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0340发布日期:2019-01-16 07:2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管。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无论是从城市到农村,一般常见病大都输液治疗,这种手段治疗效果好、快,病人恢复健康快,所以,越来越多的病人都主动要用输液的方式治病。

现有的输液器由穿刺针头、输液导管、流量控制器和针头组成,患者在进行输液时,医护人员将穿针头刺入皮肤血管,但是由于针头直径大会造成强烈的痛感,尤其对孩子来说,严重时会造成孩子的心里阴影。而且现有的输液器一般是陪护者看着一瓶输液快挂完的时候去叫护士更换下一瓶,而这种情况对住院病人的陪护者来讲,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因为这个输液很可能是通宵的,因此你得时刻看着病人的输液情况,并且在输液过程中,输液软管难免扯动,输液软管很容易与药瓶脱开,影响正常输液。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发明一种无痛智能的输液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液管,以解决现有输液管扎针疼痛和输液过程中输液软管与药瓶易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管,包括网套、硬质插头、进气机构、滴壶、挤压机构、光电液位传感器、螺旋管、液体流量调节机构、袖带、输液管加热器、分流插头、针头、控制器、报警装置、蓄电池和卡箍。

其中网套包括挂绳、左侧网兜、右侧网兜和弹性卡环,网套顶端设置有挂绳,左、右两侧设置有左侧网兜和右侧网兜,网套的下端还设置有弹性卡环。

硬质插头包括插头本体、阻挡球、弹簧片和按钮,插头本体内管里设置有弹簧片,弹簧片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凸起一端还连接有阻挡球,在弹簧片凸起和阻挡球接触插头本体管壁的位置上加工有小孔,弹簧片凸起和阻挡球有部分结构通过小孔露出插头本体外,在弹簧片凸起部位外侧还设置有按钮,按钮固定在插头本体上。

进气机构包括pm2.5滤网、微型气泵和储气气囊,微型气泵进气口上套装有pm2.5滤网,微型气泵出气口处设置有储气气囊。

挤压机构包括左盒体、右盒体、电动推拉杆和固定孔,电动推拉杆设置在右盒体内部,左、右盒体拼接在一起,左、右盒体的拼接处还设置有固定孔。

液体流量调节机构包括减速电机、联轴器、多轴输出齿轮箱、丝杠和挤压盘,减速电机设置在右盒体内部,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多轴输出齿轮箱,多轴输出齿轮箱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杠,两丝杠上还设置有挤压盘。

袖带包括袖带本体、拉力传感器、弹性拉绳、粘扣一和粘扣二,袖带本体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通过弹性拉绳固定在袖带本体上,袖带本体左、右两端设置有粘扣一,袖带本体上、下两端设置有粘扣二。

所述弹性卡环上固定有硬质插头,硬质插头上设置有进气机构,进气机构放置在左侧网兜中;所述硬质插头下方设置有滴壶,滴壶上安装有挤压机构和光电液位传感器,滴壶下端的输液管上也安装有挤压机构,输液管上安装的挤压机构下方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下方设置有液体流量调节机构;所述液体流量调节机构下方设置有输液管加热器;所述输液管加热器下方设置有袖带;所述袖带下方设置有分流插头,分流插头通过输液管连接有针头;所述右侧网兜里还安放有控制器、报警装置和蓄电池,控制器与光电液位传感器、报警装置、电动推拉杆和拉力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盒体和右盒体上设置有锁紧立柱,在锁紧立柱相应位置上加工有小孔,左、右盒体通过锁紧立柱和小孔的相互插接将左、右盒体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的内圈设置有凸起。

进一步的,在左、右盒体的上下两端还设置有卡箍。

本发明所述智能输液管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分流插头将现有的一个针头变成多个针头,在输液效率相同的前提下,减小了针头的直径,消除了患者的痛感;增加螺旋管,延长了输液管的拉伸长度,避免了因为拉伸而造成的拉扯跑针的可能性;网兜和输液管连接在一起,解决了拉扯造成的输液管从输液瓶脱落的问题,也解决了输液时需要另外寻找网兜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输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弹性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硬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进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左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右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光电液位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液体流量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所述袖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所述分流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所述卡箍的安装位置图;

图中,1、网套;2、硬质插头;3、进气机构;4、滴壶;5、挤压机构;6、光电液位传感器;7、螺旋管;8、液体流量调节机构;9、袖带;10、输液管加热器;11、分流插头;12、针头;13、控制器;14、报警装置;15、蓄电池;16、卡箍;101、挂绳;102、左侧网兜;103、右侧网兜;104、弹性卡环;201、插头本体;202、阻挡球;203、弹簧片;204、按钮;301、pm2.5滤网;302、微型气泵;303、储气气囊;501、左盒体;502、右盒体;503、电动推拉杆;504、固定孔;801、减速电机;802、联轴器;803、多轴输出齿轮箱;804、丝杠;805、挤压盘;901、袖带本体;902、拉力传感器;903、弹性拉绳;904、粘扣一;905、粘扣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在图2和图3所示中,在网套1顶端设置挂绳101,在左、右两侧设置左侧网兜102和右侧网兜103,网兜上端开口可以存放东西,在网套1的下端还连接有弹性卡环104。

在图4所示的硬质插头2中,在插头本体201内管里设置弹簧片203,弹簧片20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凸起,弹簧片203一端还焊接有阻挡球202,在弹簧片203凸起和阻挡球202接触插头本体管壁的位置上加工有小孔,弹簧片203凸起和阻挡球202有部分结构通过小孔露出插头本体外,在弹簧片203凸起部位外侧还设置有按钮204,按钮204的材质为弹性塑料,按钮204固定在插头本体201上。

在图5所示的进气机构3中,在微型气泵302进气口上套装pm2.5滤网301,在微型气泵302出气口处设置储气气囊303,进气机构3整体放置在左侧网兜102中,并通过输液管连接硬质插头2。

在图6、图7、图8和图13所示中,左盒体501和右盒体502上设置有锁紧立柱,在锁紧立柱相应位置上加工有小孔,左、右盒体通过锁紧立柱和小孔的相互插接将左、右盒体固定在一起,装配时锁紧立柱和小孔采用过盈配合;左、右盒体的拼接处还设置有固定孔504,固定孔504的内圈设置有凸起;电动推拉杆503设置在右盒体502内部,伸缩杆对准固定孔504中的输液管;在左、右盒体的上下两端还设置有卡箍16,卡箍16和输液管一起吹塑成型。

在图9所示的光电液位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中,光电液位传感器6通过左、盒体固定在滴壶4上,光电液位传感器6安装在右盒体502内部。

在图10所示的液体流量调节机构8中,减速电机801设置在右盒体502内部,减速电801机通过联轴器802连接多轴输出齿轮箱803,多轴输出齿轮箱803通过联轴器802连接丝杠804,两丝杠804上还设置有挤压盘805;液体流量调节机构8通过左、盒体固定在输液管上。

在图11所示的袖带中,在袖带本体901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902,拉力传感器902通过弹性拉绳903固定在袖带本体901上,在袖带本体901左、右两端设置粘扣一904,在袖带本体901上、下两端设置粘扣二905;通过粘扣二905将袖带9和输液管固定在一起。

在图1所示的智能输液管中,在弹性卡环104上固定硬质插头2,在硬质插头2上设置进气机构3,进气机构3放置在左侧网兜102中;在硬质插头2下方设置滴壶4,在滴壶4上安装挤压机构5和光电液位传感器6,滴壶4下端的输液管上也安装有挤压机构5,输液管上安装的挤压机构5下方设置有螺旋管7;在螺旋管7下方设置液体流量调节机构8;在液体流量调节机构8下方设置输液管加热器10;在输液管加热器10下方设置袖带9;在袖带9下方设置分流插头11,分流插头11通过输液管连接针头12;右侧网兜103里还安放有控制器13、报警装置14和蓄电池15,控制器13与光电液位传感器6、报警装置14、电动推拉杆503和拉力传感器902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挂绳101挂在输液架上,将输液瓶放到网套1中,按住硬质插头2上的按钮204将硬质插头2插进输液瓶里后松开按钮204,此时阻挡球202伸出防止在输液过程中硬质插头2随意拔出;然后将分流插头11后面的针头12依次插进血管中,通过分流插头11将现有的一个针头变成多个针头12,在输液效率相同的前提下,减小了针头12的直径,消除了患者的痛感;扎针完毕后通过袖带9将针头12和手固定在一起,当出现跑针现象在手的皮肤表面形成鼓包时,袖带9会向外扩张拉紧弹性拉绳903,弹性拉绳903作用在拉力传感器902上,拉力传感器902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报警装置14报警及时通知护士处理;在输液过程中光电液位传感器6时刻检测滴壶4中的液面,当滴壶4中的液面低于滴壶4高度的1/3时,光电液位传感器6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3,控制器13一方面控制滴壶4下面的挤压机构5中电动推拉杆503伸出切断输液管中的液体流动,然后控制滴壶4上的挤压机构5中电动推拉杆503伸出挤压滴壶4,将滴壶4中的空气迅速挤压到输液瓶中,使药液可以迅速的补充到滴壶4中;同时控制器13控制报警装置14报警及时通知护士过来,诊断一下滴壶中4液面低于1/3的原因:如果是输液瓶中的药液流完了,马上结束输液或者更换输液瓶,如果不是输液瓶中的药液流完导致的滴壶4中液面低于1/3,护士可以手动启动左侧网兜102中的微型气泵302,通过微型气泵302给输液瓶中的空气加压,使滴壶4中的药液得到补充。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