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疗养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养生床,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灰艾灸床。
背景技术:
艾灸是传统中医疗法的一种,是通过热力和药力的双重作用来刺激人体穴位,提升相应的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温化寒湿,补虚固脱。当今,我们工作的压力、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使得我们自身免疫力下降,外加空调、冷饮和酒的过度使用,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内寒和内湿,严重的就是新时代的伤寒症,因此,传统的中医艾灸显得尤为重要。古代伤寒症是饥寒交迫自然环境下的寒,而现在人是夏季用空调后的寒。
现有技术中的艾灸床是在人体的背部的穴位处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艾条,但是该种艾灸方式需要在每个凹槽内都点燃艾条,清理起来每个凹槽内的灰烬特别费时费力,另外,随着艾条的燃烧,产生的烟灰不易从床体内取出,清洗起来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艾自动排灰灸床,通过集中排灰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理艾灸烟灰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排灰艾灸床,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一支杆、第一齿条、第一滑块、第一滑轨、第二齿轮、第一轴承座、第二齿条、凸轮、第一转轴、第二轴承座、艾灸箱、第二齿轮、第二支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杆、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转轴、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丝杠、第三轴承座、第一集灰箱、第二集灰箱、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二滑轨、第二螺母、第四轴承座、第二丝杠、床体和皮带轮,床体的内顶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多个艾灸箱,滑轨与床体内侧面安装有多个轴承座,其中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之间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和皮带轮,第一转轴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凸轮,第一转轴通过键连接的方式与凸轮连接,每个凸轮对应的床体的内顶面安装有艾灸箱,床体的侧壁焊接有第一支杆,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杆的另一端,电机同轴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齿条上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齿条的上端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嵌合连接,床体的侧壁焊接有第二支杆,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杆的另一端,第二齿轮同轴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一连杆连接至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第四锥齿轮同轴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安装有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螺纹方向相反,第一丝杠上安装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通过第二连杆焊接有第一集灰箱、第一集灰箱下底面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螺母通过第三连杆焊接有第二集灰箱,第二集灰箱下底面安装有第三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三滑块均与第二滑轨嵌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灰箱与第二集灰箱两侧均设置有推杆,推杆另一端均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灰箱与第二集灰箱的下底面均为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艾灸箱包括箱体、底板与摆轮,箱体焊接在床体上,底板设置有多个通孔,摆轮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摆轮包括弹簧和摆球,弹簧分别连接底板和摆球。
优选的,所述摆球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艾灸箱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孔。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针。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床体侧壁设置齿轮结构,实现了将艾灸烟灰集中收集,通过联动装置将集灰箱推出床体内,方便清理烟灰。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其中,1-电机,2-第一齿轮,201-第一支杆,3-第一齿条,4-第一滑块,5-第一滑轨,6-第二齿轮,7-第一轴承座,8-第二齿条,9-凸轮,10-第一转轴,11-第二轴承座,12-摆轮,13-艾灸箱,14-第二齿轮,1第二支杆141,15-第一锥齿轮,151-第二锥齿轮,16-第一连杆,17-第三锥齿轮,18-第四锥齿轮,19-第二转轴,20-第一螺母,21-第二连杆,211-第三连杆,22-第一丝杠,23-第三轴承座,24-挡板,25-推杆,26-集灰箱,261-第二集灰箱,27-第二滑块,271-第三滑块,28-第二滑轨,29-第二螺母,30-第四轴承座,31-第二丝杠,32-床体,33-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所示,为本发明的艾灸床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艾灸床包括电机1、第一齿轮2、第一支杆201、第一齿条3、第一滑块4、第一滑轨5、第二齿轮6、第一轴承座7、第二齿条8、凸轮9、第一转轴10、第二轴承座11、摆轮12、艾灸箱13、第二齿轮14、第二支杆141、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51、第一连杆16、第三锥齿轮17、第四锥齿轮18、第二转轴19、第一螺母20、第二连杆21、第三连杆211、第一丝杠22、第三轴承座23、挡板24、推杆25、第一集灰箱26、第二集灰箱261、第二滑块27、第三滑块271、第二滑轨28、第二螺母29、第四轴承座30、第二丝杠31、床体32和皮带轮33。
床体32的内顶面从左至右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滑轨,多个艾灸箱,滑轨与床体内侧面安装有多个轴承座,其中第一轴承座7与第二轴承座11之间安装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6,另一端安装有皮带轮33,第一转轴10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凸轮9,第一转轴10通过键连接的方式与凸轮9连接,每个凸轮9对应的床体32的内顶面安装有艾灸箱13。
艾灸床包括多个皮带轮33和凸轮9,皮带轮33和凸轮9安装在多个第一转轴10上,皮带轮33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传动,每个凸轮9上端对应设置有艾灸箱13。
床体32的侧壁焊接有第一支杆201,电机1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杆201的另一端,电机1同轴安装有第一齿轮2,第一齿轮2与第一齿条3啮合,第一齿条3上安装有第一滑块4,第一齿条3的上端设有第二齿条8,第二齿条8与第二齿轮6啮合,第一滑轨5焊接在床体32内顶面,第一滑块4与第一滑轨5嵌合连接。
床体32的侧壁焊接有第二支杆141,第二齿轮14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杆141的另一端,第二齿轮14同轴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5,第一锥齿轮15与第二锥齿轮151啮合,第二锥齿轮151通过第一连杆16连接至第三锥齿轮17,第四锥齿轮18与第三锥齿轮17啮合,第四锥齿轮18同轴安装有第二转轴19,第二转轴19的两端安装有第一丝杠22与第二丝杠31,第一丝杠22与第二丝杠31螺纹方向相反,第一丝杠22上安装有第一螺母20,第一螺母20通过第二连杆21焊接有第一集灰箱26、第一集灰箱26下底面安装有第二滑块27,第二螺母29通过第三连杆211焊接有第二集灰箱261,第二集灰箱261下底面安装有第三滑块271,第二滑块27与第三滑块271均与第二滑轨28嵌合连接。
第一集灰箱26与第二集灰箱261两侧均焊接有推杆25,推杆25另一端均焊接有挡板24。
艾灸箱13包括箱体、底板与摆轮12,箱体焊接在床板上,箱体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气孔,底板上安装有固定针,并设置有多个通孔,摆轮12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摆轮12包括有弹簧与摆球,弹簧分别连接底板与摆球。
工作原理:电机1正转,带动同轴连接的第一齿轮2顺时针转动,与第一齿轮2啮合的第一齿条3向上运动,带动第一滑块4沿第一滑轨5向上运动,第二齿条8与第二齿轮6啮合,带动第一转轴10转动,同时带动同轴皮带轮33转动,多个转轴同时转动,带动凸轮9转动,凸轮9转动与艾灸箱13底部摆轮12接触,通过凸轮9转动时与艾灸箱13底部的摆轮12接触产生敲击效果,利用摆轮12摆动将艾灸箱13内燃烧的烟灰抖落到底部集灰箱内,其中摆轮包括有弹簧和摆球,弹簧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摆球采用橡胶材质可以防止长时间与凸轮9接触而损坏凸轮9,艾灸箱13为放置艾条,燃烧艾条的装置,艾灸箱13底板设置固定针可以用来固定艾条燃烧的位置,箱体侧壁设有进气孔加大氧气浓度,使艾条燃烧更充分,利用艾条燃烧产生的药物性气流渗透人体皮肤,实现医疗效果。
电机1反转,带动第一齿轮2逆时针转动,与第一齿轮2啮合的第一齿条3向下运动,第一齿条3与第二齿轮14啮合,带动第二齿轮14转动,与第二齿轮14同轴的第一锥齿轮15同时转动,带动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51转动,通过第一连杆16带动第三锥齿轮17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锥齿轮18转动,同时第二转轴19转动,带动第一丝杠22与第二丝杠31正反方向转动,带动第一螺母20向右运动,通过第二连杆21带动第一集灰箱26推动挡板24,第一集灰箱26底部第二滑块27沿第二滑轨28向右运动,将第一集灰箱26推出,同时第二螺母29向左运动,通过第三连杆211带动第二集灰箱261推动挡板24,第二集灰箱261底部滑块271沿第二滑轨28向左运动,将第二集灰箱261推出,第一集灰箱26与第二集灰箱26底部采用倾斜设置,可以使烟灰滑向同一位置,待集灰箱推出床体时方便对艾灸箱13内产生的烟灰进行清理。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