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保温功能的输液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042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具有保温功能的输液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以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的方式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液椅也叫点滴椅、吊瓶椅,主要用于医疗单位给病员输液,早期采用非常简单的座椅或是沙发,质量,安全,易用性都很差。寒冷的冬天,患者在输液的时候,由于输液温度低,输入到患者手部的时候会使患者的手变得冰凉,且通常来输液的患者身体都比较虚弱,更容易感到寒冷,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手部冻伤。人们通常采用暖水袋、热水瓶等传统的加热方法,温度忽高忽低,使用也极其不便。现有技术中还采用在扶手上设置加热开关,通过输液手对扶手的压力,接通电路,向患者的输液手部传递热量,但是由于病人输液时,难以长期保持输液手长期放置在扶手上,患者可能会玩电子产品,或者用手端水、看报等,用输液手控制电路的开关,相对限制了患者的双手,不方便患者使用手。

因此,有必要提出具有保温功能的输液椅,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具有保温功能的输液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会感到寒冷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了具有保温功能的输液椅,包括椅座、椅背、扶手和椅脚,椅脚连接在椅座下方,椅座内从下到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和保护层,第一导电板固定连接在椅座下表面,第二导电板固定连接在保护层下方,保护层固定连接在椅座上表面,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之间存在间隔,椅座内还设置有弹性装置,第一导电板电连接有电源,第二导电板电连接有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电源与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并联,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组成控制电源支路的第一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设置在椅背内;

所述扶手连接在椅座上方,扶手内设置有加热垫,加热垫与电源串联;所述椅背上端沿椅背竖直方向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从上到下依次还连接有固定杆、支杆、第一提醒杆、第二提醒杆和第三提醒杆,支撑杆与支杆铰接,支杆靠近椅背的一侧通过细绳挂放有档杆,档杆的下端套装有导电片,固定杆与支杆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一提醒杆、第二提醒杆和第三提醒杆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表面安装有导电环,第一提醒杆、第二提醒杆和第三提醒杆上的导电环分别与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电连接,所述导电片和导电环分别组成控制第一电阻支路、第二电阻支路、第三电阻支路的第二开关。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患者坐在椅座上,椅座内设置的弹性装置使得椅座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位移,第二导电板即发生竖直向下运动,与第一导电板接触,此时即接通了第一开关。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的间隔较小,一般儿童的重量也可以接通第一开关。支杆上挂放输液瓶后,受到输液瓶重力的作用下,支杆向下发生转动,同时连接在支杆上的档杆也会向下运动,使得档杆下端套装的导电片恰好能够与第三提醒杆上的导电环接触,从而连通第三电阻支路的第二开关,整个电路即连通,此时扶手内设置的加热垫可以产生热量,患者可以将输液手放置在扶手上进行保暖。同理,随着输液瓶内液体逐渐减小,在弹簧弹力的拉动下,支杆向上转动,即可以依次连通第二电阻支路及第一电阻支路的第二开关,使得加热垫产生热量。

此外,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冬天输液时,随着输液时间的增长,冰冷的液体逐渐流入患者体内,而患者又长时间坐在椅座上,患者会越来越感受到寒冷。本技术方案设计为第一电阻小于第二电阻小于第三电阻,档杆逐渐向上移动,电阻逐渐减小,加热垫的温度即会逐渐升高,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输液手不会感到寒冷。此外,将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设置在椅背内,电路接通后,电流在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的时候,会产生热量,此时热量即可以通过椅背传递到患者的背部,从而对患者背部也起到保温的作用。

本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会感到寒冷的问题。有益效果:1、患者通过坐在椅座上实现第一开关的闭合,操作容易、简单,不需要患者长期将输液手放置在扶手上,相对释放了手的自由,便于患者用手喝水、玩电子产品等;2、利用输液瓶重力的变化,接通不同电路的电阻来控制加热垫的温度,逐渐升高,有效保证患者的输液手不被冻伤;3、利用档杆和输液瓶挂放在支杆上,控制支杆的运动及电路的连通,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只需要挂放输液瓶即可,不用担心触电的问题;4、利用电流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时,也会产生热量,从而将热量传递到患者的背部,对患者背部进行保温。本技术方案设计巧妙,便于操作,便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使用手部进行操作,实用性强。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环由透明导电薄膜制成;使得导电环既能导电又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高透明率。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提醒杆、第二提醒杆和第三提醒杆内靠近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提醒灯,提醒灯从下到上的灯光颜色依次为绿色、黄色和红色,第一提醒杆、第二提醒杆和第三提醒杆内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空腔;由于输液的时间一般比较长,被注射患者有时会睡着无视了药液量的多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静脉注射过程中极其危险,医护人员在发现后往往来不及应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医疗风险。提醒灯的设置,使得灯光可穿过导电环和空腔投射出去,便于提醒医护人员或者患者输液瓶的输液进度,当输液瓶挂放在支杆上时,档杆下移,刚好将提醒灯全部阻挡,使得灯光无法穿过,随着输液瓶内液体的流失,档杆逐渐上移,档杆通过第三提醒杆时,绿色灯光即穿过导电环和空腔投射出去,同理,当档杆通过第一提醒杆时,红色灯光即穿过导电环和空腔投射出去,此时,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可以同时观察到绿色、黄色和红色的灯光,即在提醒输液瓶内的液体快输完了,需要结束输液或者更换输液瓶。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导电片的长度不小于第一提醒杆、第二提醒杆和第三提醒杆之间的距离;若导电片的长度较短,档杆在向上通过第一提醒杆、第二提醒杆和第三提醒杆的过程中,依次连通第一电阻支路、第二电阻支路、第三电阻支路的时间间隔较长,患者手部在间隔时间段会感受到寒冷。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性装置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作用力与位移的关系非常灵敏,柔软性能好,即变形的范围相对较宽,便于适用在本技术方案中,且其制作容易、建构紧凑、能量利率高。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杆上开设有用于挂放的两个凹槽;其中一个凹槽用于挂放输液瓶,另一个凹槽用于挂放档杆,当支杆在发生转动时,凹槽的设置使得输液瓶和档杆不会随意在支杆上发生滑动,相对限定了输液瓶和档杆的位置,方便挂放输液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保温功能的输液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档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提醒杆、第二提醒杆或者第三提醒杆的截面三维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椅座10、椅背11、扶手12、椅脚13、第一导电板20、第二导电板21、螺旋弹簧22、保护层23、第一电阻30、第二电阻31、第三电阻32、加热垫40、支撑杆50、档杆51、导电片52、固定杆53、支杆54、弹簧55、凹槽56、输液瓶57、第一提醒杆60、第二提醒杆61、第三提醒杆62、通孔63、导电环64、提醒灯65、空腔66。

实施例基本如图1、2、4所示:本发明具有保温功能的输液椅,包括椅座10、椅背11、扶手12和椅脚13,椅脚13连接在椅座10下方,椅座10内从下到上安装有水平方向的第一导电板20、第二导电板21和保护层23,第一导电板20固定连接在椅座10下表面,第二导电板21固定连接在保护层23下方,保护层23固定连接在椅座10上表面,第一导电板20和第二导电板21之间存在间隔,椅座10内还安装有螺旋弹簧22,第一导电板20电连接有电源,第二导电板21电连接有第一电阻30、第二电阻31和第三电阻32,电源与第一电阻30、第二电阻31、第三电阻32并联,第一导电板20和第二导电板21组成控制电源支路的第一开关,第一电阻30、第二电阻31和第三电阻32安装在椅背11内;

扶手12连接在椅座10上方,扶手12内安装有加热垫40,加热垫40与电源串联;椅背11上连接有支撑杆50,支撑杆50上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固定杆53、支杆54、第一提醒杆60、第二提醒杆61和第三提醒杆62,支杆54与支撑杆50铰接,支杆54上开设有用于挂放的两个凹槽56,支杆54右侧的凹槽56中挂放输液瓶57,支杆54左侧的凹槽56中挂放档杆51,档杆51的下端套装有导电片52,固定杆53与支杆54之间连接有弹簧55,第一提醒杆60、第二提醒杆61和第三提醒杆62上均开设有通孔63,档杆51穿过通孔63设置,通孔63表面安装有导电环64,导电环64由透明导电薄膜制成,第一提醒杆60、第二提醒杆61和第三提醒杆62上的导电环64分别与第一电阻30、第二电阻31、第三电阻32电连接,导电片52和导电环64分别组成控制第一电阻30支路、第二电阻31支路、第三电阻32支路的第二开关,第一提醒杆60、第二提醒杆61和第三提醒杆62内左侧安装有提醒灯65,提醒灯65从下到上的灯光颜色依次为绿色、黄色和红色,第一提醒杆60、第二提醒杆61和第三提醒杆62内右侧开设有空腔66,如图3所示。

使用时,先把输液瓶57挂放在支杆54上的右侧凹槽56中,支杆54受到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发生转动,连接在支杆54上的档杆51也会向下移动,由于档杆51上套接有导电片52,导电片52移动到第三提醒杆62的位置时,即与第三提醒杆62上的导电环64相互接触,同时第三提醒杆62上的导电环64与第三电阻32连接,即将第三电阻32支路上的第二开关接通。

然后当患者坐上椅座10时,患者的重力会对椅座10内的螺旋弹簧22施加压力,螺旋弹簧22压缩,使得椅座10向下压缩,连接在保护层23下方的第二导电板21即竖直向下运动,与第一导电板20接触,即将电源支路的第一开关连接。此时,整个电路即连通,扶手12内设置的加热垫40通过电流产生热量,患者将输液手放置在扶手12上即可以进行保暖、加热。

随着输液瓶57中液体的逐渐减小,在弹簧55弹力的拉动下,支杆54即向上发生转动,档杆51上的导电片52即依次与第二提醒杆61、第一提醒杆60上的导电环64接触,连通第二电阻31支路、第一电阻30支路。由于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冬天输液时,随着输液时间的增长,冰冷的液体逐渐流入患者体内,而患者又长时间坐在椅座10上,患者会越来越感受到寒冷。本实施例中设计为第一电阻30小于第二电阻31小于第三电阻32,即随着档杆51的上升,电阻逐渐减小,加热垫40的温度即会逐渐升高,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输液手不会感到寒冷。

而一开始设置在第一提醒杆60、第二提醒杆61和第三提醒杆62中的提醒灯65,光线被档杆51挡住,无法投射出去。随着档杆51逐步向上移动,通过第三提醒杆62时,绿色灯光即穿过导电环64和空腔66投射出去,提醒医护人员和患者输液瓶57的液体在流失。同理,当档杆51通过第一提醒杆60时,红色灯光即穿过导电环64和空腔66投射出去,此时,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可以同时观察到绿色、黄色和红色的灯光,即在提醒输液瓶57内的液体快输完了,需要结束输液或者更换输液瓶57。

此外,将第一电阻30、第二电阻31和第三电阻32设置在椅背11内,电路接通后,电流在通过第一电阻30、第二电阻31和第三电阻32的时候,会产生热量,此时热量即可以通过椅背11传递到患者的背部,从而对患者背部也起到保温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