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化病的药酒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5678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白化病的药酒配方。



背景技术:

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患者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黄白色。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现有技术中,治疗白化病并没有很好的疗效,本着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白化病的药酒配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一种治疗白化病的药酒配方,由沉香、红升、附子、龟板、红萆薢、川乌、老鹳草、白胶香、马瓞儿、黄堇、还魂草、野葡萄藤、野葡萄根、散血草、小蓟、紫金龙组成。

具体的,每份按重量比,所述沉香占8%、所述红升占8%、所述附子占5%、所述龟板占5%、所述红萆薢占3%、所述川乌占3%、所述老鹳草占8%、所述白胶香占2%、所述马瓞儿占5%、所述黄堇占2%、所述还魂草占5%、所述野葡萄藤占5%、所述野葡萄根占5%、所述散血草占13%、所述小蓟占13%、所述紫金龙占10%。

本发明一种治疗白化病的药酒配方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沉香、红升、附子、龟板、红萆薢清洗干净,烘干,研磨成粉末状,过80目筛网过筛;

(2)将过筛后的粉末加入一定量的50度白酒搅拌均匀,加酒量以能够揉成团为宜,密封于容器中,保存一月;

(3)将川乌、老鹳草、白胶香、马瓞儿、黄堇、还魂草、野葡萄藤、野葡萄根、散血草、小蓟、紫金龙洗净、烘干备用;

(4)每份按总重量的10倍取50度以上白酒将川乌、老鹳草、白胶香、马瓞儿、黄堇、还魂草、野葡萄藤、野葡萄根、散血草、小蓟、紫金龙浸泡于白酒中;

(5)取出密封一月的步骤(2)产物,用纱巾包裹,置入步骤(4)中的白酒中,浸泡一月以上,待药物沉淀,取上清液为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白化病的药酒配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多种中药成分组成,无依赖性,能够显著的改善白化病的症状,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一种治疗白化病的药酒配方,由沉香、红升、附子、龟板、红萆薢、川乌、老鹳草、白胶香、马瓞儿、黄堇、还魂草、野葡萄藤、野葡萄根、散血草、小蓟、紫金龙组成。

具体的,每份按重量比,所述沉香占8%、所述红升占8%、所述附子占5%、所述龟板占5%、所述红萆薢占3%、所述川乌占3%、所述老鹳草占8%、所述白胶香占2%、所述马瓞儿占5%、所述黄堇占2%、所述还魂草占5%、所述野葡萄藤占5%、所述野葡萄根占5%、所述散血草占13%、所述小蓟占13%、所述紫金龙占10%。

本发明一种治疗白化病的药酒配方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沉香、红升、附子、龟板、红萆薢清洗干净,烘干,研磨成粉末状,过80目筛网过筛;

(2)将过筛后的粉末加入一定量的50度白酒搅拌均匀,加酒量以能够揉成团为宜,密封于容器中,保存一月;

(3)将川乌、老鹳草、白胶香、马瓞儿、黄堇、还魂草、野葡萄藤、野葡萄根、散血草、小蓟、紫金龙洗净、烘干备用;

(4)每份按总重量的10倍取50度以上白酒将川乌、老鹳草、白胶香、马瓞儿、黄堇、还魂草、野葡萄藤、野葡萄根、散血草、小蓟、紫金龙浸泡于白酒中;

(5)取出密封一月的步骤(2)产物,用纱巾包裹,置入步骤(4)中的白酒中,浸泡一月以上,待药物沉淀,取上清液为成品。

将本发明的药物成品,成人患者每日服用三次,每次30-50毫升,同时每日一次夜间将药酒涂抹于患处,内外同时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白化病的药酒配方,由沉香、红升、附子、龟板、红萆薢、川乌、老鹳草、白胶香、马瓞儿、黄堇、还魂草、野葡萄藤、野葡萄根、散血草、小蓟、紫金龙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多种中药成分组成,无依赖性,能够显著的改善白化病的症状,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山树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彦涛
技术研发日:2017.06.16
技术公布日:2017.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