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食品、保健食品、药品领域,涉及一种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子vc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c(即l-抗坏血酸)能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帮助酶将胆固醇转化为胆酸排泄,因而减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机体抵抗能力;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预防及治疗坏血病,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的辅助治疗;维生素c性质极不稳定,分子中含有二烯醇基的结构,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极易被氧化,及内酯环的结构极易水解;其水溶液与空气接触后,受氧的影响而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再经水解形成二酮古洛糖酸而失去治疗活性,此化合物再被氧化则成草酸及l-丁糖酸;由于维生素c口服液在生产及贮存期间易发生变色等质量问题,是口服液生产中较难掌握的品种之一;由于上述原因,维生素c口服液制剂非常之少,且国内尚无维生素c钠口服液。
由于维生素c口服液特别易氧化分解变色,出现药液颜色发黄、ph不稳定、质量分数下降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因维生素c水溶液不稳定,遇空气或热易变质,在制备过程中需水中通入氮气或co2气体至饱和,再加入偏重亚硫酸钠、l-盐酸半胱氨酸复合抗氧化剂等物质,降低其被氧化的可能性,这给产品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和较多不良反应。
维生素c钠(即l-抗坏血酸钠)的作用与维生素c相同,但
由于是钠盐,所以性能更稳定,同时不再有维生素c的强酸性,可以与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更优于维生素c;维生素c钠进入人体后以离子vc状态存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参与人体的体内多种代谢过程。
本发明开发的维生素c钠口服液ph值接近中性,在临床大剂量用药中能克服维生素c口服液强酸性带来不良反应和联合用药局限性;同时,也可由于维生素c钠稳定性高于维生素c,在口服液制备过程中少加抗氧化剂等药用辅料,减少潜在用药危险;摄入过多钠离子容易引起高血压,本发明中添加了氯化钾,用于平衡维生素c钠口服液中的钠离子,使得本发明的口服液服用更安全,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速效、质量稳定的离子vc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扩大维生素c钠的适用范围,解决维生素c口服液带来使用局限,也能减少其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子vc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0.5-10g、氯化钾1-50g、edta-2na0.1-5g、矫味剂0-20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或者维生素c钠0.5-10g、山梨酸钾0.1-5g、矫味剂0-20g、色素0.001-5g、香精0.01-5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10g、氯化钾1g、edta-2na5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0.5g、氯化钾50g、edta-2na0.1g、矫味剂20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5g、氯化钾34g、edta-2na2g、矫味剂11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0.5g、山梨酸钾5g、色素5g、香精0.01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10g、山梨酸钾0.1g、矫味剂20g、色素0.001g、香精5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6g、山梨酸钾3g、矫味剂9g、色素2g、香精3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vc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配制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纯化水(已通过n2饱和),加edta-2na(或山梨酸钾)搅拌至溶解,加入维生素c钠、矫味剂,搅拌使完全溶解,添加n2(或co2)饱和的纯化水至足量,用微孔滤膜过滤,在n2(或co2)气流下灌装轧盖,最后100℃下流通蒸汽灭菌15min灭菌,再将温度迅速降至室温,以防长时间高温导致维生素c分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填补国内维生素c钠口服液的空白,提供一种安全、有效、速效、质量稳定的维生素c钠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扩大维生素c钠的适用范围,解决维生素c口服液带来使用局限,也能减少其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功效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10g、氯化钾1g、edta-2na5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配制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纯化水(已通过n2饱和),加edta-2na(或山梨酸钾)搅拌至溶解,加入维生素c钠,搅拌使完全溶解,添加n2(或co2)饱和的纯化水至足量,用微孔滤膜过滤,在n2(或co2)气流下灌装轧盖,最后100℃下流通蒸汽灭菌15min灭菌,再将温度迅速降至室温,以防长时间高温导致维生素c分解。
实施例2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0.5g、氯化钾50g、edta-2na0.1g、矫味剂20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配制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纯化水(已通过n2饱和),加edta-2na(或山梨酸钾)搅拌至溶解,加入维生素c钠、矫味剂,搅拌使完全溶解,添加n2(或co2)饱和的纯化水至足量,用微孔滤膜过滤,在n2(或co2)气流下灌装轧盖,最后100℃下流通蒸汽灭菌15min灭菌,再将温度迅速降至室温,以防长时间高温导致维生素c分解。
实施例3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5g、氯化钾34g、edta-2na2g、矫味剂11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配制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纯化水(已通过n2饱和),加edta-2na(或山梨酸钾)搅拌至溶解,加入维生素c钠、矫味剂,搅拌使完全溶解,添加n2(或co2)饱和的纯化水至足量,用微孔滤膜过滤,在n2(或co2)气流下灌装轧盖,最后100℃下流通蒸汽灭菌15min灭菌,再将温度迅速降至室温,以防长时间高温导致维生素c分解。
实施例4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0.5g、山梨酸钾5g、色素5g、香精0.01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配制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纯化水(已通过n2饱和),加edta-2na(或山梨酸钾)搅拌至溶解,加入维生素c钠、色素和香精,搅拌使完全溶解,添加n2(或co2)饱和的纯化水至足量,用微孔滤膜过滤,在n2(或co2)气流下灌装轧盖,最后100℃下流通蒸汽灭菌15min灭菌,再将温度迅速降至室温,以防长时间高温导致维生素c分解。
实施例5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
c钠10g、山梨酸钾0.1g、矫味剂20g、色素0.001g、香精5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配制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纯化水(已通过n2饱和),加edta-2na(或山梨酸钾)搅拌至溶解,加入维生素c钠、矫味剂、色素和香精,搅拌使完全溶解,添加n2(或co2)饱和的纯化水至足量,用微孔滤膜过滤,在n2(或co2)气流下灌装轧盖,最后100℃下流通蒸汽灭菌15min灭菌。再将温度迅速降至室温,以防长时间高温导致维生素c分解。
实施例6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维生素c钠6g、山梨酸钾3g、矫味剂9g、色素2g、香精3g和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配制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纯化水(已通过n2饱和),加edta-2na(或山梨酸钾)搅拌至溶解,加入维生素c钠、矫味剂、色素和香精,搅拌使完全溶解,添加n2(或co2)饱和的纯化水至足量,用微孔滤膜过滤,在n2(或co2)气流下灌装轧盖,最后100℃下流通蒸汽灭菌15min灭菌。再将温度迅速降至室温,以防长时间高温导致维生素c分解。
实施例7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果葡糖
浆200g,苹果酸5g,维生素c钠5g,氯化钾10g,edta-2na0.1g,经氮气饱和处理后的纯化水1000ml。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配制容器中,加处方量800ml的纯化水(已通过n2饱和),加edta-2na1g搅拌至溶解,加入维生素c钠5g、果葡糖浆200g、苹果酸5g、氯化钾10g,搅拌使完全溶解,添加n2饱和的纯化水至足量,用微孔滤膜过滤,在n2气流下灌装轧盖,最后100℃下流通蒸汽灭菌15min灭菌,再将温度迅速降至室温,灯检,质检,包装即得维生素c钠口服液。
实施例8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果葡糖浆200g,苹果酸5g,维生素c钠0.5g,氯化钾1g,山梨酸钾0.1g,香精0.1g,色素0.001g,纯化水1000ml。
一种离子vc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配制容器中,加配方量800ml的纯化水,按顺序加入果葡糖浆200g、维生素c钠5g、苹果酸5g、氯化钾10g,搅拌使完全溶解,另取一容器将色素0.001g溶解后加入配置容器中,最后加入香精0.1g搅拌均匀,过100目筛筛网过滤,预热,脱气,100℃下流通蒸汽灭菌15min灭菌,预冷却至25℃,并添加脱氧灭菌后的纯化水至足量,冷却至4℃,充入co2气体,灌装,包装,质检合格即得维生素c钠碳酸饮料或是保健饮品。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
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