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腰痛的药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0247发布日期:2018-12-19 06:5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腰痛的药丸。



背景技术:

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可表现早腰部的一侧或两侧,因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发病常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挫闪为标。现代医学的肾脏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部肌肉骨骼的劳损与外伤等,以腰痛为主症时,都属于本病范畴。

腰痛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内伤与跌仆闪挫。外感者,多起病较急,腰痛明显,常伴有外感症状;内伤者,多起病隐袭,腰部酸痛,病程缠绵,常伴有脏腑症状,多见于肾虚;跌仆闪挫者,起病急,疼痛部位固定,瘀血症状明显,常有外伤史。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邪重浊、痹着腰部,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或肾精亏虚、髓海不充等,均克引起腰痛。当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治,可选用中药方进行调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腰痛的药丸。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腰痛的药丸,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杜仲9-12份、干姜6-9份、地黄6-9份、山茱萸6-9份、肉桂6-9份、甘草2-4份、白术2-4份、黄芪2-4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药丸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杜仲10份、干姜9份、地黄9份、山茱萸6份、肉桂6份、甘草4份、白术2份、黄芪2份。

本发明的药丸具有补益肝肾、温阳活血的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坐起欲倒,目眩,肢软乏力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腰痛的药丸,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杜仲10克、干姜9克、地黄9克、山茱萸6克、肉桂6克、甘草4克、白术2克、黄芪2克。

将诸药择净,研细,蜜丸即成,每次9克,每日2次,温黄酒适量送服。

本发明的药丸具有补益肝肾、温阳活血的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坐起欲倒,目眩,肢软乏力等。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腰痛的药丸,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杜仲9‑12份、干姜6‑9份、地黄6‑9份、山茱萸6‑9份、肉桂6‑9份、甘草2‑4份、白术2‑4份、黄芪2‑4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本发明的药丸具有补益肝肾、温阳活血的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坐起欲倒,目眩,肢软乏力等。

技术研发人员:余夕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夕蓉
技术研发日:2017.06.09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