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366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置箱,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新生婴儿的出生率在未来几年将都会呈上升趋势,而作为研究小二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儿科,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医院都没有较为正规的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在婴幼儿较为集中的医院里设置较为正规的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院里的儿科护理用具实际中的放在一个柜子里,没有进行统一的分类放置导致在拿取某一儿科护理用具时都比较耗费时间。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分类放置且能对儿科护理用具起到防护作用的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来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进行分类放置且不能对儿科护理用具起到防护作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进行分类放置且不能对儿科护理用具起到防护作用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分类放置且能对儿科护理用具起到防护作用的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包括有放置箱、防护机构和放置机构,放置箱内连接有防护机构,放置箱内连接有放置机构。

优选地,防护机构包括有箱门、把手、第一放置板、滑轨和滑块,放置箱前壁左侧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箱门,箱门前壁右侧连接有把手,放置箱内左壁下侧连接有第一放置板,第一放置板顶部后侧均匀开有第一通孔,放置箱内壁左右两侧上部均连接有滑轨,滑轨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

优选地,放置机构包括有第二放置板、第三放置板、放置框、放置盒和盖板,放置箱内底部连接有第二放置板,第二放置板上开有不同大小的第一凹槽,左右两侧的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三放置板,第三放置板顶部左侧连接有放置盒,放置盒顶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盖板,第三放置板顶部右侧连接有放置框。

优选地,还包括有安装杆、滑套、滑杆、推板、弹簧、转杆和挡板,放置箱右侧外壁上部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上连接有滑套,滑套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滑杆底部连接有推板,推板顶部左侧与安装杆之间连接有弹簧,滑杆前壁上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杆,转杆与放置箱前壁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放置箱前壁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前壁与转杆转动式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固定块和橡胶块,放置箱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底部开有第二通孔,第一固定块上连接有橡胶块,橡胶块下侧位于第二通孔内。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块和万向轮,放置箱底部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底部均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固定块内均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位于第二凹槽内。

优选地,箱门的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该放置箱来放置儿科护理用具时,使用人员将儿科护理用具放置在放置箱内的放置机构上,之后防护机构能对放置机构上的儿科护理用具进行防护。

因为防护机构包括有箱门、把手、第一放置板、滑轨和滑块,放置箱前壁左侧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箱门,箱门前壁右侧连接有把手,放置箱内左壁下侧连接有第一放置板,第一放置板顶部后侧均匀开有第一通孔,放置箱内壁左右两侧上部均连接有滑轨,滑轨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当需要对放置箱内的儿科护理用具进行防护时,使用人员通过拉动把手来将箱门打开,之后可将儿科护理用具放置在第一放置板上和放置机构上,当放置完成时,使用人员通过推动把手将箱门关上即可对放置箱内的儿科护理用具起到防护的作用。

因为放置机构包括有第二放置板、第三放置板、放置框、放置盒和盖板,放置箱内底部连接有第二放置板,第二放置板上开有不同大小的第一凹槽,左右两侧的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三放置板,第三放置板顶部左侧连接有放置盒,放置盒顶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盖板,第三放置板顶部右侧连接有放置框,当需要将儿科护理用具放置在该放置箱内时,使用人员通过向外拉动把手来将箱门打开,之后通过向外拉动第三放置板来将放置框和放置盒拉出,使用人员通过向上转动盖板来将其打开,之后便可将儿科护理用具放置在第二放置板、放置框和放置盒内,设置的放置框和放置盒可分别放置不同的儿科用具,以此来将儿科用具分类放置,设置的第一凹槽可放置不同大小的瓶装和罐装用具。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杆、滑套、滑杆、推板、弹簧、转杆和挡板,放置箱右侧外壁上部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上连接有滑套,滑套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滑杆底部连接有推板,推板顶部左侧与安装杆之间连接有弹簧,滑杆前壁上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杆,转杆与放置箱前壁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放置箱前壁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前壁与转杆转动式连接,当需要箱门来防护放置箱内的儿科护理用具时,使用人员向上推动推板,此时弹簧压缩,推板向上移动将会使得滑杆向上滑动,从而使得转杆的右侧向上转动,转杆的右侧向上转动将会使得转杆的左侧向下转动,于是挡板将会向下转动并将箱门固定住,当需要打开箱门来放置或者拿取一些儿科护理用具时,使用人员放开推板,此时弹簧恢复原状将会使得推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滑杆向下滑动,滑杆向下滑动将会使得转杆的右侧向下转动,转杆的右侧向下转动将会使得转杆的左侧向上转动,于是挡板将会向上转动并不再固定箱门,使用人员便可通过把手将箱门打开,设置的挡板能够在不需要打开箱门时将其稳定地固定住,放置其随意晃动。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固定块和橡胶块,放置箱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底部开有第二通孔,第一固定块上连接有橡胶块,橡胶块下侧位于第二通孔内,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橡胶块方便使用人员提动该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并减少放置箱对手的压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块和万向轮,放置箱底部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底部均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固定块内均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位于第二凹槽内,设置的万向轮方便使用人员移动该装置。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设置的放置框和放置盒可分别放置不同的儿科用具,以此来将儿科用具分类放置,设置的第一凹槽可放置不同大小的瓶装和罐装用具,设置的挡板能够在不需要打开箱门时将其稳定地固定住,放置其随意晃动,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橡胶块方便使用人员提动该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并减少放置箱对手的压力,设置的万向轮方便使用人员移动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放置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放置箱,2-防护机构,21-箱门,22-把手,23-第一放置板,24-滑轨,25-滑块,26-第一通孔,3-放置机构,31-第二放置板,32-第一凹槽,33-第三放置板,34-放置框,35-放置盒,36-盖板,4-安装杆,5-滑套,6-滑杆,7-推板,8-弹簧,9-转杆,10-挡板,11-第一固定块,12-第二通孔,13-橡胶块,14-第二固定块,15-第二凹槽,1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如图1-6所示,包括有放置箱1、防护机构2和放置机构3,放置箱1内连接有防护机构2,放置箱1内连接有放置机构3。

实施例2

一种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如图1-6所示,包括有放置箱1、防护机构2和放置机构3,放置箱1内连接有防护机构2,放置箱1内连接有放置机构3。

防护机构2包括有箱门21、把手22、第一放置板23、滑轨24和滑块25,放置箱1前壁左侧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箱门21,箱门21前壁右侧连接有把手22,放置箱1内左壁下侧连接有第一放置板23,第一放置板23顶部后侧均匀开有第一通孔26,放置箱1内壁左右两侧上部均连接有滑轨24,滑轨24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5。

实施例3

一种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如图1-6所示,包括有放置箱1、防护机构2和放置机构3,放置箱1内连接有防护机构2,放置箱1内连接有放置机构3。

防护机构2包括有箱门21、把手22、第一放置板23、滑轨24和滑块25,放置箱1前壁左侧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箱门21,箱门21前壁右侧连接有把手22,放置箱1内左壁下侧连接有第一放置板23,第一放置板23顶部后侧均匀开有第一通孔26,放置箱1内壁左右两侧上部均连接有滑轨24,滑轨24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5。

放置机构3包括有第二放置板31、第三放置板33、放置框34、放置盒35和盖板36,放置箱1内底部连接有第二放置板31,第二放置板31上开有不同大小的第一凹槽32,左右两侧的滑块25之间连接有第三放置板33,第三放置板33顶部左侧连接有放置盒35,放置盒35顶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盖板36,第三放置板33顶部右侧连接有放置框34。

实施例4

一种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如图1-6所示,包括有放置箱1、防护机构2和放置机构3,放置箱1内连接有防护机构2,放置箱1内连接有放置机构3。

防护机构2包括有箱门21、把手22、第一放置板23、滑轨24和滑块25,放置箱1前壁左侧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箱门21,箱门21前壁右侧连接有把手22,放置箱1内左壁下侧连接有第一放置板23,第一放置板23顶部后侧均匀开有第一通孔26,放置箱1内壁左右两侧上部均连接有滑轨24,滑轨24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5。

放置机构3包括有第二放置板31、第三放置板33、放置框34、放置盒35和盖板36,放置箱1内底部连接有第二放置板31,第二放置板31上开有不同大小的第一凹槽32,左右两侧的滑块25之间连接有第三放置板33,第三放置板33顶部左侧连接有放置盒35,放置盒35顶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盖板36,第三放置板33顶部右侧连接有放置框34。

还包括有安装杆4、滑套5、滑杆6、推板7、弹簧8、转杆9和挡板10,放置箱1右侧外壁上部连接有安装杆4,安装杆4上连接有滑套5,滑套5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6,滑杆6底部连接有推板7,推板7顶部左侧与安装杆4之间连接有弹簧8,滑杆6前壁上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杆9,转杆9与放置箱1前壁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放置箱1前壁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挡板10,挡板10的前壁与转杆9转动式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固定块11和橡胶块13,放置箱1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第一固定块11底部开有第二通孔12,第一固定块11上连接有橡胶块13,橡胶块13下侧位于第二通孔12内。

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块14和万向轮16,放置箱1底部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4,第二固定块14底部均开有第二凹槽15,第二固定块14内均连接有万向轮16,万向轮16位于第二凹槽15内。

箱门21的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该放置箱1来放置儿科护理用具时,使用人员将儿科护理用具放置在放置箱1内的放置机构3上,之后防护机构2能对放置机构3上的儿科护理用具进行防护。

因为防护机构2包括有箱门21、把手22、第一放置板23、滑轨24和滑块25,放置箱1前壁左侧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箱门21,箱门21前壁右侧连接有把手22,放置箱1内左壁下侧连接有第一放置板23,第一放置板23顶部后侧均匀开有第一通孔26,放置箱1内壁左右两侧上部均连接有滑轨24,滑轨24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5,当需要对放置箱1内的儿科护理用具进行防护时,使用人员通过拉动把手22来将箱门21打开,之后可将儿科护理用具放置在第一放置板23上和放置机构3上,当放置完成时,使用人员通过推动把手22将箱门21关上即可对放置箱1内的儿科护理用具起到防护的作用。

因为放置机构3包括有第二放置板31、第三放置板33、放置框34、放置盒35和盖板36,放置箱1内底部连接有第二放置板31,第二放置板31上开有不同大小的第一凹槽32,左右两侧的滑块25之间连接有第三放置板33,第三放置板33顶部左侧连接有放置盒35,放置盒35顶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盖板36,第三放置板33顶部右侧连接有放置框34,当需要将儿科护理用具放置在该放置箱1内时,使用人员通过向外拉动把手22来将箱门21打开,之后通过向外拉动第三放置板33来将放置框34和放置盒35拉出,使用人员通过向上转动盖板36来将其打开,之后便可将儿科护理用具放置在第二放置板31、放置框34和放置盒35内,设置的放置框34和放置盒35可分别放置不同的儿科用具,以此来将儿科用具分类放置,设置的第一凹槽32可放置不同大小的瓶装和罐装用具。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杆4、滑套5、滑杆6、推板7、弹簧8、转杆9和挡板10,放置箱1右侧外壁上部连接有安装杆4,安装杆4上连接有滑套5,滑套5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6,滑杆6底部连接有推板7,推板7顶部左侧与安装杆4之间连接有弹簧8,滑杆6前壁上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杆9,转杆9与放置箱1前壁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放置箱1前壁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挡板10,挡板10的前壁与转杆9转动式连接,当需要箱门21来防护放置箱1内的儿科护理用具时,使用人员向上推动推板7,此时弹簧8压缩,推板7向上移动将会使得滑杆6向上滑动,从而使得转杆9的右侧向上转动,转杆9的右侧向上转动将会使得转杆9的左侧向下转动,于是挡板10将会向下转动并将箱门21固定住,当需要打开箱门21来放置或者拿取一些儿科护理用具时,使用人员放开推板7,此时弹簧8恢复原状将会使得推板7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滑杆6向下滑动,滑杆6向下滑动将会使得转杆9的右侧向下转动,转杆9的右侧向下转动将会使得转杆9的左侧向上转动,于是挡板10将会向上转动并不再固定箱门21,使用人员便可通过把手22将箱门21打开,设置的挡板10能够在不需要打开箱门21时将其稳定地固定住,放置其随意晃动。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固定块11和橡胶块13,放置箱1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第一固定块11底部开有第二通孔12,第一固定块11上连接有橡胶块13,橡胶块13下侧位于第二通孔12内,设置的第一固定块11和橡胶块13方便使用人员提动该儿科护理用具放置箱1并减少放置箱1对手的压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块14和万向轮16,放置箱1底部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4,第二固定块14底部均开有第二凹槽15,第二固定块14内均连接有万向轮16,万向轮16位于第二凹槽15内,设置的万向轮16方便使用人员移动该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