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枕。
背景技术:
视神经萎缩,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索变性的一种病症,以视功能损害和视乳头苍白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分原发憎、萎缩和继发性萎缩两类。其病因,一般而言,儿童视神经萎缩以脑部肿瘤或颅内炎症所致较多;青年患者以遗传性为主;中年患者则多为视神经炎或神经外伤;老年人则常与青光眼或血管性病因有关。本病颇为难治,现代西医学迄今尚无特效疗法。
本病在中医学中归属“青盲”范畴。最早记载见于《诸病源候论》:“青言者,谓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并指出其病因与“脏腑气血不荣于睛”有关,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至唐代,开始探索治疗之法,《外台秘要》一书载述了“深师疗青盲方”、“黄牛肝散”、“补肝散”等多种方药。宋元时代的著名眼科专著《秘传眼科龙术论》提出了小儿青盲外障一病,曰:“在母腹中忽受惊邪之气……便多患眼,其初患夜卧多惊,呕吐痰涎黄汁,渐渐失明。”主张以牛胆丸、犀角饮子治疗。明清时期,随着实践的增多,对本病的认识亦不断深化。如傅仁宇之《审视瑶函》一书,对本病病因有新的见解:“是乃玄府幽深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强调“须讯其为病之始,若伤于七情,则伤于神;若伤于精血,则损于胆,皆不易治,而年老尤难”。在治疗上主张“若能保真致虚,抱之守一者,屡有不治而愈”。
视神经萎缩是眼科疑难疾病之一,本病发病原因很多,医家虽立法各异,但与肝肾不足,气血阴虚有直接关系,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滋补肝肾,益气升阳,舒肝解郁,养血活血。古人云“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肝血亏虚,肾精不足,气血不能上升,脏腑失调,经络阻滞,通光之脉道闭塞,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濡目,因之发生“青盲”(视神经萎缩),治疗我们多以肝肾为主,然百病之生,多发于气血,气血盛衰是一切眼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也是眼病转归和康复的关键所在。
药枕,自古为我国中医所推崇,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气血皆上聚于头部,头与全身经络俞穴紧密相联。使用中药枕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头部,从而治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枕芯,头颈部位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主要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和相对应的静脉及其分支。神经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皮神经、锁骨上神经、面神经、动眼神经、迷走神经颈部、面神经颈支、交感神经头颈部、舌咽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等。药枕直接作用于颈部的皮肤感受器和神经干,可以使之处于活跃、兴奋或抑制状态,从而调节血管和神经,改善局部微循环,使血流加快,肌肉松弛,神经得到调节,进而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枕,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用量填充于枕芯中,达到从内而外调理人体状态,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目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失眠的药枕:灯心草15-30克、甜杏仁20-40克、槟榔15-30克、苦参20-40克、松花10-30克、当归20-40克、木贼20-40克、连翘20-40克、泽泻20-40克、寒水石20-40克、荷叶20-40克。
其最佳重量配比为:灯心草22克、甜杏仁30克、槟榔25克、苦参30克、松花15克、当归25克、木贼30克、连翘35克、泽泻35克、寒水石30克、荷叶40克。
灯心草:味甘、淡,性微寒。归心、肺、小肠经。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
甜杏仁:味甘,性平。入肺、大肠二经。润肺,平喘。治虚劳咳喘,肠燥便秘。偏于滋润,治肺虚肺燥的咳嗽。
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松花:甘;性温。肝;胃经。祛风;益气;收湿;止血。主头痛眩晕;泄泻下痢;湿疹湿疮;创伤出血。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胆经。疏风散热,解肌,退翳。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
连翘:味苦,平。无毒。入心、肝、胆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寒水石:味辛、咸,寒。归心、胃、肾经。清热泻火,利窍,消肿。用于热病烦渴,丹毒烫伤。
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用于出血症和产后血晕。
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枕的制作方法:先分别将上述十二味干品粉碎成100-150目的细粉,混合装入全棉无纺布袋中封口,即为药袋。将药袋置于用多孔海绵制成的内芯中间,即为枕芯。将枕芯装入全棉枕套内,即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枕,每天应枕用8小时以上,药枕使用半年后,按方更换药芯。
本发明以人参、附子、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蛇床子、天雄、覆盆子、蒺藜、桑葚、桑螵蛸、锁阳、仙茅、石南、冬虫夏草、丹参、三棱、益母草、瞿麦、降香、山楂、莪术、荔枝壳、玫瑰花、荷苞花、薰衣草为药枕成分,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补益肝肾、收涩固脱、明目降血、固精缩尿、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补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止痒、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滋阴补血、明目安神、润肠通便、祛除寒湿、祛风通络、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理气止痛、生津益血、理气解郁、和血散瘀、舒缓情绪、镇定心神、平息静气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灯心草22克、甜杏仁30克、槟榔25克、苦参30克、松花15克、当归25克、木贼30克、连翘35克、泽泻35克、寒水石30克、荷叶40克。
制备方法:先分别将上述十二味干品粉碎成100-150目的细粉,混合装入全棉无纺布袋中封口,即为药袋。将药袋置于用多孔海绵制成的内芯中间,即为枕芯。将枕芯装入全棉枕套内,即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枕,每天应枕用8小时以上,药枕使用半年后,按方更换药芯。
实施例2:灯心草15克、甜杏仁40克、槟榔22克、苦参35克、松花25克、当归30克、木贼35克、连翘40克、泽泻30克、寒水石35克、荷叶3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灯心草30克、甜杏仁30克、槟榔15克、苦参25克、松花25克、当归20克、木贼20克、连翘20克、泽泻20克、寒水石20克、荷叶4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