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1309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



背景技术:

窦道为生理性的盲道,存在一个窦口与体表伤口相通,内部可出现多个分支,具有口小、管道狭长且弯曲的特点。窦道的形成通常认为与炎症刺激和异物有关。临床上一些较深的体表及体腔窦道、潜行伤口,特别是低位的窦道、潜行伤口往往因为清洗不彻底、引流不通畅而使炎症蔓延、浸润加深,迁延伤口的愈合或愈合后复发,给患者生理、心理及经济带来严重负担,是临床伤口处理的难题。

潜行伤口愈合的过程中,若其内存在异物、坏死组织等,则可能会发生感染导致肉芽组织不良生长,从而影响表皮生长,延迟伤口愈合时间。特别是已形成窦道的伤口,由于窦道的生理盲性,通道内部的感染不易察觉,在治疗时更有必要对通道进行清创处理,去除内部污染物,减少细菌数量,预防微生物从感染向定植恶化。

临床上对于已形成窦道的伤口的处理、治疗常见方法如下。

手术治疗:窦道扩大切除手术、湿性换药结合低位切口对口引流。

采用手术切除窦道、需专业医师严格掌握手术特征,技术难度高,且风险高疗效不确定使得患者手术意愿低下。低位切口对口引流技术虽能促使低位窦道内渗液引流通畅,切口同时扩大了患者创面,加重痛苦。

保守换药处理:传统换药首先采用用卫生棉球、棉棒或纱布清洗创面以及窦道,然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塞窦道。如授权号为zl201020683992.x的中国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中涉及的一种清创消毒棉棒,由棉球和棉棒杆组成。棉杆分为上下两端,上端为油封层,下端为药水层。使用时折断棉杆上端,药水层中药水即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棉球一端,用于伤口以及窦道的清洗。但由于药水量有限,用于窦道的清创效果有限。再如公开号为cn103405804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介绍的一种碘伏凡士林医用纱布,将碘伏和凡士林结合使用,碘伏具有消毒作用,凡士林可以保护创面新生肉芽。传统换药时,用于窦道的填充。但是凡士林保湿效果差,与新生肉芽易发生粘连,造成机械性再损伤。

负压技术:负压技术是创面治疗的新技术,新手段之一。例如公开号为cn106539645a的发明专利中介绍的一种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海绵、集液袋、负压机。海绵底部的高分子敷料层,具备高吸收性,对渗液的吸收能力强,可实现主动清创,且能调节伤口的湿度,防粘连,加快伤口的愈合。但从负压装置的制作来看,其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窦道伤口,对于直径小于2cm的窦道口,引流管无法深入,只能进行表面引流。且临床使用中,负压的密封阻隔性能,使医护人员很难观察到伤口愈合的情况,尤其是无法探查窦道内清创情况,长时间的封闭,有引发窦道感染的风险。

脉冲冲洗:授权号为zl201320205713.2的一种封闭集污脉冲清创系统,为申请人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由脉冲冲洗器、喷头、集污袋三大部分组成。采用脉冲冲洗技术,将生理盐水喷射到伤口表面或窦道内部实现清创。该清创方法简单有效,但无法实现窦道清创的可视化,不便于医护人员跟踪窦道愈合情况。

超声清创:专利号为zl201520806817.8的一种超声清创治疗器,包括机架,治疗主机,电脑主机,显示器,摄像头,打印机,清创手柄等主要结构。该清创治疗器具有与电脑主机相连的摄像头,可以对患者清创的情况做实时记录。但该摄像头为固定式结构,不能根据清创伤口所在位置自由移动,若患者伤口位于一些拍摄的死角部位,例如大腿根部内侧等,实时记录伤口状况存在困难;更重要的是,针对慢性难愈合伤口普遍存在的窦道,该治疗器摄像头无法实现探查窦道内部情况,而窦道内部的可视化清创对缩短慢性伤口的愈合周期至关重要。

综上,窦道伤口是复杂的慢性伤口,窦道的闭合是伤口愈合的关键。然而无论是现有的手术治疗方法,还是借助各系统设备辅助治疗,尚存在护理难度大,无法实时查探窦道情况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其使得潜行伤口或窦道达到可视化,避免了对潜行伤口或窦道再次创伤,对潜行伤口或窦道进行高效清创,在清创的同时还能为后续诊疗记录下全过程,并实现远程诊疗。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包括脉冲冲洗装置和可视化装置,脉冲冲洗装置包括脉冲冲洗机和清创枪,清创枪内设有冲洗液通道,冲洗液通道的一端与清创枪的喷嘴连接,另一端与脉冲冲洗机连接,可视化装置包括显示器、显示器手柄和伤口镜,显示器手柄的上端与显示器连接,下端通过保护软管与伤口镜连接,用于连接伤口镜与显示器的电气连接线穿于保护软管和显示器手柄内,其特征是:还设有第一冲洗软管,在显示器手柄侧面设有用于与清创枪的喷嘴连接的进水连接端口,第一冲洗软管穿于保护软管和显示器手柄内,第一冲洗软管的一端与进水连接端口连接,另一端从伤口镜侧露出。

所述清创枪还设有内管、外管和喷头罩,内管的一端固定于清创枪前端,该端还与冲洗液通道连通,内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嘴,外管套于内管外围,且外管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于清创枪前端,喷头罩固定于外管的另一端,在所述保护软管的与伤口镜连接的一端设有固定夹,固定夹夹于内管的前端或外管的前端。

所述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还设有负压机、负压软管和第二冲洗软管,在所述保护软管的与伤口镜连接的一端设有固定夹,固定夹夹住第二冲洗软管的一端,第二冲洗软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清创枪的喷嘴连接,所述清创枪内还设有负压通道,负压通道的一端与负压机连接,另一端与负压软管的一端连接,固定夹夹住负压软管的另一端。

所述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还设有卡座,显示器固定于卡座上面,用于连接伤口镜与显示器的电气连接线从显示器手柄上端穿出后与显示器连接,卡座卡于清创枪上。

所述卡座的下端设有前后对应的两块竖向卡板,两块竖向卡板的距离与清创枪的宽度相应,在两块竖向卡板的下端对应开有连接孔,清创枪卡于两块竖向卡板之间,设有螺栓依次穿过两连接孔,且螺栓从清创枪下方穿过。

所述卡座上设有插座,插座与显示器电气连接,所述电气连接线从显示器手柄上端穿出的一端连接有插头,插头与插座配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脉冲冲洗装置与可视化装置结合,使伤口或窦道的清创集冲洗、摄像、照明为一体,为医护人员提供伤口或窦道清创可视化的操作条件,首次实现窦道的伤口镜清创,提高了清创效率,同时避免盲冲情况下对窦道造成再次伤害。此外,解决了超声清创治疗器摄像头不能自由移动,存在拍摄死角、无法查探窦道情况的难题。

2、本发明伤口镜装置的保护软管具有抗折、易弯曲、生物相容性好的特性,将此特性用于窦道的清洗,能够解决传统的换药采用棉棒清洗窦道时对伤口的刺伤,且能够适应窦道内部多分支、管道狭长而弯曲的病理生理特点,实现无痛高效清创。

3、本发明操作便捷,清创时间短,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实时清创,解决了单独使用负压清创时,长时间封闭创面和窦道发生感染的问题。

4、本发明产品风险低,特别适用于烧伤、压疮、糖尿病足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的清创。本发明具有的摄像功能,能够实时记录伤口或窦道的愈合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对创面进行跟踪评估,特别是适用于偏远地区、医疗条件落后地区患者的远程诊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清创枪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显示器通过卡座固定于清创枪上方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

1-显示器;2-显示器手柄;21-进水连接端口;3-保护软管;4-伤口镜;5-喷嘴连接软管;6-清创枪;61-内管;62-外管;63-喷头罩;64-喷嘴;7-电池盒;8-冲洗连接软管;9-固定夹;10-卡座;11-竖向卡板;12-连接孔;13-插头;14-电气连接线;15-第二冲洗软管;16-负压软管;17-负压连接枪口;18-负压机连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种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包括脉冲冲洗装置和可视化装置,脉冲冲洗装置包括脉冲冲洗机和清创枪6,清创枪6内设有冲洗液通道,冲洗液通道的一端与清创枪6的喷嘴64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条冲洗连接软管8与脉冲冲洗机连接,清创枪由电池盒7提供电源。可视化装置包括显示器1、显示器手柄2和伤口镜4,显示器手柄2的上端与显示器1连接,显示器1固定于显示器手柄2的上端,下端通过保护软管3与伤口镜4连接,伤口镜4与显示器1通过电气连接线连接,伤口镜4即为内窥镜,伤口镜4包括有摄像头和led照明灯,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从显示器1中显示出来,图像同时也存储于显示器内的数据存储装置中,用于连接伤口镜4与显示器1的电气连接线穿于保护软管3和显示器手柄2内。脉冲冲洗机在图示中未显示出来,其为脉冲冲洗装置提供脉冲液体。

如图2所示的清创枪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清创枪的前端设有内管61、外管62和喷头罩63,内管61的一端固定于清创枪6的前端,该端还与冲洗液通道连通,内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嘴64,外管62套于内管61外围,且外管62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于清创枪6的前端,喷头罩63固定于外管62的另一端。本发明的清创枪6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的清创枪,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清创枪,图示中的只是其中一种。

本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还设有第一冲洗软管,在显示器手柄2侧面设有用于与清创枪的喷嘴64连接的进水连接端口21,第一冲洗软管穿于保护软管3和显示器手柄2内,即与电气连接线一同穿于保护软管3和显示器手柄2内,第一冲洗软管的一端与进水连接端口21连接,另一端从伤口镜4侧露出。

如图1所示,清创枪的外管62和喷头罩63均被拆卸掉,通过一条喷嘴连接软管5连接进水连接端口21和内管61前端的喷嘴64,使用时,开启脉冲冲洗装置和可视化装置电源,将伤口镜4一端伸入伤口或窦道中,操作清创枪,脉冲液体从伤口镜4侧的第一冲洗软管的端口中喷出,实现了对伤口或窦道进行清理的同时,通过伤口镜观察和记录创口。第一冲洗软管的设计使得使用者更容易对深而窄且存在弯曲分支的窦道进行清理。

实施例二

本发明一种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的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保护软管3的与伤口镜4连接的一端设置固定夹9,清创枪6的外管和喷头罩均被拆除,固定夹9夹于内管61的前端,从而将伤口镜4固定在内管61前端,更方便使用者操作。

在清理时,也可以不拆除清创枪的外管62和喷头罩63,固定夹9直接夹于外管62的前端,伤口镜4固定在外管62前端。

在使用本实施例对伤口或窦道进行清理时,可先对创面进行评估,若创面未形成窦道或者窦道窦口较大(>2cm),则无需拆下外管62和喷头罩63,伤口镜4通过固定夹9直接固定于外管62前端,并对伤口或窦道进行清创处理。若窦道窦口较小(≤2cm),则需拆下外管62和喷头罩63,伤口镜4通过固定夹9固定于内管61前端,保护软管3与内管61深入窦道内进行清创处理,同时可通过显示器1观察到伤口镜摄取的窦道中清创效果图。

实施例三

本发明一种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的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里二的区别为:增设有负压机、负压软管16、第二冲洗软管15和卡座10,并且本实施例中的清创枪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和二中的清创枪不同,固定夹9夹住第二冲洗软管15的一端,第二冲洗软管15的另一端与清创枪6的喷嘴连接,清创枪6内还设有负压通道,负压通道的一端通过负压机连接软管18与负压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清创枪6前端的负压连接枪口17与负压软管16的一端连接,固定夹9夹住负压软管16的另一端,即第二冲洗软管15的一端和负压软管16的一端同时通过固定夹9与伤口镜4固定在一起。在脉冲冲洗机对伤口或窦道进行冲洗时,负压机通过负压将冲洗后的液体从伤口或窦道中抽出。当原本处于高位的窦道由于身体体位的改变处于低位时,冲洗后废液会积蓄在窦道内不利于伤口的愈合,此时采用负压抽吸将积蓄在窦道中的冲洗废液清除,在冲洗的同时实现废液的引流,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

显示器不再固定于显示器手柄上端,卡座上设有插座,插座与显示器连接,用于连接伤口镜与显示器的电气连接线14从显示器手柄2上端穿出的一端连接有插头13,插头13与插座配合连接,从而将显示器1与伤口镜4连接。

如图5所示,卡座10上端为安装面,下端设有前后对应的两块竖向卡板11,两块竖向卡板11的距离与清创枪6的宽度相应,在两块竖向卡板11的下端对应开有连接孔12,显示器1固定于卡座10上面。使用时,将清创枪6卡于两块竖向卡板11之间,螺栓依次穿过两连接孔12,且螺栓从清创枪6下方穿过,从而将显示器1固定于清创枪6上方,由于可视化装置的显示器1均为体积较小的显示器,且重量轻,因此固定在清创枪上方并不会影响清创枪6的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卡座10也适用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

在实施例三中可以同时存在第一冲洗软管和进水连接端口21,在使用时第二冲洗软管15可以夹于固定夹9上,也可以与进水连接端口21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特别是在不使用负压机时,将第二冲洗软管15直接与进水连接端口21连接,更方便使用者使用。而在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中没有设置第一冲洗软管和进水连接端口21,对系统进行了简化,但并不影响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脉冲冲洗机靠间断式的脉冲,将液体喷射到伤口表面,作用于伤口表面时有一定的压力,可以打破伤口溃烂组织,生物膜等。

清创时,即使是体表创面,肉眼也不便于直接查看伤口冲洗情况,伤口镜一方面可以放大伤口,便于观察创面床和肉芽组成生长情况,同时伤口镜与喷头相连,能够边冲洗边检查创面,提高冲洗的效率,另一方面,伤口镜可以通过所连接的软管深入窦道,可以让医生更清楚看到窦道情况,解决以往窦道清创处理无法探查窦道内部情况的难题。现在在临床中对于已形成窦道的伤口的管理,一般都是采用手术引流的方式,对医务人员专业技能要求高,且会扩大患者创面的面积,而使用带有伤口镜的冲洗喷头直接冲洗已感染的窦道,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引流对患者带来的二次伤害,提高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顺应性,同时实时记录下窦道处理的全过程,便于医生参考并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特别是更方便现在已经开展起来的远程诊疗,一些医疗条件不够好的区域,采用远程诊疗,可以方便专家会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