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白蔻仁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4583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白蔻仁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肾炎是一种以肾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以水肿、蛋白尿为主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后期可出现贫血、视网膜病变及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慢性肾炎属世界性难治病之一,且患者多为青壮年。据数组不完全资料统计,慢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1~2%。近年来,肾脏病发病率亦有不断升高的趋势。慢性肾炎的治疗目前西医多采用激素疗法,但激素对病情的掩盖性较强,副作用明显,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含白蔻仁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蔻仁45份,党参15份,丹参30份,桃仁、红花、赤芍各15份,益母草、牛膝、当归各10份。

优选的,所述的药剂是一种汤剂,将上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液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药原料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15~20分钟后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上述中药可进行相应的临证加减,若兼脾虚,脘闷腹胀,食少便溏,加山药、茯苓,优选山药、茯苓各10份。兼阳虚,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加附子、肉桂,优选附子、肉桂各5份。兼有阴虚,头晕耳鸣,烦热,加枸杞、麦冬,优选枸杞、麦冬各15份。兼血尿及水肿,加白茅根、旱莲草,优选白茅根、旱莲草各10份。

本发明的药理及有益效果是:

慢性肾炎的治疗,目前中西医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共识中医所用祛风利水、清热解毒、培补脾肾等方法外,以活血化瘀为主,临床疗效更好些。所以,对慢性肾炎病人的中医辨证为,本虚标实,即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故选用补肾和活血化瘀法,肾者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为生命活动之根,故称先天之本。膀胱之蓄津液,化气行水,但膀胱之气化,需要肾气之蒸腾。因劳损过度或久病失养,使肾气亏耗,失其封藏固摄之权,故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神皮乏倦、腰膝酸软等共同症状。故言肾虚为本。气虚鼓动无力,血行迟涩或阴血衰少,血脉不充,亦可使脉道涩滞,血行不畅。故出现血淤之症为之标实。慢性肾炎均病程较长,“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瘀血既成之后瘀血阻肾络,因此活血化瘀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另一重要原则。

根据临床体会,结合现代中药药理,表明凉血既能解毒,抗感染,又能清热止血,抗过敏;祛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血行水亦行,有利于组织间隙滞留的水液得到吸收;和血能调畅血脉,改善微循环,调节血压,通瘀可以急下排毒,降低氮质血症;化瘀与泄浊并进,又可缓解尿毒症所致的胃肠症状,稳定病势;而活血与补肾合伍还能增加肾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逆转肾脏病理性损伤。从而显示肾炎治血的多机理,多效应,多用途。

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原料药的药用性能如下:

白蔻仁具有补气、固表,摄精、利尿祛毒,和营利水的功效。白蔻仁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自由基生成,促进自由基消除、降低尿素氮,提高血浆蛋白。调整免疫平衡,减轻免疫复合物对肾小管基底膜的损害。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丹参具有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消心除烦,养血安神之功效。桃仁具有祛瘀血之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赤芍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之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祛瘀、消水之功效。牛膝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利尿通淋之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之功效。诸药配伍,共奏补肾及活血化瘀之功效,可缓解症状,消除或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对慢性肾炎患者疗效显著。

本方剂有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肾功能效果,且有双向调节作用,可通过抑制或增强免疫反应、或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成功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抑制变态反应,还可以通过抗凝血改善局部组织血液供给及软化纤维等作用,促进组织修复。此外,本方剂对已沉积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有促进吸收和消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含白蔻仁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选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白蔻仁45g,党参15g,丹参30g,桃仁、红花、赤芍各15g,益母草、牛膝、当归各10g。

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液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药原料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15左右后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白蔻仁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其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蔻仁45份,党参15份,丹参30份,桃仁、红花、赤芍各15份,益母草、牛膝、当归各10份。本方剂中各原料药经辨证配伍,共奏补肾及活血化瘀之功效,可缓解症状,消除或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对慢性肾炎患者疗效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周尚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尚义
技术研发日:2017.08.17
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