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顽癣的中药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4613阅读:20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顽癣的中药药膏,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顽癣,俗称牛皮癣,又称银屑病。因皮肤损害多如松皮,或形如疥疹,搔起白皮,故中医称“白疮”,因皮肤燥痒起疥疹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坼裂血出。中医认为,顽癣多由禀赋血热之体,火毒内蕴,生风血燥,风湿热邪袭表,气血失和,肌肤失养而成。顽癣分为干癣和湿癣。干癣因血分伏热,素食辛辣,膏梁厚味,风邪外侵,风热相搏,发于肌肤,皮色潮红,皮屑干燥叠起白屑,病久脉络不宜,气血凝滞则皮疹增厚,刮后见点状出血,日久不消,奇痒难忍。湿癣初起瘰如粟米,瘙痒流脂水,漫延成片,兼有痒感,血热风湿外侵所致。治疗总则为:除湿解毒,凉血,和血,润肤止痒。

现代西方医学认为,顽癣由真菌感染所致,故治疗方法为抗菌、杀菌,由于真菌生命力强,不易消灭完全,治疗效果不好,容易反复,久治不愈。同时,用药既杀死了真菌,又杀死人体有益菌,故化学药治疗顽癣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顽癣的中药药膏,该散剂见效快、治愈率高、治愈后不复发、无毒副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顽癣的药膏,其特征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斑蝥有攻毒蚀疮,破血散结。用于痈疽、顽癣,瘰疬等,为方中君药。细辛功效为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宜通鼻窍。主要用于止痛。全虫功效为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证。蜈蚣功效为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证、白附子功效为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木槿皮功效为清热,杀虫,止痒。主要用于皮肤疥癣。冰片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外用于各种疮疡、咽喉肿痛、口疮、目疾等证,给人清凉止痛的作用。麝香功效为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催产。外用于疮疡肿毒。本品能行血分之滞,有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之效,为方中主药。将上述各药物,粗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将蜂蜡适量、麻油适量,入锅熬化,待放凉后取180克,调和药粉成膏状,按每瓶50克装瓶即可。使用时,去除皮肤表面白屑,用棉签取本药膏均匀涂于患处,每日二涂。

下面结合具体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吴先生,现年61岁,患牛皮癣(颈部)27年。用本药膏涂于患处,每天一次。48天后患处长出皮肤。回访三年无复发。

2、患者何先生,47岁,患牛皮癣(左脚径骨外侧25公分长),奇痒、白屑多。使用本药膏涂于患处,42天痊愈。

3、患者李女士,47岁,患牛皮癣多年,使用西药药效不佳,常年复发。于我处治疗55天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斑蝥6、细辛18、全虫3、蜈蚣1条、白附子110、木槿皮15、冰片10、麝香1。将蜂蜡适量、麻油适量,入锅熬化,待放凉后取180克,调和药粉成膏状,按每瓶50克装瓶即可。使用时,去除皮肤表面白屑,用棉签取本药膏均匀涂于患处,每日二涂。

实施例2:斑蝥8、细辛21、全虫5、蜈蚣1条、白附子100、木槿皮20、冰片8、麝香1。将蜂蜡适量、麻油适量,入锅熬化,待放凉后取180克,调和药粉成膏状,按每瓶50克装瓶即可。使用时,去除皮肤表面白屑,用棉签取本药膏均匀涂于患处,每日二涂。

实施例3:斑蝥8、细辛20、全虫4、蜈蚣1条、白附子95、木槿皮18、冰片8、麝香1。将蜂蜡适量、麻油适量,入锅熬化,待放凉后取180克,调和药粉成膏状,按每瓶50克装瓶即可。使用时,去除皮肤表面白屑,用棉签取本药膏均匀涂于患处,每日二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中医疗领域,是一种治疗顽癣的中药药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顽癣的中药药膏,其特征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斑蝥、细辛、全虫、蜈蚣、白附子、木槿皮、冰片、麝香。共8味中草药制成。本发明认为中医认为,顽癣多由禀赋血热之体,火毒内蕴,生风血燥,风湿热邪袭表,气血失和,肌肤失养而成。其治疗总则为:除湿解毒,凉血,和血,润肤止痒为主。本发明所配制的中药具有攻毒蚀疮,破血散结,行血分之滞,有活血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特别适合于治疗多年的顽癣。采用本发明的中药药膏,治愈率达到98%左右。其治疗期1‑2个月。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明前
技术研发日:2017.07.23
技术公布日:2017.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