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人流用手术用负压吸引器。
背景技术:
人工流产手术已成为终止意外妊娠的一种主要手段,是避孕失败后有效的补救方法,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00-5500万次人工流产,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每年的人流数一直持续在1000万左右,人流不当可导致感染、宫腔粘连等并发症,而现在普遍使用的人流器械本身的缺陷是诱发上述并发症的原因之一,负压吸引人流术是一种简便、相对安全的终止妊娠的方法,目前的负压吸引器一般没有自带的消毒柜,不能随时对各种人流工具进行消毒杀菌,而是在其他地方消毒后拿过来使用,十分不便,另外脚踏开关在不使用时存放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移动也不是很方便。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人流用手术用负压吸引器,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流用手术用负压吸引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流用手术用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吸引器本体、把手、操作面板、第一压力表、电源指示灯、电源开关、压力调节旋钮、第二压力表、吸气管、空气过滤器、第一负压瓶、固定套、连接管、手术吸管接口、第二负压瓶、脚踏开关收纳槽、消毒柜双开门、u形槽、滑轮和转轴,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把手,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压力调节旋钮,所述压力调节旋钮的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二压力表,所述操作面板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中部安装有所述空气过滤器,所述吸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负压瓶,所述第一负压瓶底部的外表面套接有所述固定套,所述吸气管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负压瓶,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手术吸管接口,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所述脚踏开关收纳槽,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所述消毒柜双开门,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底端的四角均设置有所述u形槽,所述滑轮通过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u形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负压瓶和所述第二负压瓶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力表和所述第二压力表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透明保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开关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套。
进一步的,所述u形槽的上部设置有弹簧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本发明设置有脚踏开关收纳槽、消毒柜双开门、u形槽、滑轮和转轴,通过设置在负压吸引器本体一侧的脚踏开关收纳槽可以在脚踏开关不使用时收入其中,便于存放,通过设置在负压吸引器本体另一侧的消毒柜可以对需要的器材进行消毒,不用再放到专门消毒柜中进行消毒了,使用方便节约成本,通过设置在负压吸引器本体底端u形槽内的滑轮便于负压吸引器的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脚踏开关收纳槽剖视图;
图中:1、负压吸引器本体;2、把手;3、操作面板;4、第一压力表;5、电源指示灯;6、电源开关;7、压力调节旋钮;8、第二压力表;9、吸气管;10、空气过滤器;11、第一负压瓶;12、固定套;13、连接管;14、手术吸管接口;15、第二负压瓶;16、脚踏开关收纳槽;17、消毒柜双开门;18、u形槽;19、滑轮;2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流用手术用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吸引器本体1、把手2、操作面板3、第一压力表4、电源指示灯5、电源开关6、压力调节旋钮7、第二压力表8、吸气管9、空气过滤器10、第一负压瓶11、固定套12、连接管13、手术吸管接口14、第二负压瓶15、脚踏开关收纳槽16、消毒柜双开门17、u形槽18、滑轮19和转轴20,负压吸引器本体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把手2,负压吸引器本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3,操作面板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压力表4,第一压力表4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指示灯5,电源指示灯5的下方设置有电源开关6,电源开关6的一侧安装有压力调节旋钮7,压力调节旋钮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压力表8,操作面板3的下方设置有吸气管9,吸气管9的中部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0,吸气管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负压瓶11,第一负压瓶11底部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套12,吸气管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的一端连接第二负压瓶15,连接管13的一侧设置有手术吸管接口14,负压吸引器本体1底部的一侧安装有脚踏开关收纳槽16,负压吸引器本体1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消毒柜双开门17,负压吸引器本体1底端的四角均设置有u形槽18,滑轮19通过转轴20安装在u形槽18的内部。
进一步的,固定套12的内径大于第一负压瓶11和第二负压瓶15的外径,便于对第一负压瓶11和第二负压瓶15的放置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压力表4和第二压力表8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透明保护罩,对第一压力表4和第二压力表8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电源开关6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套,防止电源开关6渗入水分损坏使用。
进一步的,u形槽18的上部设置有弹簧片,在负压吸引器本体1移动过程中进行减震,防止各元件因震动损坏。
工作原理:本发明负压吸引器本体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把手2,用于负压吸引器本体1移动的着力点,负压吸引器本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3,用来操作负压吸引器,操作面板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压力表4,监测第一负压瓶11内的压力,第一压力表4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指示灯5,显示电源工作状态,电源指示灯5的下方设置有电源开关6,控制电源开关,电源开关6的一侧安装有压力调节旋钮7,控制第一负压瓶11和第二负压瓶15的压力,压力调节旋钮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压力表8,监测第二负压瓶15的压力,操作面板3的下方设置有吸气管9,吸气管9的中部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0,对空气进行过滤,吸气管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负压瓶11,第一负压瓶11底部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套12,对第一负压瓶11和第二负压瓶15进行固定,吸气管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的一端连接第二负压瓶15,连接管13的一侧设置有手术吸管接口14,用来接入手术吸管,负压吸引器本体1底部的一侧安装有脚踏开关收纳槽16,用以存放脚踏开关,负压吸引器本体1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消毒柜双开门17,对消毒柜进行密封保护,负压吸引器本体1底端的四角均设置有u形槽18,滑轮19通过转轴20安装在u形槽18内,便于负压吸引器本体1的移动,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负压吸引器本体1一侧的脚踏开关收纳槽16可以在脚踏开关不使用时收入其中,便于存放,通过设置在负压吸引器本体1另一侧的消毒柜可以对需要的器材进行消毒,不用再放到专门消毒柜中进行消毒了,使用方便节约成本,通过设置在负压吸引器本体1底端u形槽18内的滑轮19便于负压吸引器的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