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痈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2029发布日期:2019-03-05 20:19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乳痈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乳痈即急慢性乳腺炎,中医认为多由忧思恼怒,肝气失于疏泄;或过食肥甘厚味,胃腑积热,致使肝气、胃热相互郁结,经络气血蕴热阻滞,结肿成痈;或因产妇乳头皲裂,乳汁不能吸尽而结;或因产后虚弱外邪易于侵入;或因乳汁壅滞;或因胎气旺盛,胸满气胀,气机失于疏泄。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观念和方式的不断改变,乳痈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女性的身体健康。

由于乳痈多发于哺乳期的妇女,西药又无法有效治疗乳痈,且西药对母乳喂养有不利影响,大都建议中医治疗。因此,人们对快速有效治疗乳痈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疗效显著的治疗乳痈外用药。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山慈菇10---20、红藤10---20、蒲公英25---40、露蜂房1---10、虎耳草15---25、乳香1---5、没药1---5、三七1---10、甘草1---5、蜂蜜1---10。

本发明的药物中:

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红藤: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治疗乳痈。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乳痈肿痛。

露蜂房:祛风攻毒,杀虫止痛,治疗乳痈。虎耳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疼,凉血止血。

乳香:生肌止痛,疗诸恶疮。

没药:治痈肿疮疡,散瘀止痛。

三七:止血行瘀,消肿定痛。

甘草:生能泻火,调和诸药。

蜂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本发明以传统中医理论精心组方而成,諸药合用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痈散结,散瘀止痛之功效,治疗乳痈作用明显,疗效确切,不易复发,无副作用,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乳痈的外用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乳痈的外用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山慈菇15、红藤16、蒲公英30、露蜂房5、虎耳草25、乳香3、没药3、三七6、甘草2、蜂蜜10。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乳痈的外用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山慈菇15、红藤13、蒲公英35、露蜂房5、虎耳草20、乳香3、没药3、三七7、甘草2、蜂蜜9。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乳痈的外用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山慈菇15、红藤15、蒲公英33、露蜂房6、虎耳草23、乳香3、没药3、三七8、甘草1、蜂蜜10。

制作方法是:

1)先将山慈菇、红藤、蒲公英、露蜂房、虎耳草、甘草按照中药常规煎煮法煎煮两次,合并滤液,浓缩成膏,干燥后粉碎成粉,过200目筛,备用。

2)将乳香、没药、三七放入冰箱,-18度温度下冷冻20小时以上用高速粉碎机速粉碎成粉,过200目筛,备用。

3)将所制得1)、2)粉状物按比例放入高速粉碎机混匀,备用。

4)将3)和蜂蜜混合成稠膏状即是本品。

使用方法:

先将患处皮肤洗净,用酒精常规消毒后,取适量本品涂匀患处,上敷纱布一到两层,最后盖上塑料薄膜,用热水袋、电热宝等加热2小时,每天二次。热敷后将敷料盖好,胶布固定,一天换药一次。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食辛辣、肥甘厚味外,应多食粗粮豆类和蔬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

1.本发明配方新颖、先进、独特,各味中药有机结合,使其发挥每味药物的协同互补作用;

2.该药无毒副作用,收效迅速、疗效明显,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

3.原料易购,成本低廉,加工工艺简便,使用方法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乳痈症状痊愈,恢复正常。

好转:乳痈症状减轻,逐步好转。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试用结果: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乳痈患者65例,结果显效59例,显效率为90%,好转5例,好转率为7.6%,无效1例,无效率1.5%,总有效率为98%。

典型病例:

病例一

张某某,女,28岁,初产,突感右侧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尤甚,乳房似有结块,乳汁分泌不畅,食欲欠佳,胸闷烦躁,全身不适,继后,乳房局部变硬,肿块已渐增大,全身无力,恶寒,发烧,头疼。曾用乳腺安康外治的疗法,三日不见好转,后用本发明药物,嘱其治疗期间忌食辛辣、肥甘厚味外,应多食粗粮豆类和蔬菜,两天后不适症状明显减轻肿块变软,七天痊愈。

病例二

李某某,女25岁,产后30天,左侧乳房突发红肿热痛,伴高热,在医院输过青霉素静滴,同时口服头孢氨苄胶囊,病症缓解,但左侧乳房有约鸡蛋大小肿块未消散,肿块硬度无明显变化,后用本发明药物,嘱其治疗期间忌食辛辣、肥甘厚味外,应多食粗粮豆类和蔬菜,两天后肿块变软明显缩小,六天肿块消失疾病痊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痈的外用药,它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山慈菇10‑‑20、红藤10‑‑20、蒲公英25‑‑40、露蜂房1‑‑10、虎耳草15‑‑25、乳香1‑‑5、没药1‑‑5、三七1‑‑10、甘草1‑‑5、蜂蜜1‑‑10;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痈散结,散瘀止痛之功效,治疗乳痈作用明显,疗效确切,不易复发,无副作用,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乳痈的外用药。

技术研发人员:范暄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范暄民
技术研发日:2017.08.30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