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放大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9905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落地式放大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地式放大镜。



背景技术: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普外科手术中现有的放大镜为头佩式或眼睛式,头佩式或眼镜式都需要穿戴在医务人员身上,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负重,为原本就费神费力的手术过程增加了负担,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落地式放大镜,解决现有外科手术放大镜使用时需要负重的弊端,不用佩戴即可使用且配备光源补给。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落地式放大镜,具有底座,所述底座呈锥形且下端设有滚轮,底座上端一体制有套筒,套筒内设升降杆,套筒外壁设有锁定升降杆高度的固定装置,升降杆上端固定连接万向臂,万向臂长度为400-600mm,万向臂末端固定连接旋转底座,旋转底座中间制有通孔,销钉式旋转轴穿过通孔且下端与放大镜框上端固定连接,放大镜框内适配凸透镜,放大镜框固定设有手柄,旋转底座左右两侧靠近万向臂设有灯柱,灯柱连接补光灯。

所述手柄ⅰ为一对耳状手柄且对称固定设于放大镜框外圆周并与放大镜框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手柄ⅱ为一根杆状手柄且固定设于放大镜框外侧并与放大镜框所在平面垂直。

所述补光灯的光源开关设于套筒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放大镜为落地式,不用手持不用头部负重,为外科手术医务人员减轻负重负担;

2、放大镜镜头可任意在水平面旋转360°,还可在万向臂作用下任意调整其高度以及使用角度,灵活性强;

3、落地式放大镜还配备补光灯,可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光源补充,确保手术光源的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旋转底座与旋转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描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落地式放大镜,具有底座1,所述底座1呈锥形且下端设有滚轮2,滚轮2设计方便在手术室任何地方位移整个装置,底座1上端一体制有套筒3,套筒3内设升降杆4,套筒3外壁设有锁定升降杆4高度的固定装置5,实现落地式放大镜整体高度的可调性,不仅仅可适用于手术台还可适用于医务人员的写字台,适当扩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升降杆4上端固定连接万向臂6,万向臂6的作用下实现了该装置的角度的调节,上仰或者下垂放大镜镜头角度都很方便,万向臂6长度为400-600mm,万向臂6末端固定连接旋转底座7,旋转底座7中间制有通孔,销钉式旋转轴8穿过通孔且下端与放大镜框9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底座7与旋转轴8之间的插接方式可参见图2,销钉式旋转轴8的凸台刚好卡挡于通孔孔径外沿,保证旋转轴8可在旋转底座7的通孔内360任意旋转,为放大镜在水平面内的360°旋转提供了技术支持,放大镜框9具体尺寸可因情况而定,镜框大小不受传统头部佩戴或眼睛式放大镜大小以及负重的限制,任意做大尺寸或小尺寸均可,放大镜框9内适配凸透镜10,放大镜框9固定设有手柄,所述手柄ⅰ11可以为一对耳状手柄且对称固定设于放大镜框9外圆周并与放大镜框9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手柄ⅱ12还可为一根杆状手柄且固定设于放大镜框9外侧并与放大镜框9所在平面垂直,具体实施时,手柄可包裹一层防滑橡胶,避免调整放大镜头的过程中打滑;旋转底座7左右两侧靠近万向臂6设有灯柱14,灯柱14连接补光灯13。所述补光灯13的光源开关15设于套筒3上,线路排布均隐藏于各个装置内,原理与现有落地灯的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由于放大镜为落地式,不用手持不用头部负重,为外科手术医务人员减轻负重负担;放大镜镜头可任意在水平面旋转360°,还可在万向臂6作用下任意调整其高度以及使用角度,灵活性强;落地式放大镜还配备补光灯13,可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光源补充,确保手术光源的充分。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落地式放大镜,具有底座,底座呈锥形且下端设有滚轮,底座上端一体制有套筒,套筒内设升降杆,套筒外壁设有锁定升降杆高度的固定装置,升降杆上端固定连接万向臂,万向臂长度为400‑600mm,万向臂末端固定连接旋转底座,旋转底座中间制有通孔,销钉式旋转轴穿过通孔且下端与放大镜框上端固定连接,放大镜框内适配凸透镜,放大镜框固定设有手柄,旋转底座左右两侧靠近万向臂设有灯柱,灯柱连接补光灯。本发明不用负重,配备补光灯且装置旋转度、角度,高度均可调,适合普外科手术时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仲良
技术研发日:2017.05.18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