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8457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证。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泄泻的证型有多种,如寒湿内证盛证型、湿热伤中证型、脾肾两虚证型等,脾肾两虚证型为常见的泄泻。目前治疗脾肾两虚证型泄泻病,西医一般只是单纯采用止泻类药,所以用药效果不好,而且只是治标不治本,即使有的患者当时被治好了,但过后很快就会复发,并且还有许多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胡椒20份~40份,黄芪20份~30份,桂枝15份~25份,高良姜20份~30份,党参10份~30份,白术10份~30份,茯苓10份~30份,半夏10份~30份,陈皮10份~30份,肉桂10份~20份,延胡索10份~30份,威灵仙10份~30份,厚朴6份~18份,白芥子5份~15份,小茴香6份~18份,白芷10份~20份,藿香10份~30份,白芍20份~40份和甘草6份~18份。

本发明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黄芪建中汤,藿香正气散加减,可以散寒化湿,行气止痛;黄芪配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高良姜,使温中健脾之效得以加强;桂枝配白芍,一辛一酸,具有调和阴阳之功;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具有缓肝急、止腹痛之效,配伍延胡索以活血温中止痛。藿香辛温散寒,气味芳香,可醒脾快胃,振奋阳气,祛除胃肠秽浊之湿邪,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化湿散寒,厚朴可燥湿健脾,行气化湿。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胡椒20份,黄芪30份,桂枝15份,高良姜30份,党参10份,白术30份,茯苓10份,半夏30份,陈皮10份,肉桂20份,延胡索10份,威灵仙30份,厚朴6份,白芥子15份,小茴香6份,白芷20份,藿香10份,白芍40份和甘草18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胡椒40份,黄芪20份,桂枝25份,高良姜20份,党参30份,白术10份,茯苓30份,半夏10份,陈皮30份,肉桂10份,延胡索30份,威灵仙10份,厚朴18份,白芥子5份,小茴香18份,白芷10份,藿香30份,白芍20份和甘草6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胡椒30份,黄芪25份,桂枝20份,高良姜25份,党参20份,白术20份,茯苓20份,半夏20份,陈皮20份,肉桂15份,延胡索20份,威灵仙20份,厚朴12份,白芥子10份,小茴香12份,白芷15份,藿香20份,白芍30份和甘草12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胡椒25份,黄芪28份,桂枝18份,高良姜28份,党参15份,白术25份,茯苓15份,半夏25份,陈皮15份,肉桂18份,延胡索15份,威灵仙25份,厚朴9份,白芥子13份,小茴香9份,白芷20份,藿香15份,白芍25份和甘草15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胡椒35份,黄芪22份,桂枝23份,高良姜22份,党参25份,白术15份,茯苓25份,半夏15份,陈皮25份,肉桂13份,延胡索25份,威灵仙15份,厚朴15份,白芥子8份,小茴香15份,白芷13份,藿香25份,白芍35份和甘草9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所述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研磨成粉末,然后按照所述粉末与水重量比为1:2加入水,再加热至60℃~80℃,熬煮3h~5h,得到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所述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的用法:将所述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自发热贴,贴于神阙穴30min~60min。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泄泻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胡椒20份,黄芪30份,桂枝15份,高良姜30份,党参10份,白术30份,茯苓10份,半夏30份,陈皮10份,肉桂20份,延胡索10份,威灵仙30份,厚朴6份,白芥子15份,小茴香6份,白芷20份,藿香10份,白芍40份和甘草18份。

实施例1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研磨成粉末,然后按照所述粉末与水重量比为1:2加入水,再加热至60℃,熬煮5h,得到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出了一种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胡椒40份,黄芪20份,桂枝25份,高良姜20份,党参30份,白术10份,茯苓30份,半夏10份,陈皮30份,肉桂10份,延胡索30份,威灵仙10份,厚朴18份,白芥子5份,小茴香18份,白芷10份,藿香30份,白芍20份和甘草6份。

实施例2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研磨成粉末,然后按照所述粉末与水重量比为1:2加入水,再加热至80℃,熬煮3h,得到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出了一种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胡椒30份,黄芪25份,桂枝20份,高良姜25份,党参20份,白术20份,茯苓20份,半夏20份,陈皮20份,肉桂15份,延胡索20份,威灵仙20份,厚朴12份,白芥子10份,小茴香12份,白芷15份,藿香20份,白芍30份和甘草12份。

实施例3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研磨成粉末,然后按照所述粉末与水重量比为1:2加入水,再加热至65℃,熬煮3.5h,得到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出了一种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胡椒25份,黄芪28份,桂枝18份,高良姜28份,党参15份,白术25份,茯苓15份,半夏25份,陈皮15份,肉桂18份,延胡索15份,威灵仙25份,厚朴9份,白芥子13份,小茴香9份,白芷20份,藿香15份,白芍25份和甘草15份。

实施例4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研磨成粉末,然后按照所述粉末与水重量比为1:2加入水,再加热至75℃,熬煮4.5h,得到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出了一种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胡椒35份,黄芪22份,桂枝23份,高良姜22份,党参25份,白术15份,茯苓25份,半夏15份,陈皮25份,肉桂13份,延胡索25份,威灵仙15份,厚朴15份,白芥子8份,小茴香15份,白芷13份,藿香25份,白芍35份和甘草9份。

实施例5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研磨成粉末,然后按照所述粉末与水重量比为1:2加入水,再加热至62℃,熬煮3.2h,得到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1-实施例5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将所述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自发热贴,贴于神阙穴30min~60min。

本发明的治疗泄泻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黄芪建中汤,藿香正气散加减,可以散寒化湿,行气止痛;黄芪配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高良姜,使温中健脾之效得以加强;桂枝配白芍,一辛一酸,具有调和阴阳之功;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具有缓肝急、止腹痛之效,配伍延胡索以活血温中止痛。藿香辛温散寒,气味芳香,可醒脾快胃,振奋阳气,祛除胃肠秽浊之湿邪,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化湿散寒,厚朴可燥湿健脾,行气化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