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8988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推车。



背景技术:

医疗用床通常是可移动式的,主要结构包括具有行走机构的底架和设置在底架顶部的床面框架,上述医疗用床用于胃镜、肠镜等内窥镜检查时,由于胃镜检查过程中需要给患者供氧和设置监护仪,但是无论是供氧的氧气罐还是监护仪都是独立放置在内窥镜检查室中的,无法随医疗用床移动,当做完内窥镜检查时,患者会随着医疗用床转移到其他科室,在患者离开内窥镜检查室后就会中断供氧和监护,无法全程供氧和监护,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对于重病号的转送采用的也是上述医疗用床,同样无法随床进行供氧和监护。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6151751u公开了一种安全型医疗推车,包括具有行走机构的底架和设置在底架顶部的床面框架,床面框架的床尾一角设置有氧气瓶安置机构,氧气瓶安置机构包括设置在床面框架底部的瓶底支承架、设置在床面框架顶部的瓶顶防护罩,氧气瓶立式安置在氧气瓶安置机构中,通过氧气瓶安置机构将氧气瓶立式安置在床面框架上,这样可方便于氧气瓶的更换和供氧操作;并且氧气瓶安置机构包括位于在床面框架上下方的瓶顶防护罩和瓶底支承架,这样氧气瓶安置机构基本不会占用医疗操作空间,另外侧卧的患者可把脚蹬在瓶顶防护罩上,使患者更为舒适,另外可有效保护氧气瓶顶部的供氧组件,可作为内窥镜检查床或者重病号的转送床,但是上述医疗推车扔存在患者体位调整和转移患者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调整患者体位和转移患者的医疗推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医疗推车,包括底盘、床面框架和设置在底盘与床面框架之间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床面框架上的承载机构,该承载机构包括平行相对的两支撑杆、可转动套设在支撑杆上的转套、张紧在两支撑杆的转套之间的环形躺布和设置在环形躺布上用于牵拉环形躺布的牵拉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组件包括转移带。

进一步的,所述床面框架的边沿设置有可翻转的护栏,护栏具有横向延伸的横杆,横杆上可转动套设有用于承载患者和所述转移带的旋转套。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组件包括体位调整带。

进一步的,所述床面框架顶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主体安装架、可相对主体安装架倾斜摆动的靠背安装架和驱动靠背安装架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主体安装架和/或所述靠背安装架设置有所述承载机构。

进一步的,在床尾一角处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氧气瓶安置部,所述床面框架设置有供氧气瓶上段穿过的限位孔,所述床面框架顶部设置有罩住氧气瓶上段并具有操作窗口的防护罩,所述床面框架设置有让位缺口,并设置有可阻隔该让位缺口的横杆,让位缺口和横杆组成所述限位孔,所述横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让位缺口的一端,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让位缺口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顶部设置有吸引器放置部和用于固定吸引器的系带。

进一步的,所述床面框架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立杆,立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置医疗物品的医疗物品安置机构,该医疗物品安置机构包括可夹住立杆的夹紧组件和设置在夹紧组件上用于放置医疗物品的托盘或收纳柜,所述立杆设置在所述氧气瓶安置机构附近,使所述医疗物品可位于氧气瓶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床面框架上设置有用于藏置和引导医疗线管的过线管,过线管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缺口。

进一步的,在床头侧的所述床面框架底部设置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分隔成线管放置格、人工气管放置格和简易呼吸器放置格。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牵拉组件可拉动环形躺布,这样躺在环形躺布上的患者就可以改变体位,并且借助牵拉组件的转移带可以方便地将患者转移至其他病床上。

氧气瓶安置在床尾一角并设置安置部、限位孔和防护罩,这样可方便于氧气瓶的更换和供氧操作,实现全程供氧;并且使氧气瓶的放置基本不会占用医疗操作空间,另外侧卧的患者可把脚蹬在瓶顶防护罩上,使患者更为舒适,另外可有效保护氧气瓶顶部的供氧组件;限位孔可阻挡氧气瓶防止其掉出;横杆通过交接的方式设置在床面框架上,这样可方便地将横杆在阻挡和开启限位孔之间摆动,并通过锁销和锁孔使其自由端与床面框架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医疗物品安置机构通过立杆设置在氧气瓶安置机构附近,并使医疗物品可位于氧气瓶安置机构的上方,从而合理利用空间,防止其干扰医疗操作;夹具组件使医疗物品可相对立杆转动,从而方便地调节医疗物品的位置,便于医疗操作。

过线管可以将氧气管、吸引器官和监护导联线从床尾引导至床头并将上述线管放置到储物盒的线管放置格中,防止因线管过多并且混乱而影响医疗操作。

在床头侧的所述床面框架底部设置有储物盒,储物盒分隔成线管放置格、人工气管放置格和简易呼吸器放置格,可便于归置线管,并且增加医疗推车的放置空间,便于医疗物品的获取。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安全型医疗推车,可用于内窥镜的检查和重病号的转送,可实现随车的不间断供氧、监护,并且具有医疗物品安置机构可用于安置各种医疗物品以辅助患者的监护和治疗,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储物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过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患者转移过程的示意图,转移前。

图6为患者转移过程的示意图,转移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医疗推车,包括底盘1、床面框架2和设置在底盘1与床面框架2之间的可升级支撑组件、床面框架2顶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主体安装架32、可相对主体安装架32倾斜摆动的靠背安装架33、驱动靠背安装架33摆动的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主体安装架32和靠背安装架33上的承载机构,其中,可升级支撑组件和驱动机构为公知的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承载机构包括平行相对的两支撑杆34、可转动套设在支撑杆34上的转套35、张紧在两支撑杆34的转套35之间的环形躺布31和设置在环形躺布31上用于牵拉环形躺布31的牵拉组件,牵拉组件包括三条转移带36和两条体位调整带37,两支撑杆34之间设置有多个承托组件,承托组件包括杆381和套设在杆381上的旋转套382。

床面框架2的边沿设置有可翻转的护栏9,护栏9具有横向延伸的横杆,横杆上可转动套设有用于承载患者和转移带的旋转套92、93,床面框架2的边沿也可转动套设有用于承载患者和转移带的旋转套91。

在床尾一角处的底盘1上设置有氧气瓶安置部,床面框架2设置有供氧气瓶4上段穿过的限位孔,床面框架2顶部设置有罩住氧气瓶4上段并具有操作窗口的防护罩41,床面框架2设置有让位缺口,并设置有可阻隔该让位缺口的横杆43,让位缺口和横杆43组成限位孔,横杆43一端铰接在让位缺口的一端,横杆43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让位缺口的另一端。

底盘1顶部设置有吸引器放置部、储物柜52、用于固定吸引器51的系带53,底盘1的底部设置有带刹车功能的行走轮11。

床面框架2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立杆81,立杆8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安置医疗物品的医疗物品安置机构82、83和药品存储箱81,该医疗物品安置机构82、83包括可夹住立杆81的夹紧组件和设置在夹紧组件上用于放置医疗物品的托盘或收纳柜,医疗物品安置机构82放置监护仪85,医疗物品安置机构83设置操作盘,立杆81设置在氧气瓶安置机构附近,使医疗物品可位于氧气瓶的正上方。

床面框架2上设置有用于藏置和引导医疗线管的过线管6,过线管6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缺口61。

在床头侧的床面框架2底部设置有储物盒7,储物盒7分隔成线管放置格71、人工气管放置格72和简易呼吸器放置格73。

监护仪85的导联线851、吸引器51的管511和氧气瓶4的管道42穿过过线管6中并放置到线管放置格71中。

将患者从医疗推车转移至病床a的操作如下:将护栏9放下使护栏一侧架设在病床a上,拖动转移带36使患者向病床a移动,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转移带36与旋转套91、92、93滚动接触,从而使操作过程省力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