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956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针对通风、跌打损伤、颈肩腰腿痛、风湿、筋膜炎、腱鞘炎、静脉炎、静脉曲张等病症的膏药。



背景技术:

颈肩腰腿痛大概涉及到一百多种疾病,最常见主要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因起病比较隐蔽,症状不典型或疼痛时轻时重,有时甚至可自行缓解,因而不被广大患者所认识,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时机。

颈肩腰腿痛是一组以颈肩腰背及四肢骨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总称,是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之一。本病除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和不便之外,同时亦对社会劳动生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随着社会分工及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已可高达正常人群的一半多,且其发病年龄也由中老年逐渐向青少年人群发展,呈低龄化趋势发病。

引起颈肩腰腿痛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除机体的组织病变外,还与年龄、发育、体质、工作体位、外界环境变化及刺激等有密切关系。如天气温度、湿度的变化,疲劳,精神过度紧张,肥胖,体力不足及情绪低落等,均可诱发颈肩腰腿痛。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一半以上患有风湿、关节炎、颈腰椎病,65岁以上人群中,有很大比例患有风湿、关节炎、颈腰椎病。每年有上百万患者因颈肩腰腿痛致残,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颈肩腰腿痛已成为中老年健康新杀手,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对于上述症状,西医并没有药到病除的手段,因此一般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中医辩证施治骨科疾病优势:治疗时间短,局部损伤小;变开放手术为闭合性治疗;避免了开放性手术所造成的创伤及术后重新粘连等后遗症;对各类骨科疾病及创伤性疼痛有独特优势,通过辩证论治,具有疗效好,远期效果好等优势。

目前针对此类病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也比较多,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成本高,难以满足病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效迅速,疗效显著,能快速舒缓肌肉,改善关节,缓解疼痛,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的膏药。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膏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份配制而成:红花10-60g、透骨草5-30g、木瓜5-30g、羌活5-30g、独活5-30g、白花蛇5-30g、乌梢蛇5-30g、龙血竭5-30g、鸡血藤5-30g、伸筋草5-30g、土元5-30g、川芎5-30g、狗脊5-30g、蜂房5-30g、冰片5-30g、松香5-30g、八角茴香5-30g、山柰5-30g、生川乌5-30g、生草乌5-30g、麻黄5-30g、白芷5-30g、苍术5-30g、当归5-30g、干姜5-30g、樟脑5-30g、蒲公英5-30g、蜂蜜500-2000g、茯苓5-30g。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膏药,其制备方法为:先将红花、透骨草、木瓜、羌活、独活、白花蛇、乌梢蛇、龙血竭、鸡血藤、伸筋草、土元、川芎、狗脊、八角茴香、山柰、生川乌、生草乌、麻黄、白芷、苍术、当归、干姜研制成粉末,香油熬制2h后加入其中,继续熬制2h,将药渣过滤,待再次沸腾后加入打碎的松香、冰片、蜂蜜,2-5min熄火;熬制好的药物沉放一周才能使制作成膏药成品,制成膏药后,再在膏药上均匀涂抹一层熬制好的香油,然后将茯苓粉末均匀撒到膏药表面即可待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膏药根据透皮吸收机理治疗经络疾病,以人体经络穴位贴敷部位,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及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效果。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到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相对较高的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膏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份配制而成:红花50g、透骨草20g、木瓜10g、羌活20g、独活10g、白花蛇10g、乌梢蛇20g、龙血竭15g、鸡血藤15g、伸筋草10g、土元10g、川芎8g、狗脊15g、蜂房15g、冰片20g、松香20g、八角茴香8g、山柰8g、生川乌10g、生草乌20g、麻黄15g、白芷10g、苍术8g、当归10g、干姜20g、樟脑10、蒲公英15g、蜂蜜1000g、茯苓25g;其制备方法为:先将红花、透骨草、木瓜、羌活、独活、白花蛇、乌梢蛇、龙血竭、鸡血藤、伸筋草、土元、川芎、狗脊、八角茴香、山柰、生川乌、生草乌、麻黄、白芷、苍术、当归、干姜研制成粉末,香油熬制2h后加入其中,继续熬制2h,将药渣过滤,待再次沸腾后加入打碎的松香、冰片、蜂蜜,3min熄火;熬制好的药物沉放一周才能使制作成膏药成品,制成膏药后,再在膏药上均匀涂抹一层熬制好的香油,然后将茯苓粉末均匀撒到膏药表面即可待用。

本实施例中的膏药,其使用方法为:

(1)将患处的皮肤洗净,或用75%的酒精消毒,用生姜将患处皮肤擦至发红再贴敷膏药;

(2)将膏药加热至软化,温度在40—45℃即可敷贴(可以用微火烘烤、蒸汽、暖气片、热水杯等加热);

(3)揭下膏药再次贴敷时,需再次加热使用,或每24小时将膏药接下一次再加热贴上,效果更佳;

(4)每帖膏药贴敷一周,三周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原理为: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研究观察发现,使用一种药足量添加熬制出的膏药,使用时间较长则副作用较大,易发生局部反跳疼痛,皮肤痒,有红疹,甚至骨质疏松。通过反复试验,本膏药采取了选取同功效药物减剂量配药法,使单味药物的副作用降低,而与减量同功效药物组合后疗效提高,使治疗效果更好。如,羌活、独活,白花蛇、乌梢蛇,伸筋草、透骨草等都是采取了两味同类药单味减量的方法使用纯蜂蜜涂抹膏药、再撒上茯苓粉,既增加了膏药与皮肤的亲和力,又保护皮肤不受潮湿侵扰。因为膏药贴敷皮肤后由于透气性能差,皮肤排出的汗液无法吸收,造成局部皮肤潮湿,抵抗力下降,茯苓粉的应用,可及时渗湿,将湿回吸入膏药中,较好的解决了膏药贴的时间一长就容易干燥、折断等弊端,使膏药在一周的使用期内保持最初形态,性状不变。主治:痛风跌打损伤,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腱鞘炎,肌腱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筋膜炎,风湿,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炎,足跟骨刺,静脉炎,静脉曲张等。

所述的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所述的透骨草祛风胜湿、活血止痛。本品辛温以祛风胜湿,归肝经行血脉而活血,风湿祛,血脉通则疼痛止,故又有活血止痛之效。

所述的木瓜适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缺奶的产妇、风湿筋骨痛、跌打扭挫伤患者、消化不良、肥胖患者。

所述的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所述的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所述的白花蛇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主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搐搦,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

所述的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主治: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所述的龙血竭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所述的鸡血藤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

所述的伸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止咳;解毒。主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黄疸;咳嗽;疮疡;疱疹;烫伤。

所述的土元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所述的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所述的狗脊补肝肾,除风湿,健腰脚,利关节。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尿频,遗精,白带。

所述的蜂房祛风,攻毒,杀虫,止痛,抗过敏。主治: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过敏性体质。

所述的冰片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主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所述的松香祛风燥湿,拔毒排脓,生肌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妇人崩带,耳聋牙痛,痈疽恶疮,瘰疬瘘症,疠风疥癣,白秃头疮,金疮折伤。

所述的八角茴香散寒;理气;止痛;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所述的山柰温中除湿;行气消食;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霍乱;胸腹胀满,饮食不消,牙痛;风湿痹痛。

所述的生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本品辛散苦燥,热能胜寒,风寒湿祛,经脉畅通,气血行则疼痛止,故有此功。

所述的生草乌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所述的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所述的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所述的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

所述的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所述的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燥湿消痰、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所述的樟脑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中恶猝倒,痧胀吐泻腹痛;寒湿脚气;疥疮顽癣;秃疮;冻疮;臁疮;水火烫伤;跌打伤痛;牙痛;风火赤眼。

所述的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虫蛇咬伤。

所述的蜂蜜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主治: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目赤;口疮;溃疡不敛;风疹瘙痒;水火烫伤;手足(军皮)裂。

所述的茯苓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