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40087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对某些烧烫伤,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目前,人们对烧烫伤的外伤的治疗普遍仍是以西医为主,采用以西医为主的西医药物及治疗措施,一方面是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治疗后,有外伤的极易留下疤痕,影响美观且会给患者造成较重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治疗效果好、治疗后疤痕不明显的治疗烧烫伤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泡制而成:

栀子果实13-23份、刺梨33-45份、芭蕉根19-27份、大黄9-17份、黄梨22-32份、薄荷8-15份、金银花12-18份、紫草8-13份、白芷7-15份、白酒350份。

进一步的,所述药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泡制而成:

栀子果实22份、刺梨35份、芭蕉根25份、大黄11份、黄梨25份、薄荷13份、金银花15份、紫草10份、白芷12份、白酒350份。

进一步的,所述药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泡制而成:

栀子果实18份、刺梨38份、芭蕉根20份、大黄16份、黄梨23份、薄荷9份、金银花15份、紫草12份、白芷8份、白酒350份。

进一步的,所述药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泡制而成:

栀子果实13份、刺梨45份、芭蕉根27份、大黄9份、黄梨30份、薄荷12份、金银花17份、紫草9份、白芷14份、白酒350份。

一种制备该药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栀子果实、刺梨、芭蕉根、大黄、黄梨、薄荷、金银花、紫草、白芷清洗干净后切碎;

(2)将切碎后的原料按配方称好后混合均匀并用纱布包裹住制成药包,然后浸入医用酒精中浸泡1-3小时后取出;

(3)接着将医用酒精浸泡后的药包打开,将其中的原料放入按配方称好的白酒中搅匀后密封存放30-45天后即得药酒。

本发明的药酒为外用药,成本低,对于烧伤、烫伤有明显的效果,药酒性凉,涂抹在烧烫伤部位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或灼烧感,而且无毒副作用,抑制细菌感染,促进肌肉和皮肤组织再生,治疗好后留下的疤痕不明显,长期使用还能淡化疤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治疗效果好、治疗后疤痕不明显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酒。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泡制而成:

栀子果实13-23份、刺梨33-45份、芭蕉根19-27份、大黄9-17份、黄梨22-32份、薄荷8-15份、金银花12-18份、紫草8-13份、白芷7-15份、白酒350份。

进一步的,所述药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泡制而成:

栀子果实22份、刺梨35份、芭蕉根25份、大黄11份、黄梨25份、薄荷13份、金银花15份、紫草10份、白芷12份、白酒350份。

进一步的,所述药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泡制而成:

栀子果实18份、刺梨38份、芭蕉根20份、大黄16份、黄梨23份、薄荷9份、金银花15份、紫草12份、白芷8份、白酒350份。

进一步的,所述药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泡制而成:

栀子果实13份、刺梨45份、芭蕉根27份、大黄9份、黄梨30份、薄荷12份、金银花17份、紫草9份、白芷14份、白酒350份。

一种制备该药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栀子果实、刺梨、芭蕉根、大黄、黄梨、薄荷、金银花、紫草、白芷清洗干净后切碎;

(2)将切碎后的原料按配方称好后混合均匀并用纱布包裹住制成药包,然后浸入医用酒精中浸泡1-3小时后取出;

(3)接着将医用酒精浸泡后的药包打开,将其中的原料放入按配方称好的白酒中搅匀后密封存放30-45天后即得药酒。

本发明中所用的中药的功效如下:

栀子果实:气味:苦、寒、无毒。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

刺梨:味:凉,甘、酸微涩。清热生津,健胃消食,养颜美容。还具有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

芭蕉根: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一切肿毒,消渴,骨节烦热,血淋涩痛。

大黄:性味:苦,寒。功效:泻火解毒,用于火热炽盛,活血祛瘀,可用于治疗烫伤。

黄梨:黄梨性甘寒,性平味甘微,可用于解疮毒、解毒;

薄荷:性味:辛,凉。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等。

金银花:性味:甘、寒。具有杀菌、疏热散邪、凉血止痢、消炎解毒的作用。

紫草:性味:性寒,味甘、咸。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药;清热解毒药。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

白芷: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

使用时,每日涂抹患处2-3次,直至痊愈后可继续坚持涂抹以淡化疤痕。

本发明的药酒为外用药,成本低,对于烧伤、烫伤有明显的效果,药酒性凉,涂抹在烧烫伤部位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或灼烧感,而且无毒副作用,抑制细菌感染,促进肌肉和皮肤组织再生,治疗好后留下的疤痕不明显,长期使用还能淡化疤痕。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该药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泡制而成:栀子果实13‑23份、刺梨33‑45份、芭蕉根19‑27份、大黄9‑17份、黄梨22‑32份、薄荷8‑15份、金银花12‑18份、紫草8‑13份、白芷7‑15份、白酒350份。本发明的药酒为外用药,成本低,对于烧伤、烫伤有明显的效果,药酒性凉,涂抹在烧烫伤部位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或灼烧感,而且无毒副作用,抑制细菌感染,促进肌肉和皮肤组织再生,治疗好后留下的疤痕不明显,长期使用还能淡化疤痕。

技术研发人员:罗安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习水县驰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6
技术公布日:2017.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