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湿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0065发布日期:2019-02-10 13:3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医用湿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医用湿化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氧气吸入疗法是最为常见的,普通应用于各个科室。临床上使用的氧气必须经过湿化才能给病人供氧。因此产生了很多给氧气湿化手段,其中加热湿化器湿化效果最为显著,即能加湿同时又可以加温,应用效果最令医患满意。但此类湿化器只能与呼吸机及配套的吸氧管配合使用,而在儿童吸氧管、面罩吸氧和鼻氧管吸氧上却无法有效连接。

加热湿化器通过加热产生的水蒸气与氧气混合,达到湿化的目的,同时也把氧气升温,使患者吸氧时舒适度更高。适合人体的吸氧温度为37度,吸氧湿度44mg/l。而加热湿化器仅能通过给水加热使水加速转化成水蒸气。加热温度升高,湿度就会升高,温度也随之升高,很难同时满足人体的适应范围值,尤其是季节气候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湿化器,其通过对吸氧湿度与吸氧温度的分开控制,从而满足人体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范围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湿化器,包括外壳、与外壳连通的输水管、通过输水管与外壳连通的补水器、控制外壳内液面高度的控液装置、用于加热外壳内的水的加热器以及用于控制外壳内气体温度的恒温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水器向外壳内补充水,由控液装置控制外壳内的水量即液面高度,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形成蒸汽,从进气口向外壳内通入氧气,氧气与蒸汽在外壳内汇聚,并在恒温器的作用下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最后,湿化的氧气从出气口排出。此过程中,加热器对水加热使其形成蒸汽,蒸汽与氧气混合对其加湿加热并在恒温器的作用下维持恒温,通过加热器的加热控制蒸汽的量从而对吸氧湿度进行控制,通过恒温器对吸氧温度进行控制,从而满足人体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范围值。

较佳的,所述控液装置包括与输水管连通的补水管、设置于外壳内对应补水管出口的浮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萍机构在水量的变化下,随液面的变化而沉浮,从而实现对补水管出口的启闭。

较佳的,所述浮萍机构包括固定于外壳内的滑筒和滑移连接于滑筒内的浮子,所述滑筒侧壁开设有通水孔,所述浮子对应于补水管的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子在滑筒内在液面的变化下实现沉浮,当液面较高时,浮子上浮将补水管的出口堵住停止补水,当液面较低时,浮子下沉使补水管的出口打开实现进水。

较佳的,所述浮子上设置有对应补水管的出口的硅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子上浮时,硅胶层与补水管的出口直接作用,贴合效果更好,使得停止补水的效果更好。

较佳的,所述外壳内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片,所述加热器对所述金属片加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器对金属片加热,金属片再对水加热使其形成蒸汽。这样,金属片则可以单独设置在外壳内,加热器设置在外壳外,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完成加热,保证了外壳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外壳的密封性,避免漏水。

较佳的,所述进气口和/或出气口上可拆卸连接有转换接口,所述转换接口的口径小于所述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口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换接口可与儿童用呼吸管、鼻氧管等器械相连接,提高了该湿化器的应用范围。

较佳的,所述转换接口连接有保护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帽对转换接口起到保护作用,减少转换接口受到的污染。

较佳的,所述转换接口通过套环连接于输水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转换接口从进气口和/或出气口拆下来之后丢失,避免其受到污染。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吸氧湿度与吸氧温度分开控制,从而满足人体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范围值;另外,增加可供选择的转换接口,提高了该湿化器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接口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接口组件的俯视图。

图中:1、补水器;2、输水管;3、接口组件;31、转换接口;32、保护帽;33、套环;4、外壳;41、进气口;42、出气口;5、加热器;51、金属片;6、恒温器;7、控液装置;71、补水管;72、浮子;721、硅胶层;73、滑筒;731、通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医用湿化器,参见图1,包括补水器1、输水管2和外壳4,外壳4内设置有空腔,补水器1通过输水管2与外壳4内的空腔连通。

其中,补水器1为医用袋或瓶,外壳4的材料也采用医用级高分子材料制成。

参见图2,外壳4上设置有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外壳4内设置有控液装置7,控液装置7包括与输水管2连通的补水管71、固定设置于外壳4内底壁的滑筒73以及滑移连接在滑筒73内的浮子72。补水管71的出水口与浮子72的顶部对应,浮子72的起伏可以实现对补水管71的出口的启闭。浮子72的顶部设置有硅胶层721,在浮子72上浮的时候硅胶层721能够直接与补水管71的出口贴合。滑筒73的侧壁开设有通水孔731,使得滑筒73内外的水流可以流通。

在外壳4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5,在外壳4的内底壁设置有与加热器5对应的金属片51,在外壳4的外周设置有恒温器6。

另外,在输水管2上连接有接口组件3,参见图3和图4,接口组件3包括能够与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配合使用的转换接口31、连接于转换接口31上的套环33和保护帽32,转换接口31的口径小于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的口径,转换接口31通过套环33套设在输水管2上,保护帽32能够盖合在转换接口31上对其起保护作用,避免被污染。

该医用湿化器的使用原理如下:

进气口41与供氧管连接,出气口42与呼吸管连接,补水器1中的水由输水管2输入至外壳4内的空腔中,加水后浮子72因浮力上升,到指定高度后(图2中的虚线位置为指定液面高度),浮子72上面的硅胶层721将补水管71的出口堵住,将不会继续加水,当水变气而减少,水位降低时,浮子72下沉,硅胶层721脱离补水管71的出口,补水管71的出口重新打开开始补水保持水位恒定。加热器5给金属片51加热,使水快速转化成水蒸气与进气口41进来的氧气充分混合达到加湿的效果,通过调节加热器5的加热温度可以控制氧气湿度。恒温器6与外壳4相接触,通过调节恒温器6的温度来保持湿化器内气体的温度,使之保持恒温。恒温器6包括温度检测探头、控制器和电热元件,通过温度检测探头检测空腔内的温度,反馈至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控制电热元件的温度,从而实现对空腔内氧气的恒温控制。

当需要将该湿化器应用到儿童吸氧管、面罩吸氧和鼻氧管吸氧上时,将转换接口31与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连接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