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痹证的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626发布日期:2018-12-14 22:1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痹证的药酒。



背景技术: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有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凡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证。其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性、类风湿性、损伤性、增生性关节炎等。痹证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本病多为患者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可选用中药方进行调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痹证的药酒。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痹证的药酒,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白酒500份、防己10-12份、独活10-12份、茵芋6-9份、肉桂6-9份、石楠6-9份、制附片3-5份、细辛3-5份、防风3-5份、川椒3-5份、羌活3-5份、卷柏3份、干姜3-5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药酒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白酒500份、防己12份、独活10份、茵芋8份、肉桂8份、石楠8份、制附片5份、细辛5份、防风5份、川椒3份、羌活3份、卷柏3份、干姜3份。

制备方法:将诸药择净,研细,用布包好,以白酒浸渍7日即成。

本发明具有祛风除湿、补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痹证,目眩,目无所见,或中风,口噤不开,半身偏死,拘急痹痛,不能动摇,历节肿痛,骨中酸痛,手不能上头,足不得屈伸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用于治疗痹证的药酒,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白酒500克、防己12克、独活10克、茵芋8克、肉桂8克、石楠8克、制附片5克、细辛5克、防风5克、川椒3克、羌活3克、卷柏3克、干姜3克。

制备方法:将诸药择净,研细,用布包好,以白酒浸渍7日即成。每次50克,每日3次饮服。

本发明具有祛风除湿、补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痹证,目眩,目无所见,或中风,口噤不开,半身偏死,拘急痹痛,不能动摇,历节肿痛,骨中酸痛,手不能上头,足不得屈伸。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痹证的药酒,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白酒500份、防己10‑12份、独活10‑12份、茵芋6‑9份、肉桂6‑9份、石楠6‑9份、制附片3‑5份、细辛3‑5份、防风3‑5份、川椒3‑5份、羌活3‑5份、卷柏3份、干姜3‑5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本发明具有祛风除湿、补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痹证,目眩,目无所见,或中风,口噤不开,半身偏死,拘急痹痛,不能动摇,历节肿痛,骨中酸痛,手不能上头,足不得屈伸等。

技术研发人员:苏爱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爱萍
技术研发日:2017.06.06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