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入药的三七粉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9122阅读:27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直接入药的三七粉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七为常用名贵中药材,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之功效。三七中所含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三七素、黄酮苷、槲皮素等为主要活性成分,其中皂苷类成分的稳定性易受酸碱度及高温的影响,为了提高三七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历来多将三七直接打粉使用。目前制备三七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直接将三七原药材打碎、烘干、粉碎。该法工艺简单、有效成分保留完全,但是三七原药材表面泥沙难清洗,微生物较多,并且打粉环境洁净度差,往往导致三七粉微生物超标,不利于直接入药或服用。(2)三七粉制备过程中引入灭菌工艺,如蒸煮、干热灭菌、湿热灭菌、酒精灭菌或辐射灭菌等。该方法可以使三七粉微生物限度达到要求,但是各有利弊,蒸煮法和干、湿热灭菌法如果灭菌温度、时间不加以准确控制,则会使三七活性成分明显降低;酒精灭菌由于乙醇使用量较大且易挥发,使得生产安全风险增大,生产成本增加,并且使用酒精会导致化学残留,产生安全性担忧;辐射灭菌则对三七化学成分是否有影响尚需全面考察,并且其实用性较差,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和灭菌质量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以上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七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烘干:将洗净的三七中药材在50~60℃下,烘干时间为2~5h得干品;

二、粗碎:将干品粗碎为直径0.5~1.0cm的粗粒;

三、灭菌:在十万级洁净区环境下,对粗粒进行湿热灭菌,堆积厚度为5~10cm,灭菌温度为100~115℃,灭菌时间为30~90min,在45~60℃下真空干燥2~6h,得灭菌粗粒;

四、制细粉:灭菌粗粒在十万级洁净区环境下粉碎成80目以上的普通粉或300目以上的破壁粉。

其中,作为优选方案中的烘干步骤的温度为50℃,时间为2小时,灭菌步骤的灭菌温度为110℃,灭菌时间45分钟。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的烘干步骤的温度为55℃,时间为2小时,灭菌步骤的灭菌温度为105℃,灭菌时间6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三七粉传统制备工艺中,水洗净制之后干燥温度都是80~90℃。本发明发现,净制宜低温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时间2~4小时,虽然对物料灭菌效果影响不大,但药材含水量稍高,韧性增加,有利于粗碎工艺顺利进行,缩短了粉碎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对皂苷类有效成分无影响;

(2)三七粉传统制法中,粗碎之后直接干燥,但本发明在粗碎之后先湿热灭菌,然后再真空低温干燥。经证实,本发明在粗碎后增加湿热灭菌工艺,灭菌时物料颗粒大小为0.5~1.0cm,铺料厚度为5~10cm,灭菌温度为100~110℃,灭菌时间为30~90min,制得的三七粉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中关于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量要求;

(3)三七粉传统制备工艺中,干燥方式为普通干燥,温度一般为80~90℃,干燥时间为3~4h,但是本发明采用真空干燥,温度降低到45~60℃,干燥时间为2~6h。经实验证实,本发明将干燥方式改为真空干燥,降低温度、适当延长干燥时间,可以显著提高三七皂苷类活性成分的保留率,与生三七粉相比,所得三七粉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7;

(4)本发明制得的三七粉与传统加工的三七粉分别直接入药,制成复方中药制剂后,经对比研究,其主要皂苷类有效成分溶出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三七粉hplc指纹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取3kg三七原药材,置洗药机中用自来水洗净三七表面泥沙,漉干,置鼓风干燥箱中50℃烘干2小时,取出,用药材破碎机粗碎成直径0.5~1.0cm的三七颗粒,置灭菌箱中,110℃湿热灭菌45min,取出,50℃真空干燥2小时,用高速粉碎机粉碎,制成150目三七粉,备用。灭菌和粉碎均在十万级洁净区环境下操作。

实施例2

取3kg三七原药材,置洗药机中用自来水洗净三七表面泥沙,漉干,置鼓风干燥箱中55℃烘干2小时,取出,用药材破碎机粗碎成直径0.5~1.0cm的三七颗粒,置灭菌箱中,105℃湿热灭菌60min,取出,50℃真空干燥5小时,用振动式微粉机低温粉碎制成350目三七破壁粉,备用。灭菌和粉碎均在十万级洁净区环境下操作。

实施例3:

取3kg三七原药材,置洗药机中用自来水洗净三七表面泥沙,漉干,置鼓风干燥箱中60℃烘干2小时,取出,用药材破碎机粗碎成直径0.2~0.3cm的三七颗粒,置热循环干燥箱中,80℃干燥5小时,用高速粉碎机粉碎,制成150目三七粉,备用。三七干燥和粉碎工艺在非洁净区普通环境下操作。

实施例4:

取3kg三七原药材,置洗药机中用自来水洗净三七表面泥沙,漉干,置鼓风干燥箱中50℃烘干2小时,取出,用药材破碎机粗碎成直径0.5~1.0cm的三七颗粒,置灭菌箱中,115℃湿热灭菌60min,取出,50℃真空干燥2小时,用高速粉碎机粉碎,制成150目三七粉,备用。灭菌和粉碎均在十万级洁净区环境下操作。

实施例5:

上述实施例所用三七均为同批次原药材,质量合格;实施例3无灭菌工艺,产品为生三七粉;实施例4的湿热灭菌条件为115℃,60min。取实施例1~4样品适量,分别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和控制菌检査(通则1106)及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通则1107)检测各样品的微生物含量,结果见表1。

表1样品的微生物限量检测结果

结果表明,实施例1、2、4制得的三七粉微生物限度符合要求,实施例3为传统工艺制备的三七粉,其细菌总数太多,无法计数,远超药典限度要求,微生物限度不符合规定。

实施例6:

取上述实施例1~4三七粉样品各一份,照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三七【含量测定】项下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三七皂苷r1四种主要成分的总量,结果见表2.

表2三七粉四种主要皂苷总含量测定结果

结果表明,实施例1、2制得的三七粉四种主要皂苷总量保留率高,实施例4条件下,灭菌温度较高,对三七药材主要皂苷成分破坏较大。

实施例7:

取实施例1~4制备的三七粉各一份,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三七【含量测定】项下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并记录色谱图(附图1,s1:实施例1样品:s2实施例2样品;s3实施例3样品;s4实施例4样品),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系统”(2012.1版),计算各样品之间的相似度,结果见表3。

表3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实施例1~3所制备的复方胶囊剂之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7,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工艺变更前后复方血栓通胶囊物质基础未发生重大改变,实施例4则相似度较低,说明灭菌条件对三七物质基础影响较大。

实施例8:

取上述实施例1~4三七粉样品各250g,分别加入丹参、黄芪等药材稠膏96g,再分别与相同量的滑石粉、淀粉,混匀,湿法制粒,流化床干燥,直径1.0mm筛整粒,灌装胶囊,分别得到四种含三七粉的胶囊剂样品1~4。取上述胶囊样品,依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附录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分别以纯化水、ph6.8磷酸缓冲液、ph4.5醋酸缓冲液各500ml为溶出介质,在转速为75转/min条件下,于15分钟取样,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复方血栓通胶囊【含量测定】三七项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三七皂苷r1四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计算溶出度,结果见表、4、5、6。

表4释放度测定结果(纯化水)

表5释放度测定结果(ph6.8磷酸缓冲盐溶液)

表6释放度测定结果(ph4.5醋酸盐溶液)

结果表明,上述三七粉直接入药制备的中药复方制剂中,样品1、2、4的四种皂苷溶出度明显高于样品3,即未灭菌的三七生粉制备的胶囊。

综上所述,本发明由实施例1、实施例2制得的三七粉微生物限度显著改善,主要有效成分保留率高,直接入药制成复方中药制剂后,主要皂苷的溶出度得到明显提升,达到了以上三方面兼顾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