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更换功能的体温计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9085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动更换功能的体温计消毒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在给病人做体温检测时,体温计的使用比较频繁,为了避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体温计使用后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消毒,才能给下一个病人使用。现有的消毒方式一般是使用棉球对体温计擦拭酒精。这种涂抹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繁琐,涂抹也不均匀,费时费力,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现有公开号为cn202982701u,名称为体温计消毒装置的专利,其结构包括弹性塑料瓶体、设置在弹性塑料瓶体内部的消毒液,所述弹性塑料瓶体上部呈椭圆形、下部呈圆环形,所述圆环形内圆为可插入体温计的体温计孔,在体温计孔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瓶体内部相连通的出液孔,在体温计孔的内壁上设置一层涂抹垫,所述涂抹垫呈圆环状且其圆环内圆为消毒孔。需要对体温计消毒时,将体温计从消毒孔的一侧伸入并从另一侧取出,即可完成消毒过程。但是,上述消毒装置中存在一个问题,由于不对涂抹垫进行更换,涂抹垫的表面容易发生损坏,同时,随着消毒次数的增加,涂抹垫也会被污染,导致消毒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更换功能的体温计消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涂抹垫不方便进行更换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具有自动更换功能的体温计消毒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储存有消毒液的瓶体,瓶体的下方设有水槽,瓶体以开口朝下倒扣在水槽内;水槽的下方设有消毒管,消毒管与水槽之间设有竖向的伸缩杆和弹簧;消毒管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固定件与消毒管固定连接,活动件位于固定件的下方,活动件上连接有竖向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贯穿消毒管并与消毒管滑动连接,支撑杆的下部与水槽之间连接有传动杆;支架上还设有储存有圆筒形的涂抹垫的储存盒,储存盒的底部与消毒管之间连接有倾斜的导料管;水槽的侧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水槽的内部连通,排水管的进水端的底部与瓶体的开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排水管的出水端位于导料管的正上方,导料管上设有与排水管的出水端对应的通孔,水槽的下部设有竖向的限位杆,限位杆的上端与水槽铰接,限位杆的下端伸入导料管的内部,导料管上设有供限位杆移动的条形孔,通孔位于条形孔的上侧,水槽上设有供限位杆复位的弹性件。

设置水槽,用于储存从瓶体中流出的消毒液。设置消毒管,用于放置浸有消毒液的涂抹垫,同时可以供体温计穿过。设置伸缩杆和弹簧,用于支撑水槽移动,当水槽下移后,弹簧可以推动水槽上移。设置夹持机构,用于夹持体温计,当体温计插入固定件和活动件之间时,活动件发生移动。设置支撑杆,用于支撑活动件移动。设置传动杆,通过支撑杆的移动带动水槽移动。设置储存盒,用于放置涂抹垫。设置导流管,用于将储存盒内的涂抹垫导入到消毒管内。设置排水管,用于将水槽内高出排水管底部的消毒液排出,并使排出的消毒液滴落到导料管内的涂抹垫上。设置限位杆,用于阻挡未浸湿消毒液的涂抹垫移动。设置弹性件,用于给限位杆施加力使限位杆可以因涂抹垫的重力的增加而发生转动。

工作原理:瓶体内的部分消毒液流入到水槽中,当水槽内的消毒液的液面与瓶体开口所在水平面重合时,瓶体内的消毒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停止流入到水槽中,此时,水槽内的消毒液的液面刚好位于排水管出水端的底部;消毒管内放置有一个浸有消毒液的涂抹垫,将体温计从涂抹垫的内部穿过并插入到夹持机构的固定件和活动件之间,随着体温计的插入,活动件下移,从而使活动件通过支撑杆和传动杆带动水槽下移,水槽下移后,瓶体内的消毒液失去大气压的作用而流入到水槽中,从而使水槽内的消毒液增多,消毒液增多后,部分消毒液进入到排水管中并通过通孔流入到导料管内,此时,导料管内放置有被限位杆阻挡住的待浸湿的涂抹垫,从而使涂抹垫吸收从排水管上流出的消毒液;随着涂抹垫对消毒液的吸收,涂抹垫的重量逐渐增加,涂抹垫对限位杆的推力也逐渐增大,进而使涂抹垫推动限位杆发生转动,至到限位杆失去对涂抹垫的阻挡作用,使涂抹垫继续沿导料管移动;体温计从消毒管内的涂抹垫中穿过后,弹簧推动水槽上移恢复到初始位置,将消毒管内使用过的涂抹垫取出,导料管内的涂抹垫在吸收消毒液后从导料管进入到消毒管内,从而方便下次消毒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通过将体温计插入消毒管内进行消毒时而使消毒液流入导料管内对涂抹垫进行浸湿,从而使涂抹垫在完成对消毒液的吸收后进入到消毒管内,进而对消毒管内使用过的涂抹垫进行更换;2、利用涂抹垫吸收消毒液后的重力增加而推动限位杆的转动,从而保证了涂抹垫从限位杆处离开时所吸收的消毒液的最低的重量,进而保证了涂抹垫中的消毒液的含量,有利于保证消毒效果。

进一步,所述消毒管的底部靠近支撑杆的位置设有排料孔。通过设置排料孔,当体温计插入涂抹垫中进行消毒的时候,体温计推动涂抹垫与支撑杆相抵,从而使涂抹垫位于排料孔的正上方,当体温计从涂抹垫中穿出以后,涂抹垫失去体温计的支撑作用而从排料孔中落下,从而使涂抹垫在使用结束后能够立即的排出消毒管。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扭簧占据的空间比较小,从而有利于节约空间。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和活动件上均设有转动辊。通过设置转动辊,使体温计与固定件和活动件接触时,转动辊发生转动,从而减小体温计与固定件和活动件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转动辊的表面设有弹性层。通过设置弹性层,有利于减小转动辊对体温计施加的压强,从而避免体温计发生损坏。

进一步,所述排料孔的下方设有收集箱。设置收集箱,方便对从排料孔排出的涂抹垫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自动更换功能的体温计消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消毒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瓶体1、水槽2、套管3、滑杆4、传动杆5、消毒管6、排料孔61、夹持机构7、固定件71、活动件72、支撑杆8、导料管9、限位杆10、排水管11、涂抹垫12、储存盒13。

如图1所示的具有自动更换功能的体温计消毒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固设有储存有消毒液的瓶体1。瓶体1的下方水平设置有水槽2,瓶体1以开口朝下倒扣在水槽2内。水槽2的右侧中部设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的进水端与水槽2螺纹连接。排水管11的进水端的底部与瓶体1开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水槽2右侧的底部铰接有竖向的限位杆10,限位杆10与水槽2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水槽2的下方设有消毒管6,消毒管6通过管卡与支架固定连接。消毒管6与水槽2之间设有竖向的伸缩杆,伸缩杆包括套管3和滑杆4,套管3套装在滑杆4上,套管3的上端与水槽2固定连接,滑杆4的下端与消毒管6固定连接。滑杆4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套管3相抵,弹簧的下端与消毒管6相抵。消毒管6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7,夹持机构7包括固定件71和活动件72,固定件71为水平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的轴向方向与消毒管6的轴线方向垂直,固定杆的两端与消毒管6固定连接。固定杆的中部同轴设置有转动辊。活动件72位于固定件71的正下方,活动件72为与固定杆平行的活动杆,活动杆上也同轴设置有转动辊。转动辊的表面设有弹性层,弹性层由硅胶材料制成。活动杆的下方设有竖向的支撑杆8,支撑杆8通过连接板与活动杆的两端连接。支撑杆8的下端贯穿消毒管6的底部并与消毒管6滑动连接。支撑杆8的下部与套管3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如图2所示,消毒管6的底部靠近支撑杆8的位置设有排料孔61,排料孔61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收集箱与支架固定连接。消毒管6的右侧连接有倾斜的导料管9,导料管9的上部设有与限位杆10对应的条形孔,限位杆10的下端穿过条形孔并延伸至导料管9的内部。条形孔的右侧设有与排水管11的出水端对应的通孔。导料管9的右端设有储存有圆筒形的涂抹垫12的储存盒13,涂抹垫12为海绵垫,储存盒13的底部与导料管9连通。储存盒13与支架固定连接。

使用时,瓶体1内的部分消毒液流入到水槽2中,当水槽2内的消毒液的液面与瓶体1开口所在水平面重合时,瓶体1内的消毒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停止流入到水槽2中,此时,水槽2内的消毒液的液面刚好位于排水管11出水端的底部;消毒管6内放置有一个浸有消毒液的涂抹垫12,将体温计从涂抹垫12的内部穿过并插入到夹持机构7的固定件71和活动件72之间,随着体温计的插入,活动件72下移,从而使活动件72通过支撑杆8和传动杆5带动水槽2下移,水槽2下移后,瓶体1内的消毒液失去大气压的作用而流入到水槽2中,从而使水槽2内的消毒液增多,消毒液增多后,部分消毒液进入到排水管11中并通过通孔流入到导料管9内,此时,导料管9内放置有被限位杆10阻挡住的待浸湿的涂抹垫12,从而使涂抹垫12吸收从排水管11上流出的消毒液;随着涂抹垫12对消毒液的吸收,涂抹垫12的重量逐渐增加,涂抹垫12对限位杆10的推力也逐渐增大,进而使涂抹垫12推动限位杆10发生转动,至到限位杆10失去对涂抹垫12的阻挡作用,使涂抹垫12继续沿导料管9移动;体温计从消毒管6内的涂抹垫12中穿过后,弹簧推动水槽2上移恢复到初始位置,将消毒管6内使用过的涂抹垫12取出,导料管9内的涂抹垫12在吸收消毒液后从导料管9进入到消毒管6内,从而方便下次消毒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