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输液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063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两用输液袋结构。



背景技术:

针对急诊病人的治疗,输血和输液是常用的抢救手段。输血有利于增加血循环,有利于增加血液携氧量,利于患者的抢救,而输液可有效的药用成分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被患者吸收,起效快。患者在需要大量输血、或输液的情况下,常常需要一个输液管轮流插入多个吊瓶中,血液的输液管要求的过滤装置又不能与输液管统一使用,只能重新给患者皮下注射或者对患者埋针。如此,即造成了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带来不便。鉴于这种技术需要,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输血和输液两用的,尽量减少患者皮下穿刺或埋针的痛苦的一种两用输液袋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输血和输液两用的,尽量减少患者皮下穿刺或埋针的痛苦的一种两用输液袋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用输液袋结构,包括接瓶插头、三通管和三通阀,其中,所述三通阀的一端连接有液体滴管,另一端连接有血液滴管,所述液体滴管上设置有液体过滤器,所述血液滴管的内部设置有输血过滤器,所述液体滴管,所述血液滴管、所述液体过滤器,所述输血过滤器与三通阀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所述三通阀与所述接瓶插头之间插合连接。

所述液体滴管的下方设置有输液速率调节器,所述血液滴管的下方设置有输血速率调节器,所述三通管的下方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速率调节器,所述输血速率调节器与所述三通管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液体滴管、所述血液滴管与所述三通管之间插合连接。

本发明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输血和输液两用的,尽量减少患者皮下穿刺或埋针的痛苦,具体如下:

本发明的接瓶插头与吊瓶或者输血袋之间插合连接,输液的时候,将三通阀拧向液体滴管的方向,液体滴管与接瓶插头和三通管、输液管之间形成通路,液体过滤器用于过滤药液,输液速率调节器与三通管之间滑动连接,用于调节输液速率。在输血的时候,将三通阀拧向血液滴管的方向,血液滴管与接瓶插头和三通管,输液管之间形成通路,血液滴管内部的输血过滤器用于过滤血液,输血速率调节器与三通管之间滑动连接,用于调节输血速率。本发明可在吊瓶与输血袋之间轮换,避免医护人员反复给患者皮下穿刺或者埋针带来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接瓶插头2、三通阀3、液体过滤器

4、液体滴管5、输液速率调节器6、三通管

7、输液管8、输血速率调节器9、输血过滤器

10、血液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包括接瓶插头1、三通管6和三通阀2,三通阀2的一端连接有液体滴管4,另一端连接有血液滴管10,液体滴管4上设置有液体过滤器3,血液滴管10的内部设置有输血过滤器9,液体滴管4,血液滴管10、液体过滤器3,输血过滤器9与三通阀2在制造时一体成型,三通阀2与接瓶插头1之间插合连接。液体滴管4的下方设置有输液速率调节器5,血液滴管10的下方设置有输血速率调节器8,三通管6的下方设置有输液管7,输液速率调节器5,输血速率调节器8与三通管6之间滑动连接,液体滴管4、血液滴管10与三通管6之间插合连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两用输液袋结构,包括接瓶插头、三通管和三通阀,其中,三通阀的一端连接有液体滴管,另一端连接有血液滴管,液体滴管上设置有液体过滤器,血液滴管的内部设置有输血过滤器,液体滴管,血液滴管、液体过滤器,输血过滤器与三通阀在制造时一体成型,三通阀与接瓶插头之间插合连接。液体滴管的下方设置有输液速率调节器,血液滴管的下方设置有输血速率调节器,三通管的下方设置有输液管,输液速率调节器,输血速率调节器与三通管之间滑动连接,液体滴管、血液滴管与三通管之间插合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输血和输液两用,尽量减少患者皮下穿刺或埋针的痛苦。

技术研发人员:张素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素业
技术研发日:2017.06.23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