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9376发布日期:2019-01-16 07:2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

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中经络还是中脏腑。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属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五型。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佳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中风的中药。

技术方案:本发明治疗中风的中药,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柘木3-8份、松节8-15份、通草11-20份、桃叶5-13份及山矾叶13-18份。

优选的,柘木5-7份;松节10-13份;通草15-18份;桃叶8-11份;山矾叶15-17份。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该中药能够有效治疗中风,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原料:柘木5份、松节10份、通草15份、桃叶8份、山矾叶15份。

实施例2

原料:柘木7份、松节13份、通草18份、桃叶11份、山矾叶17份。

实施例3

原料:柘木3份、松节8份、通草11份、桃叶5份及山矾叶13份。

实施例4

原料:柘木8份、松节15份、通草20份、桃叶13份及山矾叶18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柘木3‑8份、松节8‑15份、通草11‑20份、桃叶5‑13份及山矾叶13‑18份。优点为该中药能够有效治疗中风,且无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费有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费有贵
技术研发日:2017.06.30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