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尿不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236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尿不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卫生护理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尿不湿。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了婴儿或某些病人因无知或失禁而尿湿或大便到裤子所造成的困扰,现市场上出现了用来防止此困扰的尿不湿。现有的尿不湿,其结构一般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亲水面层、传导层、吸水层和防水胶层和透气复合膜层;此种尿不湿具有吸水力强、吸水量大、不渗不漏、柔软舒适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尿不湿在吸收一定量的尿液或大便拉在尿不湿上后需进行及时更换。对于一些不会说话的使用者来说,常常因无法让旁人掌握到尿不湿已处于吸尿饱和状态或者具有大便需进行更换,旁人又没有去检查,而造成使用者的屁股被尿或大便长时间接触,对使用者产生不适,甚至导致使用者出现红屁股,起湿疹,患上皮肤病的问题。对于婴儿来说,必须掰开尿不湿察看,这将打扰睡梦中的婴儿,如果是在冬天,婴儿穿的衣服较多,掰开尿不湿察看还会让婴儿感冒,非常不方便。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及时检测到尿湿或排便的尿不湿,方便看护人员及时更换,保护婴儿或病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尿不湿,该智能尿不湿通过提醒装置能够检测到使用者的尿湿、排便情况,而且可拆卸并重复使用,及时提醒监护人进行尿不湿的更换,防止了尿湿度过大而造成的尿疹、瘙痒、细菌滋生等病情。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尿不湿,包括尿不湿本体,所述尿不湿本体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叠合的亲水层、传导层、吸水层、防水胶层、透气复合膜层,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防水胶层与透气复合膜层间的提醒装置,所述提醒装置包括:

氨传感器,用于检测渗透到尿不湿中的尿液的氨成分;

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尿不湿的湿度数值;

硫化氢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渗透在尿不湿中的硫化氢气体的浓度;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尿不湿内的温度数值;

微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氨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硫化氢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尿不湿的氨成分、湿度数值、硫化氢气体的浓度、温度数值并经过分析处理,转化为尿湿、排便或尿湿/排便的信号;

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微控制器产生的尿湿、排便或尿湿/排便的信号并发送至看护人员的移动终端上。

优选地,所述提醒装置还包括一个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微型电池,用于对所述提醒装置提供电能。

优选地,所述提醒装置还包括一个连接至所述微型电池上的充电端口,用于接插外部电源对所述微型电池充电。

优选地,所述提醒装置还包括警示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当产生尿湿、排便或尿湿/排便的信号时,会显示红色警示灯。

优选地,所述硫化氢气体传感器为红外线气体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提醒装置采用系带、魔术贴或拉链式结构可拆卸安装于防水胶层与透气复合膜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尿不湿外围边缘设置有一层阻尿层,由疏水性纤维构成。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纤维选自涤纶、锦纶、氨纶、腈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智能尿不湿,通过提醒装置能够检测到使用者的尿湿、排便情况,而且可拆卸并重复使用,及时提醒监护人进行尿不湿的更换,防止了尿湿度过大而造成的尿疹、瘙痒、细菌滋生等病情。

(2)本发明的智能尿不湿,提醒装置中的氨传感器可以检测渗透到尿不湿中的尿液的氨成分,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尿不湿的湿度数值,硫化氢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渗透在尿不湿中的硫化氢气体的浓度,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尿不湿内的温度数值,多个传感器协同检测,氨成分、湿度、温度、硫化氢浓度等多个参数能够全方位地判断出尿湿、排便或尿湿/排便的信息,便于尿不湿的及时更换。

(3)本发明的智能尿不湿,提醒装置中的微型电池和充电端口确保了其充足的电量,能够长时间重复使用,节约了监护成本。

(4)本发明的智能尿不湿,外围边缘设置的阻尿层由疏水性纤维构成,强度远远高于天然纤维,耐磨、耐撕,防止了尿液和粪便的侧漏,阻止了不友好气味的扩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尿不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尿不湿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提醒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1-亲水层,2-传导层,3-吸水层;4-防水胶层,5-提醒装置,6-透气复合膜层,7-阻尿层,510-氨传感器,520-湿度传感器,530-硫化氢气体传感器,540-温度传感器,550-微控制器,560-通讯模块,570-微型电池,580-充电端口,590-警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尿不湿,包括尿不湿本体,尿不湿本体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叠合的亲水层1、传导层2、吸水层3、防水胶层4、透气复合膜层6、阻尿层7,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防水胶层4与透气复合膜层6间的提醒装置5,提醒装置5通过系带、魔术贴或拉链式结构可拆卸安装,方便了其结合尿不湿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其中,尿不湿外围边缘设置有一层阻尿层7,由疏水性纤维构成,疏水性纤维选自涤纶、锦纶、氨纶、腈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疏水性纤维的强度远远高于天然纤维,耐磨、耐撕,防止了尿液和粪便的侧漏,阻止了不友好气味的扩散。

如图3所示,提醒装置5包括氨传感器510,用于检测渗透到尿不湿中的尿液的氨成分。具体的,在氨传感器510内填充有二乙酰,吸收到尿液中的氨成分时,二乙酰与尿液中的氨成分反应即产生氨检测信号。

湿度传感器520,用于检测尿不湿的湿度数值。如正常情况下相对湿度为40-60%,突然相对湿度值增加到80%以上,则使用者可能发生了排尿行为。硫化氢气体传感器530,用于检测渗透在尿不湿中的硫化氢气体的浓度。温度传感器540,用于检测尿不湿内的温度数值。

微控制器550,用于接收所述氨传感器510、湿度传感器520、硫化氢气体传感器530、温度传感器540检测到的尿不湿的氨成分、湿度数值、硫化氢气体的浓度、温度数值并经过分析处理,转化为尿湿、排便或尿湿/排便的信号。微控制器550可以为一种微控制单元(mcu)、微处理器、数据处理芯片、或者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信息处理单元。

通讯模块560,用于接收微控制器产生的尿湿、排便或尿湿/排便的信号并发送至看护人员的移动终端上。微型电池570,与微控制器550连接,用于对所述提醒装置提供电能。充电端口580,用于接插外部电源对微型电池570充电。警示模块590,与微控制器550连接,当产生尿湿、排便或尿湿/排便的信号时,会显示红色警示灯。

在使用该智能尿不湿时,当使用者每一次小便或大便后,氨传感器510可以检测渗透到尿不湿中的尿液的氨成分。具体的,在氨传感器510内填充有二乙酰,吸收到尿液中的氨成分时,二乙酰与尿液中的氨成分反应即产生氨检测信号。湿度传感器520可以检测尿不湿的湿度数值。硫化氢气体传感器530可以检测渗透在尿不湿中的硫化氢气体的浓度。温度传感器540可以检测尿不湿内的温度数值。如果以上四个传感器中的氨成分、湿度数值、硫化氢气体浓度数值、温度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发生数值的异常,均会发送至微控制器550。

微控制器550接收所述氨传感器510、湿度传感器520、硫化氢气体传感器530、温度传感器540检测到的尿不湿的氨成分、湿度数值、硫化氢气体的浓度、温度数值并经过分析处理,转化为尿湿、排便或尿湿/排便的信号并传输至通讯模块560。警示模块590在产生尿湿、排便或尿湿/排便的信号时,会显示红色警示灯。

通讯模块560接收微控制器产生的尿湿、排便或尿湿/排便的信号并发送至看护人员的移动终端上。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环等具有信息接收功能的工具。微型电池570日常对所述提醒装置提供电能。当电能不足时,可以将充电端口580接插外部电源对微型电池570充电。

本发明的智能尿不湿,通过提醒装置能够检测到使用者的尿湿、排便情况,而且可拆卸并重复使用,及时提醒监护人进行尿不湿的更换,防止了尿湿度过大而造成的尿疹、瘙痒、细菌滋生等病情。提醒装置中的氨传感器可以检测渗透到尿不湿中的尿液的氨成分,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尿不湿的湿度数值,硫化氢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渗透在尿不湿中的硫化氢气体的浓度,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尿不湿内的温度数值,多个传感器协同检测,氨成分、湿度、温度、硫化氢浓度等多个参数能够全方位地判断出尿湿、排便或尿湿/排便的信息,便于尿不湿的及时更换。提醒装置中的微型电池和充电端口确保了其充足的电量,能够长时间重复使用,节约了监护成本。外围边缘设置的阻尿层由疏水性纤维构成,强度远远高于天然纤维,耐磨、耐撕,防止了尿液和粪便的侧漏,阻止了不友好气味的扩散。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