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头痛的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122发布日期:2018-12-14 22:1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药酒。



背景技术:

头痛病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可以出现再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头痛病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一生中都有头痛发作。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中医认为,头痛之因多端,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治疗上大抵外感头痛以疏风散邪为主;内伤头痛则以平肝、滋阴补气、养血、祛瘀、化痰为法,可选用中药方进行调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药酒。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药酒,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白酒500份、防风10-15份、茵芋10-15份、川芎7-10份、制附片7-10份、人参7-10份、天门冬7-10份、山茱萸3-6份、云母3-6份、羌活3-6份、石膏3-6份、白头翁3-6份、肉桂3-6份、秦艽3-6份、羚羊角3-6份、细辛3-6份、山药3-6份、石菖蒲3-6份、甘草3-6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药酒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白酒500份、防风15份、茵芋12份、川芎10份、制附片9份、人参9份、天门冬9份、山茱萸6份、云母6份、羌活6份、石膏6份、白头翁6份、肉桂6份、秦艽6份、羚羊角3份、细辛3份、山药3份、石菖蒲3份、甘草3份。

本发明的药酒具有温阳宣痹、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头重项强,眼泪时出,欲眠,畏风,甚者耳鸣,眉眼疼痛,呕吐,目眩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药酒,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白酒500克、防风15克、茵芋12克、川芎10克、制附片9克、人参9克、天门冬9克、山茱萸6克、云母6克、羌活6克、石膏6克、白头翁6克、肉桂6克、秦艽6克、羚羊角3克、细辛3克、山药3克、石菖蒲3克、甘草3克。

将诸药择净,研细,布包,放入酒瓶中,加入白酒中,浸泡一周即成,每日3次,每次30毫升饮服。

本发明的药酒具有温阳宣痹、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头重项强,眼泪时出,欲眠,畏风,甚者耳鸣,眉眼疼痛,呕吐,目眩等。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药酒,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白酒500份、防风10‑15份、茵芋10‑15份、川芎7‑10份、制附片7‑10份、人参7‑10份、天门冬7‑10份、山茱萸3‑6份、云母3‑6份、羌活3‑6份、石膏3‑6份、白头翁3‑6份、肉桂3‑6份、秦艽3‑6份、羚羊角3‑6份、细辛3‑6份、山药3‑6份、石菖蒲3‑6份、甘草3‑6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本发明的药酒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头痛。

技术研发人员:庄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庄壮
技术研发日:2017.06.06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