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关节腰膝腿疼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96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学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风湿关节腰膝腿疼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风湿关节腰膝腿疼是最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疾病,少中青老年人都可以发病,中老年人发病较多,腰膝腿疼是脊椎脊髓外科门诊常见病症。腰部疼痛主要包括带损性疼痛、间盘源性疼痛、风湿性疾病。腿部疼痛主要包括腰间盘突出症、关节炎、血管性疾病、风湿性疾病。主要症状有腰部酸痛、肢体酸胀、麻木、无力、出冷汗发冻、行走困难、关节疼痛等。严重影响人身健康与工作,病性严重者多卧床不起,站立式不能直腰。

腰膝腿疼为多因素所致,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主要是由肝阳不足,精气血亏,筋脉失养所致。目前治疗腰膝腿疼的方法和药物很多,各有优缺点,西医治疗要膝腿疼的药物均为解热镇静和激素之品,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复发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效果显著、安全价廉的中药组合物。

具体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黄芪(蜜炙)30份、鸡血藤20份、当归(酒制)15份、白芍(酒制)15份、白术15份、桂枝9份、秦艽9份、陈皮9份、附片(片制)9份、干生姜9份、续断10份、杜仲(炒)10份、川牛膝10份、木瓜10份、骨碎补10份、桑寄生10份、天麻10份。

本发明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如下:

黄芪:《中国药典》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壮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用于脾气虚弱、中焦失运、中气下陷引发的各种疾病。

鸡血藤:《中国药典》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等功效,用于肢体乏力、麻木瘫痪、经闭痛经等症。

当归:《中国药典》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用于心肝血衰、痛经闭经、跌扑损伤、风寒痹痛、胎产诸疾等。

白芍:《中国药典》味甘、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用于肝、血亏虚、月经不调、阴虚阳亢、血虚风动、血虚肝旺、痉挛病痛等症。

白术:《中国药典》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用于脾胃气虚、脾虚湿盛、痰饮水肿、风湿痹痛、胎动不安等症。

桂枝:《中国药典》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等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心悸脑痹、经闭癓瘕,风湿痹痛等症。

秦艽:《中国药典》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等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中风不遂、骨蒸潮热等症。

陈皮:《中国药典》味苦、辛,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用于脾胃气滞症、呕吐呃逆症、湿痰咳喘、胸痹等症。

附子:《中国药典》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用于阳虚之各种疾病。

干生姜:《中国药典》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等功效,用于脘腹冷痛、亡阳证等症。

续断:《中国药典》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益补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等功效,用于腰膝酸痛、寒湿痹痛、跌打损伤、筋骨折伤等症。

杜仲:《中国药典》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用于腰膝酸痛、筋骨痿软等症。

川牛膝:《中国药典》味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活血通络、引血下行、补肝肾、利水通淋等功效,用于腰膝酸痛、下肢痿软、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等症。

木瓜:《中国药典》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等功效,用于湿痹拘挛、足膝肿痛等症。

骨碎补:《中国药典》味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续伤、补肾强骨等功效,用于肾虚腰痛、跌扑闪挫、筋骨折伤等症。

桑寄生:《中国药典》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等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肾气虚弱、腰背疼痛、胎动不安等症。

天麻:《中国药典》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等功效,用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眩晕、疼痛等症。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制备工艺,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状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可以用水煎,经过滤得滤液,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

本发明具有益气补肾、活血补血、强筋健骨、柔肝舒筋、通络利节之功效,其作用机理使脾气充盈,推动血液循环,筋骨得以濡养,使腰膝腿疼疾病得以根治或缓解疼痛。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黄芪(蜜炙)30g、鸡血藤20g、当归(酒制)15g、白芍(酒制)15g、白术15g、桂枝9g、秦艽9g、陈皮9g、附片(片制)9g、干生姜9g、续断10g、杜仲(炒)10g、川牛膝10g、木瓜10g、骨碎补10g、桑寄生10g、天麻10g置于砂锅内,注入凉水,没过药物约4~5厘米,浸泡2小时;用武火烧开,然后用文火熬25分钟后,将熬好的药液过滤倒入碗中,然后再向药物中注入凉水淹没药物3厘米,武火烧开,文火熬25分钟后,将药液过滤汇入第一次熬成的药液中混合均匀。

分开早晚空腹各服一半,10天为一疗程。病人用药5~7天症状缓解或消失,继续巩固治疗三疗程。

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一、临床资料

共130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72例;年龄最小14岁,病史最长13年,最短4个月。

二、治疗方法

给予实施例1所述汤剂及方法治疗。

三、疗效

一般病人用药5~7天症状缓解或消失,10天后痊愈;中老年腿骨未变形疼痛多年患者服3~4疗程痊愈;经1~4个疗程治疗130例不同性别年龄患者中痊愈117例,痊愈率90%,好转13例,其原因为患病时间长,关节变形错过最佳治疗时所致。

四、典型病例

患者男,52岁,病史3年,肢体酸胀、麻木、无力,病情轻重反复;给予实施例1所述汤剂及方法治疗,7天缓解,1疗程症状消失,继续巩固治疗2疗程,后随访,无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中医学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风湿关节腰膝腿疼的中药组合物,以黄芪(蜜炙)30份、鸡血藤20份、当归(酒制)15份、白芍(酒制)15份、白术15份、桂枝9份、秦艽9份、陈皮9份、附片(片制)9份、干生姜9份、续断10份、杜仲(炒)10份、川牛膝10份、木瓜10份、骨碎补10份、桑寄生10份、天麻10份制备各种剂型,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服用方便、效果显著、无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卢治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瀛海堂医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4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