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连续推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8316发布日期:2019-01-05 10:31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针灸连续推针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针灸连续推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使用的针灸针多数按其型号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分开保存,在使用时,通常打开开包装袋即使用,但是由于病人多、情况不同、使用数量大,常用医疗包装都是独立或少数针灸针为一包装,在操作时,一部分时间都用在拆包装上面,既浪费时间,又分散操作者的精力和耐力,为方便操作,医生通常会提前把针灸针全部取出置于一个器皿中,手中放一少部分,不过这样会造成针灸针针尖在器皿中的二次磨损,甚至存在因用量大,为方便拿取而提前把针灸针散落一处,易造成针灸针受污染等问题,也有将针灸针装于一套管内依次取出使用,但取用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针灸连续推针器,不仅能隔绝污染更卫生,而且可存储大量针灸针,使用推出方便,施针效率高,结构可靠成本低。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针灸连续推针器,包括腔型的壳体,壳体设有出针嘴,壳体内设有按压组件、旋转组件和储针组件,按压组件包括可滑动的设在壳体内的管型的推杆,推杆在壳体内的末端连接有底盘,底盘设有通孔,通孔与推杆内腔连通并共同构成滑腔,滑腔内可滑动插接有滑杆,滑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滑杆自由端连接有推齿件,旋转组件包括动齿件和推齿件自由端边缘设有的首尾相接围成一圈的若干个v型凹槽,动齿件一端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多个卡柱,壳体内壁设有首尾相接围成一圈的若干个与卡柱配合的v型卡槽,储针组件包括动齿件另一端可拆卸插接有的中部设有轴孔的储针筒,储针筒均匀设有距离轴孔距离相同的多个储针孔,动齿件对应储针孔的位置处均设有顶针孔,推齿件上设有定位孔,底盘上设有穿过定位孔且与出针嘴同轴线的顶针,储针筒的自由端设有与轴孔螺纹连接的轴柱,壳体设有与轴柱对应的轴突,轴柱设有一端套设在轴柱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轴突上,储针孔内储存有多根针灸针,轴孔内设有磁铁。

所述储针筒的自由端设有盖板,盖板对应顶针孔的位置处均设有出针孔,出针孔连通有针尖孔,针尖孔为与储针孔对应的长条孔且其最小宽度小于针灸针的最大外径,可以使针灸针卡在针尖孔上,使针灸针的针尖悬空防止磨损或污染。

所述动齿件的另一端与储针筒可拆卸的插接是通过动齿件另一端设有的卡突插入储针筒设有的联动槽实现的。

所述储针孔为长条孔且长条孔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针灸针的外径,可以使储针孔内的多个针灸针在磁铁的作用下一字排开,不会重叠,可使顶针穿过顶针孔推出的针灸针为一根。

所述壳体包括管型的主壳体和与主壳体底部口可拆卸连接的腔型下壳体,出针嘴设在下壳体上,主壳体的顶部口螺纹连接有套设在推杆上的固定盖,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内污染针灸针。

所述主壳体外设有把手和防滑槽,把手上设有固定孔,可通过固定孔固定在现有的机械手臂上进行智能针灸施针,把手方便医生手持,防滑槽方便控制壳体的角度,不易打滑,施针穴位更加精准。

所述底盘的直径与壳体的内径相契合,使推杆在壳体内滑动稳定可重复。

所述轴柱上套设有垫片,可以避免第二弹簧和储针筒直接接触产生摩擦阻碍储针筒旋转。

所述推杆自由端的外周面设有螺纹,推杆自由端通过螺纹套设有螺母,螺母可旋上旋下调节螺母与固定盖的距离,从而调节推杆进入主壳体内的长度,进而可以调节出针嘴出针灸针的长度即调节针灸针刺入穴位的深度,出推杆自由端插接有推帽,可增大受力面积,方便按压施力。

使用时,医生先用出针嘴对准贴紧患者的目标穴位,按压推帽推动推杆和底盘在主壳体向着下壳体滑动,滑杆进入滑腔且第一弹簧压缩,顶针穿过定位孔和顶针孔进入储针孔推动对应顶针孔的针灸针穿过出针孔从出针嘴中推出刺入患者穴位中,然后缓慢沿针灸针的轴线向后撤出,再次按压出针是与上一出针的储针孔相邻的储针孔与定位孔对应,旋转组件使储针筒均匀旋转使定位孔依次与所有的储针孔对应,具体旋转过程是推齿件顶动齿件和储针筒向下壳体方向移动,第二弹簧压缩,动齿件的卡柱沿壳体内的卡槽壁滑动,进而使动齿件及与其固定的储针筒进行第一阶段的旋转,当顶针穿过定位孔临进入顶针孔时,卡柱脱离卡槽,储针筒只有向下壳体方向移动的动作,此时有一个顶针孔与顶针同轴线然后进行上文所述的后续推针过程,出针结束后松开推帽,储针筒和动齿件在第二弹簧作用下复位,顶针退出顶针孔时,卡柱与之前出针时卡槽相邻的另一个卡槽接触,储针筒和动齿件继续回退,卡柱在所述另一个卡槽内滑动,储针筒和动齿件进行第二阶段旋转,自此为一个周期,需要补充针灸针时候,分离主壳体和下壳体,取下动齿件,向储针孔内直接放满针灸针,再组合即可继续重复使用。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不仅能隔绝污染更卫生,而且可存储大量针灸针,使用推出方便,施针效率高,结构可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中:主壳体1、下壳体2、出针嘴3、推杆4、底盘5、滑腔6、滑杆7、第一弹簧8、推齿件9、动齿件10、凹槽11、卡柱12、卡槽13、储针筒14、轴孔15、储针孔16、顶针孔17、定位孔18、顶针19、轴柱20、轴突21、第二弹簧22、针灸针23、磁铁24、盖板25、出针孔26、针尖孔27、卡突28、联动槽29、固定盖30、把手31、防滑槽32、固定孔33、垫片34、螺纹35、螺母36、推帽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针灸连续推针器,包括腔型的壳体,壳体设有出针嘴3,壳体内设有按压组件、旋转组件和储针组件,按压组件包括可滑动的设在壳体内的管型的推杆4,推杆4在壳体内的末端连接有底盘5,底盘5设有通孔,通孔与推杆4内腔连通并共同构成滑腔6,滑腔6内可滑动插接有滑杆7,滑杆7上套设有第一弹簧8,滑杆7自由端连接有推齿件9,旋转组件包括动齿件10和推齿件9自由端边缘设有的首尾相接围成一圈的若干个v型凹槽11,动齿件10一端设有与凹槽11配合的多个卡柱12,壳体内壁设有首尾相接围成一圈的若干个与卡柱12配合的v型卡槽13,储针组件包括动齿件10另一端可拆卸插接有的中部设有轴孔15的储针筒14,储针筒14均匀设有距离轴孔15距离相同的多个储针孔16,动齿件10对应储针孔16的位置处均设有顶针孔17,推齿件9上设有定位孔18,底盘5上设有穿过定位孔18且与出针嘴3同轴线的顶针19,储针筒14的自由端设有与轴孔螺纹连接的轴柱20,壳体设有与轴柱20对应的轴突21,轴柱20设有一端套设在轴柱20上的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套设在轴突21上,储针孔16内储存有多根针灸针23,轴孔内设有磁铁24。

所述储针筒14的自由端设有盖板25,盖板25对应顶针孔17的位置处均设有出针孔26,出针孔26连通有针尖孔27,针尖孔27为与储针孔16对应的长条孔且其最小宽度小于针灸针23的最大外径,可以使针灸针23卡在针尖孔27上,使针灸针23的针尖悬空防止磨损或污染。

所述动齿件10的另一端与储针筒14可拆卸的插接是通过动齿件10另一端设有的卡突28插入储针筒14设有的联动槽29实现的。

所述储针孔16为长条孔且长条孔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针灸针23的外径,可以使储针孔16内的多个针灸针23在磁铁24的作用下一字排开,不会重叠,可使顶针19穿过顶针孔17推出的针灸针23为一根。

所述壳体包括管型的主壳体1和腔型下壳体2,主壳体1通过主壳体1内壁设有的滑槽和下壳体2外壁设有的插接在滑槽内的滑块可拆卸连接的,出针嘴3设在下壳体2上,主壳体1的顶部口螺纹连接有套设在推杆4上的固定盖30,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内污染针灸针23。

所述主壳体1外设有把手31和防滑槽32,把手31上设有固定孔33,可通过固定孔33固定在现有的机械手臂上进行智能针灸施针,把手31方便医生手持,防滑槽32方便控制壳体的角度,不易打滑,施针穴位更加精准。

所述底盘5的直径与壳体的内径相契合,使推杆4在壳体内滑动稳定可重复。

所述轴柱20上套设有垫片34,可以避免第二弹簧22和储针筒14直接接触产生摩擦阻碍储针筒14旋转。

所述推杆4自由端的外周面设有螺纹35,推杆4自由端通过螺纹35套设有螺母36,螺母36可旋上旋下调节螺母36与固定盖30的距离,从而调节推杆4进入主壳体1内的长度,进而可以调节出针嘴3出针灸针23的长度即调节针灸针23刺入穴位的深度,出推杆4自由端插接有推帽37,可增大受力面积,方便按压施力。

使用时,医生先用出针嘴3对准贴紧患者的目标穴位,按压推帽37推动推杆4和底盘5在主壳体1向着下壳体2滑动,滑杆7进入滑腔6且第一弹簧8压缩,顶针19穿过定位孔18和顶针孔17进入储针孔16推动对应顶针孔17的针灸针23穿过出针孔26从出针嘴3中推出刺入患者穴位中,然后缓慢沿针灸针23的轴线向后撤出,再次按压出针是与上一出针的储针孔16相邻的储针孔16与定位孔18对应,旋转组件使储针筒14均匀旋转使定位孔18依次与所有的储针孔16对应,具体旋转过程是推齿件9顶动齿件10和储针筒14向下壳体2方向移动,第二弹簧22压缩,动齿件10的卡柱12沿壳体内的卡槽13壁滑动,进而使动齿件10及与其固定的储针筒14进行第一阶段的旋转,当顶针19穿过定位孔18临进入顶针孔17时,卡柱12脱离卡槽13,储针筒14只有向下壳体2方向移动的动作,此时有一个顶针孔17与顶针19同轴线然后进行上文所述的后续推针过程,出针结束后松开推帽37,储针筒14和动齿件10在第二弹簧22作用下复位,顶针19退出顶针孔17时,卡柱12与之前出针时卡槽13相邻的另一个卡槽13接触,储针筒14和动齿件10继续回退,卡柱12在所述另一个卡槽13内滑动,储针筒14和动齿件10进行第二阶段旋转,自此为一个周期,需要补充针灸针23时候,分离主壳体1和下壳体2,取下动齿件10,向储针孔16内直接放满针灸针23,再组合即可继续重复使用。

本发明不仅能隔绝污染更卫生,而且可存储大量针灸针,使用推出方便,施针效率高,结构可靠成本低。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