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病人转移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0806发布日期:2019-03-05 20:0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床病人转移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移车,具体涉及一种卧床病人转移车,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重危病人以及不能自行起床的病人外出检查、迁床等情况,在基层医院由于设备条件限制;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这一搬迁工作,给护理人员及家属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卧床病人转移设备是本发明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卧床病人转移车,通过万向脚轮、旋转杆和抓斗状对开的曲面板之间的配合来实现转移病人的目的。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床病人转移车,包括底座、旋转杆、支撑轴、横梁、曲面板支座、曲面板支承座、曲面板、皮带、万向脚轮和刹车装置;所述的底座底端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万向脚轮,上表面设置一旋转杆和刹车装置;所述的旋转杆竖直向上设置在底座上表面沿轴心位置;所述的刹车装置设置在旋转杆的一侧;所述的旋转杆正上方竖直向上设置一支撑轴;所述的支撑轴正上方水平设置一横梁;所述的横梁远离支撑轴一端上表面水平垂直设置一曲面板支座;所述的曲面板支座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曲面板支承座;所述的曲面板支承座底端水平设置一通孔;一皮带穿过通孔系着曲面板;所述的曲面板呈抓斗状对开。

进一步的,所述的曲面板为软塑料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杆半径与所述的支撑轴的半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梁的宽度尺寸大于支撑轴的半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座1、支撑轴2、旋转杆3、横梁4、曲面板支座5、曲面板6、曲面板支承座7、万向脚轮8、刹车装置9、皮带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分析。

如图1所示,一种卧床病人转移车,包括底座1、支撑轴2、旋转杆3、横梁4、曲面板支座5、曲面板6、曲面板支承座7、万向脚轮8、刹车装置9和皮带10;底座1底端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万向脚轮8,上表面设置一旋转杆3和刹车装置9;旋转杆3竖直向上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沿轴心位置;刹车装置9设置在旋转杆3的一侧;旋转杆3正上方竖直向上设置一支撑轴2,旋转杆3半径与支撑轴2的半径相同;支撑轴2正上方水平设置一横梁4,横梁4的宽度尺寸大于支撑轴2的半径;横梁4远离支撑轴2一端上表面水平垂直设置一曲面板支座5;曲面板支座5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曲面板支承座7;曲面板支承座7底端水平设置一通孔;一皮带10穿过通孔系着曲面板6;曲面板6呈抓斗状对开,曲面板6为软塑料材料。

本发明通过万向脚轮1、旋转杆3和抓斗状对开的曲面板6之间的配合来实现转移病人的目的。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床病人转移车,包括底座、旋转杆、支撑轴、横梁、曲面板支座、曲面板支承座、曲面板、皮带、万向脚轮和刹车装置;底座底端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万向脚轮,上表面设置一旋转杆和刹车装置;旋转杆竖直向上设置在底座上表面沿轴心位置;刹车装置设置在旋转杆的一侧;旋转杆正上方竖直向上设置一支撑轴;支撑轴正上方水平设置一横梁;横梁远离支撑轴一端上表面水平垂直设置一曲面板支座;曲面板支座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曲面板支承座;曲面板支承座底端水平设置一通孔;一皮带穿过通孔系着曲面板;曲面板呈抓斗状对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梁沛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智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1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