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手足多汗症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1723发布日期:2019-03-05 20:15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手足多汗症的外用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交感神经支配全身的出汗,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通过控制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的体温。但是多汗症病人的出汗和面部潮红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控制,多汗和面部潮红使患者每日处在无奈、焦躁或恐慌之中。中医认为,手足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手足多汗症主要表现为手掌,足底多汗,轻度患者仅表现为手掌湿润,重度患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见汗珠,出汗时多伴有手掌冰冷,仅少数患者出汗时手指能保持温暖。因手部皮肤常处于潮湿,浸泡状态,手掌蜕皮明显,常伴有皮炎,冬季时因肢端湿冷可导致冻疮,皮肤溃烂等症状。患者往往自儿童或少年时起出现手掌等部位的多汗,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手部多汗容易影响手操作的灵活性,干扰手工操作,患者因避免与别人握手而影响人际交往,并产生躲避,焦虑的心态。

目前对于手足多汗症的治疗,基本没有较好的方法,传统方法虽然很多,但效果均不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手足多汗症的外用药。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手足多汗症的外用药,由如下原料组成:葛根35-45克,首乌15-25克,吴茱萸15-25克,白矾15-25克,黄芪6-12克。

进一步,所述外用药由如下原料组成:葛根40克,首乌20克,吴茱萸20克,白矾20克,黄芪10克。

制备方法及用法:称取上述原料,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将药液放入盆内,趁热把手或脚浸泡在药液内,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外用药具有利湿通气、补虚凉血的功效,适用于手足多汗症的治疗,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组成:葛根40克,首乌20克,吴茱萸20克,白矾20克,黄芪10克。

称取上述原料,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将药液放入盆内,趁热把手或脚浸泡在药液内,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该外用药具有利湿通气、补虚凉血的功效。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组成:葛根35克,首乌25克,吴茱萸15克,白矾18克,黄芪9克。

称取上述原料,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将药液放入盆内,趁热把手或脚浸泡在药液内,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该外用药具有利湿通气、补虚凉血的功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手足多汗症的外用药,由如下原料组成:葛根35‑45克,首乌15‑25克,吴茱萸15‑25克,白矾15‑25克,黄芪6‑12克。使用时,称取原料,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将药液放入盆内,趁热把手或脚浸泡在药液内,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利湿通气、补虚凉血的功效,适用于手足多汗症的治疗,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姜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姜泓
技术研发日:2017.08.24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