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牙痛的牙膏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043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口腔清洁领域,一种止牙痛的牙膏工艺。



背景技术:

牙痛大多数人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列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受到牙齿周围食物残渣、细菌等物结成的牙垢和硬质的牙石所致的长期刺激,及不正确的刷牙习惯,维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的牙痛,而中草药提取物添加到牙膏中,能起到保护人们的口腔牙齿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普通牙膏技术的不充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牙痛的牙膏工艺,取材简单,无副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经止痛等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牙痛的牙膏工艺,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白芷4%、花椒6%、甘松香4%、香附子2%、梧桐叶8%、保湿剂(甘油)12%、牙膏胶合剂(羟甲基纤维素钠)1.5%、牙膏摩擦剂(二氧化钛)45%、牙膏发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5%、香精0.01%、甜味剂(糖精)0.1%、余量精制水。

优选的,白芷6%、花椒8%、甘松香6%、香附子4%、梧桐叶10%、保湿剂(甘油)12%、牙膏胶合剂(羟甲基纤维素钠)1.5%、牙膏摩擦剂(二氧化钛)45%、牙膏发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5%、香精0.01%、甜味剂(糖精)0.1%、余量精制水。

制备方法如下:

白芷、花椒、甘松香、香附子、梧桐叶,粉碎成30~40目用10倍量水煎煮30分钟,过滤,沉淀后和牙膏膏体材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药理作用如下:

1、白芷-味辛、气芳香、微苦、性温。入肺、胃经。消肿祛风,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牙痛、头痛,皮肤瘙痒,防虫美白。

2、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健胃,止痒,呕吐牙疼,风寒湿痹。

3、甘松香-味甘、性温。归入脾、胃经。理气止痛,醒脾健胃。

4、香附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肝、脾、三焦经。行气解郁,调经止痛,消化不良。

5、梧桐叶-味甘、性平。归肾、肝、肺、大肠经。和血,除湿,通经脉。

具有以下优点:

取材简单,无副作用,各药互相复配后,它们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经止痛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牙痛的牙膏工艺,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白芷4%、花椒6%、甘松香4%、香附子2%、梧桐叶8%、保湿剂(甘油)12%、牙膏胶合剂(羟甲基纤维素钠)1.5%、牙膏摩擦剂(二氧化钛)45%、牙膏发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5%、香精0.01%、甜味剂(糖精)0.1%、余量精制水。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牙痛的牙膏工艺,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白芷6%、花椒8%、甘松香6%、香附子4%、梧桐叶10%、保湿剂(甘油)12%、牙膏胶合剂(羟甲基纤维素钠)1.5%、牙膏摩擦剂(二氧化钛)45%、牙膏发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5%、香精0.01%、甜味剂(糖精)0.1%、余量精制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本发明专利范围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发明,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书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止牙痛的牙膏工艺,牙痛大多数人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列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受到牙齿周围食物残渣、细菌等物结成的牙垢和硬质的牙石所致的长期刺激,及不正确的刷牙习惯,维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的牙痛,而中草药提取物添加到牙膏中,能起到保护人们的口腔牙齿健康,针对现有的普通牙膏技术的不充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牙痛的牙膏工艺,取材简单,无副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经止痛等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何家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家平
技术研发日:2017.08.24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