气泡无泡末,停火,稍冷却,加入步骤1)所得细粉,搅拌均匀,置于预备好的纱布上,摊膏,逐层叠加,既得药膏层。
实施例5
所述震动治疗仪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药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蜀椒30份、饴糖20份、元胡20份、细辛20份、绞股蓝20份、米壳10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血竭10份、红花5份、姜黄5份、鳖胆5份、红藤5份、金银花5份、茯神8份、徐长卿8份、华佗豆8份、人参6份、阿胶6份、肿节风6份、莪术6份和甘草3份。所述鳖胆的制作方法为将活鳖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5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备用。所述药膏层,还包括35份重量的蟾蒜,所述蟾蒜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阿魏、芒硝各10份,雄黄、马钱子各5份,大蒜2份、麝香1份,葱白1份和冰片1份制成,其制法为,先将其他6味药研成细末,与葱白、大蒜一起捣如泥状。
所述药膏层,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所述蜀椒、饴糖、元胡、细辛、绞股蓝、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红藤、金银花、阿胶、莪术和甘草,超微粉碎,加2倍重量份的水浸泡,煎煮提取2次;收集水煎液,浓缩为药物浸膏备用;
2)米壳、茯神、徐长卿、华佗豆、人参和肿节风粉碎,过80目筛,细粉备用;
3)制作基质:a.炼油,取药材3倍重量份的芝麻油,用中小火炼油3小时左右,不停的用柳或槐或桑鲜木棍搅拌药油,随着油温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320℃时烟最大,此时,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为成珠,即所说的滴水成珠,停火,下丹;b.下丹:芝麻油经炸药炼油后约剩70%,以此为准,按油丹比例按1:0.5;慢下快搅,此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剧烈沸腾;c.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取少量基质膏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基质膏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此时加基质膏重量1/10的芝麻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此时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d.去火毒:把基质膏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团,浸泡5天,每天换水一次;既得基质;
4)制药膏层:将去完火毒后的基质、步骤1)所得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用锅中套锅隔水加热法,即大锅内加水小锅内放基质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使基质、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完全融化后,再直接火加热以熬去其中水分,直至无气泡无泡末,停火,稍冷却,加入步骤1)所得细粉,搅拌均匀,置于预备好的纱布上,摊膏,逐层叠加,既得药膏层。
实施例6
所述震动治疗仪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药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蜀椒50份、饴糖40份、元胡40份、细辛40份、绞股蓝40份、米壳3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血竭20份、红花15份、姜黄15份、鳖胆15份、红藤15份、金银花15份、茯神12份、徐长卿12份、华佗豆12份、人参8份、阿胶8份、肿节风8份、莪术8份和甘草5份。所述鳖胆的制作方法为将活鳖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10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备用。所述药膏层,还包括35份重量的蟾蒜,所述蟾蒜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阿魏、芒硝各10份,雄黄、马钱子各5份,大蒜2份、麝香1份,葱白1份和冰片1份制成,其制法为,先将其他6味药研成细末,与葱白、大蒜一起捣如泥状。
所述药膏层,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所述蜀椒、饴糖、元胡、细辛、绞股蓝、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红藤、金银花、阿胶、莪术和甘草,超微粉碎,加3倍重量份的水浸泡,煎煮提取3次;收集水煎液,浓缩为药物浸膏备用;
2)米壳、茯神、徐长卿、华佗豆、人参和肿节风粉碎,过80目筛,细粉备用;
3)制作基质:a.炼油,取药材5倍重量份的芝麻油,用中小火炼油3小时左右,不停的用柳或槐或桑鲜木棍搅拌药油,随着油温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330℃时烟最大,此时,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为成珠,即所说的滴水成珠,停火,下丹;b.下丹:芝麻油经炸药炼油后约剩70-80%,以此为准,按油丹比例按1:0.6;慢下快搅,此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剧烈沸腾;c.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取少量基质膏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基质膏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此时加基质膏重量1/10的芝麻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此时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d.去火毒:把基质膏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团,浸泡7天,每天换水一次;既得基质;
4)制药膏层:将去完火毒后的基质、步骤1)所得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用锅中套锅隔水加热法,即大锅内加水小锅内放基质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使基质、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完全融化后,再直接火加热以熬去其中水分,直至无气泡无泡末,停火,稍冷却,加入步骤1)所得细粉,搅拌均匀,置于预备好的纱布上,摊膏,逐层叠加,既得药膏层。
实施例7
所述震动治疗仪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药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蜀椒40份、饴糖30份、元胡30份、细辛30份、绞股蓝30份、米壳20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血竭15份、红花10份、姜黄10份、鳖胆10份、红藤10份、金银花10份、茯神10份、徐长卿10份、华佗豆10份、人参7份、阿胶7份、肿节风7份、莪术7份和甘草4份。所述鳖胆的制作方法为将活鳖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8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备用。所述药膏层,还包括35份重量的蟾蒜,所述蟾蒜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阿魏、芒硝各10份,雄黄、马钱子各5份,大蒜2份、麝香1份,葱白1份和冰片1份制成,其制法为,先将其他6味药研成细末,与葱白、大蒜一起捣如泥状。
所述药膏层,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所述蜀椒、饴糖、元胡、细辛、绞股蓝、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红藤、金银花、阿胶、莪术和甘草,超微粉碎,加2倍重量份的水浸泡,煎煮提取2次;收集水煎液,浓缩为药物浸膏备用;
2)米壳、茯神、徐长卿、华佗豆、人参和肿节风粉碎,过80目筛,细粉备用;
3)制作基质:a.炼油,取药材4倍重量份的芝麻油,用中小火炼油3小时左右,不停的用柳或槐或桑鲜木棍搅拌药油,随着油温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325℃时烟最大,此时,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为成珠,即所说的滴水成珠,停火,下丹;b.下丹:芝麻油经炸药炼油后约剩75%,以此为准,按油丹比例按1:0.55;慢下快搅,此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剧烈沸腾;c.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取少量基质膏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基质膏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此时加基质膏重量1/10的芝麻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此时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d.去火毒:把基质膏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团,浸泡6天,每天换水一次;既得基质;
4)制药膏层:将去完火毒后的基质、步骤1)所得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用锅中套锅隔水加热法,即大锅内加水小锅内放基质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使基质、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完全融化后,再直接火加热以熬去其中水分,直至无气泡无泡末,停火,稍冷却,加入步骤1)所得细粉,搅拌均匀,置于预备好的纱布上,摊膏,逐层叠加,既得药膏层。
实施例8
所述震动治疗仪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药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蜀椒38份、饴糖26份、元胡20份、细辛35份、绞股蓝25份、米壳18份、乳香18份、没药20份、血竭14份、红花14份、姜黄15份、鳖胆10份、红藤15份、金银花12份、茯神10份、徐长卿12份、华佗豆8份、人参6份、阿胶8份、肿节风7份、莪术6份和甘草4份。所述鳖胆的制作方法为将活鳖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9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备用。所述药膏层,还包括35份重量的蟾蒜,所述蟾蒜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阿魏、芒硝各10份,雄黄、马钱子各5份,大蒜2份、麝香1份,葱白1份和冰片1份制成,其制法为,先将其他6味药研成细末,与葱白、大蒜一起捣如泥状。
所述药膏层,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1)将所述蜀椒、饴糖、元胡、细辛、绞股蓝、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红藤、金银花、阿胶、莪术和甘草,超微粉碎,加2倍重量份的水浸泡,煎煮提取3次;收集水煎液,浓缩为药物浸膏备用;
2)米壳、茯神、徐长卿、华佗豆、人参和肿节风粉碎,过80目筛,细粉备用;
3)制作基质:a.炼油,取药材4倍重量份的芝麻油,用中小火炼油3小时,不停的用柳或槐或桑鲜木棍搅拌药油,随着油温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320℃时烟最大,此时,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为成珠,即所说的滴水成珠,停火,下丹;b.下丹:芝麻油经炸药炼油后约剩70%,以此为准,按油丹比例按1:0.5;慢下快搅,此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剧烈沸腾;c.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取少量基质膏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基质膏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此时加基质膏重量1/10的芝麻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此时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d.去火毒:把基质膏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团,浸泡5天,每天换水一次;既得基质;
4)制药膏层:将去完火毒后的基质、步骤1)所得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用锅中套锅隔水加热法,即大锅内加水小锅内放基质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使基质、药物浸膏、鳖胆和蟾蒜完全融化后,再直接火加热以熬去其中水分,直至无气泡无泡末,停火,稍冷却,加入步骤1)所得细粉,搅拌均匀,置于预备好的纱布上,摊膏,逐层叠加,既得药膏层。
临床病例:
将50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和对照组1-2,每组50例;在其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分别依次用实施例1-8所得震动治疗仪治疗,对照组1以申请号为201220544369.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治疗癌痛的震动治疗仪治疗,每次30-40分钟,3-5次/天;一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2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12h;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一周后评价疗效,治疗组效果均在92%以上,对照组1总有效率68%,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76%,说明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临床疗效对比(n)
10组治疗效果vrs(疼痛分级法)评分比较,10组治疗第7天比较,p=0.029<0.05,有统计学差异,故表明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典型案例:
患者,男,48岁,荥阳人
入院前5月余出现胸背部持续疼痛,自行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症状时好时坏,夜间疼痛明显,影响休息。
1月余前求诊河南省中医院,进行pet-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背段占位,fdg代谢增高,考虑为肺癌,右咽旁、右颈部、右锁骨上、纵膈、右肺门多发淋巴结转移,左第10后肋旁软组织转移、全身多发骨转移,于我院肾内科治疗,进行右侧颈部淋巴结活检术,病理显示见腺癌组织,患者明确诊断为右下肺腺癌。
诊断考虑:1、肺癌伴骨、淋巴结转移(iv),2、慢性阻塞性肺病,3、胆囊结石,4、有肾囊肿,5、前列腺钙化灶,6、脑脱髓鞘病变。
癌痛评估:
部位:胸部及肩胛区
性质:持续性酸痛,活动及咳嗽时加重
程度:剧痛,nrs8分
缓解方式:无
放射痛:无
癌痛评估
数字分级法(nrs)
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
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疗效:
患者自觉舒适
疼痛评分维持在2分以
无不良反应
对治疗效果满意。
接着治疗半个疗程后,症状进一步减轻,患者因其他原因自行离开。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