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灌肠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56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治疗中药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灌肠剂。



背景技术: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现有肠炎治疗效果差,见效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肠炎的中药灌肠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灌肠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柴胡3-5,当归6-8,茜草6-8、云苓2-4、败酱草5-8、马蹄根7-10、金银花1-2,黄连2-4、五谷虫1-2、犁头草3-5、金樱子10-15、无花果5-15、广木香3-5、桂枝6-10、滑石4-6。

所述的治疗肠炎的中药灌肠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将各中药原料混匀后,水煎去渣,浓缩至150-170ml,用塑料袋包装备用。

该灌肠中药剂,集清热解毒燥湿、活血散瘀止痛于一方,而且容易制备、灌肠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灌肠能使直肠粘膜直接充分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保护扩张的肠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灌肠剂,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单位为g):

柴胡5,当归6,茜草8、云苓2、败酱草8、马蹄根10、金银花2,黄连4、五谷虫2、犁头草5、金樱子15、无花果15、广木香5、桂枝10、滑石6。

其制备方法为:将各中药原料混匀后,水煎去渣,浓缩至150ml,用塑料袋包装备用。使用时,用其按照常规方法灌肠即可。临床有效率达89%。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灌肠剂,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3‑5,当归6‑8,茜草6‑8、云苓2‑4、败酱草5‑8、马蹄根7‑10、金银花1‑2,黄连2‑4、五谷虫1‑2、犁头草3‑5、金樱子10-15、无花果5‑15、广木香3‑5、桂枝6‑10、滑石4‑6。该灌肠中药剂,集清热解毒燥湿、活血散瘀止痛于一方,而且容易制备、灌肠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灌肠能使直肠粘膜直接充分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保护扩张的肠管。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诚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2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