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牙周炎辅助治疗的口腔膜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870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辅助治疗牙周炎的大蒜素口腔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本周骨吸收,最后导致牙松动丧失,是我国成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

牙周炎可以通过清除菌斑、牙石等病原刺激物,消除牙龈炎症,使牙周袋变浅,并改善牙周附着水平来进行治疗。可通过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来去除菌斑中的优势菌。

大蒜素,二丙烯基硫代磺酸酯,为大蒜中的活性有效成分,杀菌效果较好,性质较稳定。现代药理试验表明,大蒜素对多种球菌、杆菌、霍乱弧菌以及霉菌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也有文献用于牙周及根尖病变的报道(戴德银,刘月华,何恩福.大蒜素治疗牙周及根尖病变67例[j].药学实践杂志,1990(2):66-67.)。



技术实现要素:

应用大蒜治疗牙疼的历史很长,但尚没有将本品制成膜剂用于牙周炎。本发明将大蒜素加辅料制成口腔膜剂,所含大蒜素的重量百分比为5%~30%,余量为药用辅料,用于牙周炎的辅助治疗。

本发明的口腔膜剂包括以下组分组成(百分比):

大蒜素0.5~30

成膜材料5~40

增塑剂3~10

增稠剂1~10

矫味剂0.1~5

ph调节剂适量

水余量。

所述的ph调节剂是由氢氧化物、有机酸和/或无机酸及其盐、有机胺及其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硼酸、硼砂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所述的成膜材料是由果胶、琼脂、阿拉伯胶、西黄著胶、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聚乙烯醇、卡波姆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所述增塑剂是由丙二醇、丙三醇、枸橼酸酯、三醋酸甘油酯及蓖麻油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所述的增稠剂是由西黄著胶、果胶、纤维素衍生物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组成。

所述的矫味剂是由甜菊糖、甜蜜素、甘草甜素、甜菊苷、蔗糖和阿司帕坦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本品治疗方法简便,对肝、肾功能不佳或有药物过敏史者均适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大蒜素5克,聚乙烯醇(pva17-88)3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15克,甘油25ml,甜蜜素0.5克,蒸馏水加至1000克,用醋酸调节ph值至5.5,制成药膜,裁制成每片含相当于大蒜素0.5mg的药膜备用。

实施例2

取大蒜素3克,聚乙烯醇(pva17-88)25克,羧甲基纤维素钠20克,甘油20ml,甜蜜素0.5克,蒸馏水加至1000克,用醋酸调节ph值至5.0,制成药膜,裁制成每片含相当于大蒜素0.5mg的药膜备用。

实施例3

取本品,贴于患有牙周炎的患处,一天三次。用药三天后观察并记录症状。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灶,则选择一个病灶,以洁治、刮治、切开排脓、局部涂3%碘甘油作为自身对照。

显效:局部用药3天内自觉症状缓解,牙龈红肿基本消退;有效:3天内自觉症状缓解,牙龈仍有轻度红肿;无效:3天内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牙龈红肿。

以上结果说明本品局部应用有一定疗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大蒜素外用口腔膜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牙周炎的辅助治疗。大蒜素为大蒜中的活性有效成分,加辅料制成膜剂,所含大蒜素的重量百分比为5%~30%,余量为药用辅料。牙周炎目前治疗手段为洁治、刮治、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等,同时使用本品,可以达到辅助治疗、控制菌斑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杰
技术研发日:2017.07.11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